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五篇)
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篇一
我的记忆力好像很好,能记得起很久之前的事情,那些细枝末节的琐碎都能描绘出来。但是我的记忆力好像又不太好,那些最近重要的事情总是容易忘记,回想起来的时候又有些懊恼。对童年时期的记忆尤为深刻,多为零零碎碎的片段,也足以填充过去。小时候的我过于固执,家里人因事物繁忙,很多事情都会自己处理,所以从小不喜欢别人的干涉,有时会随着自己的性子来。但是我父亲对于细节有着严苛的要求。年龄很小的我握笔姿势有错误,自己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也放任不去改正,每每写字时,只要他瞧见我握笔姿势不对,背也弓着,就会严词厉声说教我,都会让我又怕又生气,但就不想改正,表面上假装做得很好,趁他不注意又偷偷改回来。但是只要让他看见,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和训斥,直到我改正为止。渐渐的,握笔的手势也改正过来,反而还成为了习惯。不仅仅这些,还有那些数不胜数的细节要求,比如练字要横平竖直,说话不要多加语气词,以及口头禅也是不允许的,即使现在听到也会严肃指出。当时不以为意,认为小题大做,为了避免被训斥的麻烦就只好顺从。像很多人一样,只有到现在才会明白大人们说的那句“对你以后好”的意义。
小时候夏天家里还是一起睡在大凉席上,只有风扇没有空调,夏夜的蛙声鸟鸣都被吹得无影无踪,而嗡嗡的风扇声也成了童年夏天的专属。有天晚上被热醒了,懵了好久才意识到是晚上,父亲卧在床尾,面前摊着一个很厚的笔记本,手里拿着笔若有所思,然后半晌就在本上写着东西。我就知道他在写诗,在我家来看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对于写作方面,他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据悉他的写作从初中时候开始,直到现在都保持这个爱好。他对于细节的要求,不仅对我也是对他自身一种习惯性的要求。写作他肯定选在深夜,因为安静没有人打扰,并且不会随意下笔,都会事先沉思一会,在脑海中想好要写的内容,他对于自己严苛到下笔不允许有写错,写错了一整页都不要了,甚至会直接换一个本子重新写。他的字是我们家写得最好的,一首诗写下来,字迹工工整整,分段整齐,单从书写上就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从内容上则是他不同于大家对他的认知,诗中有他细腻的心思,有温婉的古典美人,有绮丽多姿的山河,也有他内心中的四季。
家里人很支持我买书看,从小想要一个玩具都很难得到,但只要提出要买书就当机立断的同意。母亲不止一次地说,只要是有用的书,都会给你买。所以看书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脑,手里也没有手机,看书就是我日常消遣的事情,一看就是一天,感觉进入了书中一样。家里也会有很多诗集、史书,接触了更多的事物,挺多书都很喜欢看。如今也慢慢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然而看书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因为喜欢去读,想了解去读,家中读书氛围也是令我成长的关键因素,也是我读书的动力所在。
在人生的巨轮上荡漾,时而迷失方向,时而左右顾虑,逆流时会困心横虑,顺流也会喜忧参半,但会有暖风徐徐而至,拨开云雾,让清晨的光洒下,映出周遭的山水,清晰可见,粼粼烁烁。暖风亦家风,伴随左右,助船前行。
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篇二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关乎国风国运。党员干部应争当家风建设的“领头雁”,带头抓好家风建设,以好家风立志、正行、肃纪,滋养为民、担当、廉政的大情怀,在以小我成就大我中凝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以好家风立志,在坚守初心中滋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和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是在历经磨难和千锤百炼后对初心的坚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谷文昌胸怀“为人民奋斗终身”的伟大志向,在14年艰苦历练中百折不挠,创造了把荒岛变成宝岛的伟大奇迹,给家属子女留下了“简朴清贫、为民奉献”的家风。时代楷模朱彦夫身残志坚,虽动过47次手术,却从未忘记“为老百姓办事”的志向,给家人留下了自强不息的家风。党员干部要树立为人
2023年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