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探索论文(4篇)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探索论文篇一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通过对生产过程因素具体的状态控制,使生产过程中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成事故,使施工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得到充分保证。
建筑工程是一项繁琐的工程,其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而且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因素的集中点,其动态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多,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强,人机的流动性大。再者,由于施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高处作业多,地面作业多,大型机械多,用电作业多,易燃物多,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因此施工生产事故引发点多,安全控制的难点必然大量存在。由此可见,施工现场中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密集,机、料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预防与避免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一、 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1、 人的不安全行为
所谓人的原因,是指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对安全的认识,从而出现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违规操作、操作错误、使用不安全设备、冒险进入危险区域、无安全防护措施、注意力不集中等。
2、 物的不安全状态
对建筑工程来说,物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材料、燃料、施工机械、
机具、设施等。施工现场,物不安全的状态有:氧、乙炔瓶使用距离小于5m,乙炔瓶无回火装置;起重设备的钢丝绳断股超标,轮盘磨损严重,限位装置损坏,吊钩的插销松动,吊钩无保险扣或损坏,液压装置漏油;电缆线老化,电箱内存在一闸多机现象,无pe线,漏保开关失灵等。
3、 环境的不安全状况
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引起的,但不良的生产环境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施工现场的不安全环境主要包括:夜间施工照明光线过暗或过强导致作业现场视物不清;作业场所狭窄、杂乱;施工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造成的临边和孔洞;材料堆放杂乱,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材料混放在一起;地面上存在油污或其他影响环境的东西等。到处是施工材料、机具乱摆放,生产及生活用电私拉乱扯,不但给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会引起人的烦躁情绪,从而增加事故隐患。
4、 管理的欠缺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但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制度来控制,不安全环境可以通过推行文明施工和安全达标等活动予以改善。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就可以发现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环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常见的管理欠缺主要有:安全管理缺乏主动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交底不到位,现场安全检查力度不强,隐患整改滞后,缺乏执行力,安全技术措施不全面等。
由此看来,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人和物的安全状态,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通过安全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来达到目的。
二、 控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1、 主管部门要严格市场准入,把住关口、管住源头,对那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一律清出建设市场,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严把四道关口)
2、 责任落实?
3、 加强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排除安全隐患。企业组织安全生产全部活动场所就是集中在施工现场,因此抓好现场的管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一下几方面的检查:一是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检查塔吊、物料提升机、起重机等各类大型机械设备的检测报告是否合格,以及施工用的钢管、扣件等构配件的产品合格证和其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二是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检查电箱内是否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三相五线制度,各类机械机具是否已经重复接地,过路电缆保护措施是否到位等;三是施工人员劳保用品的佩戴,检查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帽是否正确佩戴,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是否佩戴并系到固定物上,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穿着专业的防护服装等;四是施工现场的临边孔洞防护,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有孔洞临边防护,且防护措施是否到位;五是检查施工现场的防火、防雷、防汛、防台、防冻等措施是否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要当场剖析原因,即时指正,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预防措施和整改落实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最终形成闭环。
4、 加强考核力度,有效减少违章行为。对施工现场发生的行为性违章、装置性违章和管理性违章,以提醒施工单位或作业人员为主,对于多次发生,屡教不改的,则按照安全奖罚条例进行相应的处罚,来警示施工单位和作业人员,可以有效的减少违章行为,对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5、 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做好人员进出场管理。施工单位重点抓好施工人员进场后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施工人员进场后,管理人员必须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未经教育培训的决不允许上岗。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决杜绝“假、大、空”等条款式内容;施工单位的班前教育,要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按照施工的不同阶段(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装修施工),结合当日施工内容,天气如雨天、暑期施工和冬季施工的特点等情况进行,在安全教育的同时,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要组织各工种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冬季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交底、周边环境影响的安全技术交底、受季节气候影响的安全技术交底、消防设施的安全技术交底等。经常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施工理论知识、安全施工操作规程、劳动保护知识、消防等知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的能力。
6、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
结论
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对安全生产统一的、高度的认识,经过全体施工人员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对安全生产加强动态管理,就能够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探索论文篇二
摘要:建筑业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如何通过做好工程技术工作来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项目治理中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论述的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尽可能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尤其是群体性事故的发生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安全生产 标准化管理 方式方法 “五化”“三保证”
1、正文
论如何开展好安全生产工作
转眼已经一年过去了,回首过去,高浪路工程留下了我们中交人的足迹和汗水以外,我们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在个人的知识及素养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有句话说得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员工的生命,安全是牵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痛苦。每个来工地的农民工都是在家境不好的情况下出来打工的。有的把辛苦挣的钱给子女上学,有的则是给年老的父母看病。如果一个农民工倒下了,可能他的家庭就难以为继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三农问题更为重视,前段时间国家出台政策,把一次性伤亡赔偿金提高到六十五万,但是永远有法律无法到达的角落,笔者就陆续听过相关的案例的发生。对于我们从事安全的工作者来说,安全不只是工作,更是对生命的关怀。
同时在当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从集团到项目各级领导重视的大环境下,安全更是上升到了是企业生命的高度。《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造成安全事故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2001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就有明确规定发生三级以上质量安全事故(即死亡三人以上,九人以下的事故)或两次四级以上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资质等级降一级。建筑企业资质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准入证 ,也是企业的生命,关系企业的发展。鉴于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安全,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但是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呢?
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人的不安全行为,五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何从自身所处的位置出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利用好周围的资源,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路桥人需要思考的问题。综合这几年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可简要归纳为“五化”,(目标化、制度化、技术化、常态化、标准化)、“三保证”(组织机构保证、安全投入保证、管理人员保证)。
一、安全管理的“三化”
1、安全管理目标化
实践证明,目标化管理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一种有效的管理。公司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即明确了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的目标,并将这个总目标细化为项目施工各阶段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目标以文件(《项目管理办法》)的形式予以明确,另外项目部与各劳务分包队伍分别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环境保护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指标,通过日常巡查、周检查、月度检查等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各个施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探索论文(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