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寒假告知书幼儿园(5篇)
寒假告知书幼儿园篇一
您好!
根据当前我市防疫形势,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经教育、卫健部门会商研判,决定自12月19日起全市幼儿园、托幼(托育)机构放寒假,下学期开学时间另行通知。现就__x镇中心幼儿园寒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您仔细阅读,遵照执行。
放假时间
2022年12月19日
返园时间
另行通知
疫情防控悉知
防疫温馨小贴士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01
第一道屏障:做好个人防护。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应更加重视个人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尤其是规范佩戴口罩,注意紧贴面部、遮盖口鼻,及时更换。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室内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至少30分钟,使用空调时也要注意通风换气。
02
第二道屏障:增强自身免疫。
目前正逢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增强自身免疫力是抵御各种病毒入侵的基础条件。家长朋友们要注意营养膳食,饮食中注意保持食物的多样性,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充足。做到起居有常、睡眠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科学运动,建议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锻炼至少30分钟以上,不断提升心肺功能。
03
第三道屏障:接种新冠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不仅能有效保护个人健康,也有助于早日构建群体免疫屏障。因此,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全程接种,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是新冠主要的重症高风险人群,更要尽快接种。
筑牢安全屏障
筑牢三道健康屏障,
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筑牢三道屏障,用卫生健康“小细节”筑牢疫情防控“大防线”,你我携手,健康同行。
假期安全温馨提示
卫生保健
1、传染病预防。寒假期间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冬季是上呼吸道传染的高发季节,希望家长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防范工作。
2、勤洗手。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勤洗手,特别是饭前和外出游戏玩耍回家后,一定要先把小手洗干净,减少细菌的传播。
3、室内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里流通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式,空气质量达标时,保证每天不少于30分钟开窗通风时间。
4、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看电脑,要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
防寒保暖
近日随着气温降低,冰雪天气会逐渐增多。为了孩子的平安与健康,请各位家长做好孩子的防寒保暖工作。
头要保暖:寒假里天气寒冷多伴有风,且常常寒流侵入,如果只注意身上穿的暖和,而不注意外出时戴帽子,不仅热能会从头部散发,而且又因屋内温度高于户外,很容易受寒感冒。因此家长要记得给孩子戴帽子。
背要保暖:冬季给孩子购置被子时以棉或丝绵为宜,保温隔寒性能好,同时要让孩子养成夜间起床时披衣的习惯以防感冒。
脚要保暖:和孩子可以一起在晚间临睡前热水泡脚,利于健康。此外,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提醒孩子更换更厚的鞋袜,保持脚部不受凉。图片
饮食安全
眼下春节来临,家宴、拜年、亲朋好友团聚,孩子们不仅饮食种类丰富,平时限制的饮料和零食也全面“开禁”,这样可能会给孩子的肠胃带来严重负担。
因此幼儿园建议家长在全力做好孩子疫情防护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管理。
1、拒绝不健康的食物。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染有色素的食品等等。不干净或变质的食品,很容易引发急性胃炎或胃肠炎。
2、杜绝孩子暴饮暴食。孩子在假期吃了比平时多数倍的食物,很容易造成急性胃扩张,造成胃肠负担过重,消化吸收不良,造成肠胃的损害。
3、购买正规食品。购买食物时请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并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及生产日期。
4、注意饮食卫生安全。督促孩子勤洗手,定时进餐,不暴饮暴食,并防止“病从口入”。
居家安全
家长对孩子安全监管到位,教育孩子不攀爬阳台、窗户等高处危险的地方;家用电器要收拾妥,教育孩子不玩电源插座;做好交通出行、防拐防骗、防煤气中毒、防触电、防火灾等安全教育工作。
习惯养成
1、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吃饭、自己整理玩具、书籍,让幼儿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倒垃圾、摆板凳、摆碗筷等等,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2、不要过多的让幼儿做:看电视、电脑、手机等危害幼儿眼睛的事情。
3、在家的时候,也要适当的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不要太惯着孩子,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合理,不是所有的要求都满足,让孩子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4、保持良好作息。寒假期间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多锻炼身体,尽量保持幼儿园的作息规律,以免孩子放假后回到园中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5、独立做事。假期中请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各项任务,不包办代替,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劳动意识。如:自己穿脱鞋子、自己吃饭、自己按时午睡等。
亲子互动
寒假是难得的亲子时光
鼓励孩子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
抽出时间陪孩
最新寒假告知书幼儿园(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