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教师资格历史面试教案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教案(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71

教师资格历史面试教案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一

2016-12-28中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一. 出题方向

初高中历史类的考试形式主要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

二. 试讲课题

初中

1.鸦片战争

2.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3.外交事业的发展

4.大一统的汉朝

5.繁盛一时的隋朝

高中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洋务运动

3.辛亥革命

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5.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三. 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1.导入(1.5分钟)

可以出示相关歌曲,诗词,历史图片,新闻内容或者播放几分钟的视频,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入到本节课中来。

以《鸦片战争》为例:可以给学生放相关的电影片段,吸引学生眼球。也可以以谈话的方式用“罂粟花”的别名来导入。

2.新授课程(政治、经济、文化,6分钟)

(1)政治事件—讲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时间、过程、结果、影响(当时与后续影响)。

比如《鸦片战争》,要讲清楚鸦片战争的时代、爆发的原因、整个战争的过程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是重点要讲的内容。考生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重点。

(2)经济事件——讲清楚一种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背景

比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

(3)历史文化——各种文化内容,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出现考题的几率是很小的)

比如:《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3.

总结

提高(1分钟)

带领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言简意赅。

4.布置作业(1分钟)

可以多布置一些比较开放性的作业,比如针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写一篇日记,或者课下推荐学生看一个相关的电影,大家一起讨论预习一下新的一章节的内容。

教师资格历史面试教案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二

浙江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历史教案《北伐战争》

浙江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历史教案《北伐战争》

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

为了帮助考生在2014下半年浙江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环节脱引而出,中公浙江教师考试网整理了浙江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历史教案《北伐战争》,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祝愿考生顺利通关考试,早日一证在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理解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提高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提升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提升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锻炼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感受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2014下半年浙江教师资格面试备考专题:http:///zg/2014jszg_ms/?_id=bk11904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环节一:导入

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导入新课内容。

环节二:讲授新课

国共合作之后,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

1.黄埔军校的建立

展示幻灯片(或自制投影仪图片):黄埔军校;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让每组找一个代表以记者的身份报道军校建立的情况。

教师总结: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革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根据课本知识和这副对联及刚才的讨论,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报道它建立的情况。(课前预习准备)2.北伐胜利进军

提出问题: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哪一位同学有勇气来前面利用这幅图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让学生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让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到台前自己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教师提问: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资料和本课知识,分组讨论,看哪一组分析得最全面。

展示幻灯片图片及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有关资料。点评学生的分析。教师总结: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提问: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哪一位同学能列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仍在发扬?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学生自由发言。展示幻灯片。

教师提问: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判断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因为,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王精卫等叛变革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教师提问:那么,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失败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则材料分组讨论,分析其原因。看哪一组表现最棒。

展示幻灯片: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北伐战争期间,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帝国主义破坏革命的四则材料。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国民革命之所以会导致失败是因为: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

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展示:幻灯片(或看课本第53页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两幅图片。

提出问题:在国民革命失败的同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它的性质是什么呢?这一政府建立后,中国出现了哪三个对抗的政权? 学生回答: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它成立后,使旧中国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即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北洋军阀政府。后来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合并后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少帅张学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使三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投降,直到1949年才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

环节三:巩固提升

通过随堂练习,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加深理解。环节四:小结作业

歌谣是浓缩知识点的有趣的方法之一,请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灵活运用。下面是我用歌谣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的小结,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今天所学的知识,课下分组讨论,探究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异同。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浙江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历史教案《北伐战争》

教师资格历史面试教案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三

高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教案《全民族的抗战》

一、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日本发动的侵华事件,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正确理解正面战场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提高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学生理性爱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及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难点】

正确理解正面战场的地位。

三、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并提出问题:这首歌创作于什么时期?歌词中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面对危险,中华民族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教师出示材料,并请学生根据材料总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根据材料和课本内容可以得出: 1.“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2.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野心。

3.中国国内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给了日本可乘之机。(二)日本侵华进程

教师出示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并提出问题: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什么?日本制造了哪些侵华事件?这些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根据材料和课本内容总结出: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不到半年东北沦陷;1932年,日本侵略军袭击中国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三)中国人民的抵抗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教师出示材料并提出问题: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作出了什么决策?他们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行动?结果如何?

结合材料分析后学生归纳并展示: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且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国民党制定了片面抗战路线,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

2.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师播放抗日战争的纪录片,请同学们总结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以及其地位。

学生观看视频后,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战争,并进行总结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太原会战:在太原会战中,中国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日军,歼敌一千多人,缴获大批物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3)徐州会战:1938年春,日军分两路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展开激战。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最大一次胜利。

(4)武汉会战:广州、武汉失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从此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正面战场的评价

教师引导:尽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除了平型关、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我们却不能就此论定它一文不值,应当用辩证的眼观看待。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作战有何积极作用

学生讨论之后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1)迟缓了日军的作战进程,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使日军陷入中国战争的泥潭中。(2)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将战争拖进了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拖住了日军80%的兵力。(3)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搜集日本侵华的罪行,总结自己的感受,思考应如何对待这段历史,下节课一起分享。

教师资格历史面试教案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四

高中历史教资面试真题

2019年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教案

一、考题回顾

高中历史《文明的链接》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讲清楚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比较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不同点。2.你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5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以及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对比,寻找不同之处。进而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这种改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种改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教师介绍: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对于黄金等贵金属的需求量增大,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了东方,想从东方获取商品和金银。

接着教师出示传统的东西方商贸线路图,提问学生:自古以来东西方就有交往,为什么此时还要另外开辟一条通道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到东方去的传统商路,因此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

教师补充: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杰出的贡献,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商业革命

1 / 11

高中历史教资面试真题

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并进行引导: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商品贸易种类、贸易范围和贸易中心都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史料,总结其变化的具体表现。

材料一 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出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所谓的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学生根据史料,进行归纳总结,回答问题:新航路开通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说明商品的贸易种类增多,贸易范围也扩大了;新航路开通后,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这说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教师补充: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负有政治、军事等职责,特权贸易公司的活动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这些对商业方面的影响被统称为“商业革命”。

2.价格革命

教师创设历史小剧场的情境,请话剧社的同学表演贵金属流入之后的欧洲社会的场景,同学们观看话剧,并且思考:贵金属的流入给欧洲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观看话剧,并思考回答问题: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市场的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而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匪浅,他们一方面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另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教师继续引导:这样的结果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2 / 11

高中历史教资面试真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继续总结:因价格变动引发的一系列变动,我们称之为“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也成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其他影响

教师继续展示相关史料,并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新航路的开辟对于人类的发展进程而言,还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1)积极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2)消极影响: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搜集史料,总结新航路的开辟对于中国的影响有哪些?下节课一起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文明的链接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商业革命 2.价格革命 3.其他影响 【答辩题目解析】

1.比较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3 / 11

高中历史教资面试真题

(1)背景:郑和下西洋时明朝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开辟新航路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明朝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贡赐贸易;西欧航海家的航海冒险,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

(3)影响和后果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

2023年教师资格历史面试教案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教案(6篇)

教师资格历史面试教案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篇一2016-12-28中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一. 出题方向初高中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