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如何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如何消除小学生的自卑?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如何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如何消除小学生的自卑?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篇一

赣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严洁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消除自卑心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效果这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本课所处的地位

《消除自卑心理》是选自中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高中版第十一章《拒绝心理阴影》中的第一课,属于心理安全教育的内容。本章内容主要有排遣抑郁症、正确对待叛逆等,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自卑心理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才能更好地拒绝其它的心理阴影,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高中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至关重要,也为本章后几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高中年级安全教育目标的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目标:

(1)了解自卑心理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危害。(2)掌握消除自卑心理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消除自卑心理,培养良好的心态,做一个信心百倍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将重点、难点定为掌握消除自卑心理的方法,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二、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本课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换位思考,同时运用丰富的案例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明理并指导实践,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体验式、合作探究式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准备分八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情景剧场:

老师为大家带来三位朋友,他们正因为一些事情而烦恼,需要大家的帮助。片段一:

珊珊是高一学生,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5岁那年不幸摔了一跤,左腿落下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后跟随在城里打工的父母进城读书,住在简陋的工棚里,她不敢与同学交往,害怕大家看不起她。她寡言少语,常常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教室里,同学邀她干什么都不去。

片段二:

小林考上了某市重点高中,他的父母望子成龙之心更迫切,要求小林每次考试要进入班上前5名,小林也信心十足。但是学校高手如云,每次努力都没如愿,父母因此没少责骂他,甚至当众批评他,面对父母失望的目光,他情绪十分低落,成绩毫无起色,慢慢地小林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于是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片段三:

心心从小热爱舞蹈,但性格内向,做事胆小。一天,班主任找她商量,准备让她报名参加学校的舞蹈大赛,她很想去,但又害怕,于是她对老师说:“老师,我不行,我肯定不如别人。”

分别请三个学生根据以上情境进行表演,看完表演后请学生思考:他们3人出现的种种烦恼源自于一种什么心理?什么是自卑心理?它有什么表现? 教师通过恰当的设问导出课题《消除自卑心理》。通过情景剧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并总结出自卑的表现是低估自己的能力,放大自己的缺点,同时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二)探究解疑:

1、现场小调查:你是否存在以上类似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找出产生自卑心理的各种原因:

生理缺陷、家庭条件差、成绩不好、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等。

2、议一议:请结合小林的故事和自身实际谈谈这种心理现象对高中生的成长会产生哪些危害?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自我贬低,容易产生失望、忧郁、忌妒等心理,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轻生或伤害他人。

(三)阅读天地:

课件出示两个事例。

1、女科学家因为缺乏自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故事。

1951年英国女医生弗兰克林无意中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经研究,她提出大胆的假说,并以此为题作了一次出色的报告。但许多人怀疑照片的真实性,在这些压力下,她动摇了,想了想,一个普通医生怎么能有这么大的研究呢?便公开否认了自己的假说。两年后,另外两位科学家将这一重大发现证明出来后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弗兰克林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2、身边的感动——罗琪的故事。

赣州市“罗琪读书社”的店主罗琪,来到这个世界才8个月,小儿麻痹症就无情地使他失去了享受正常人生活的机会。身体的残疾并没有让他对自己失去信心,他的心灵与正常人一样渴求着知识与美好,但是他的每一步都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漫画家,作品得到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高度评价,自己的“罗琪读书社”也由十多平米扩大到了一百多平米。2008年,罗琪代表赣州50多万残疾人传递奥运圣火,成为了赣州市坐在轮椅上的火炬手。

通过例举名人以及身边人物的典型正反事例对比,让学生谈谈故事给他们带来什么启示,使学生明白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的重要性,为后面寻找消除自卑心理的方法做好铺垫。

(四)自信魔方:

寻找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高二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比较活跃,这个环节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1、小组讨论:为珊珊、小林、心心走出困境出谋划策。

2、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整个过程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找到消除自卑心理的方法。允许有不同于教材但合理的答案。在引导学生得出消除自卑的方法时,可相机融入四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提升能力。

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活动一:说说我自己。

虽然我,但是。老师举个例子说明要求,如虽然我长得丑,但是我歌唱得好。

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消除自卑,首先要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活动二:快乐记忆。

课件出示一些以前自卑,后来克服自卑走向成功的名人的例子。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为自己是孤儿,从小流落街头而自卑; 法国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曾为自己的身材矮小和家庭贫困而自卑;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4岁家败,9岁辍学谋生,11岁亡父,自卑成为他一生奋斗的动力„„他们都曾因为各种理由自卑,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克服了自卑的心理,走向了成功,令人羡慕。

列举名人的事例,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经历,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三:请拟写一条座右铭激励自己增强信心。

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活动四:故事分析。

婷婷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偶然间听到另外两个同学正说自己的“坏话”,这两个同学说她长的不漂亮,还是个没爸爸的孩子,以后要少跟她来往。于是婷婷十分难过,原来在同学的眼中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不过分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也是消除自卑的一种方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五)小品回演:

刚才同学们为他们想了许多好点子,相信珊珊、小林、心心一定颇受启发,会有一些变化,设想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发生哪些改变,请用你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

通过小品回演,让学生变“纸上谈兵”为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掌握消除自卑心理的方法,既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

(六)教师寄语:

消除自卑=建立自信=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积极的自我暗示 不过分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体验成功的喜悦。的确,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啊!

这一部分既是对本课的总结,也是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期望。

(七)板书设计:

简明、概括的板书是课堂最精华的表现。本课的板书紧扣重点,简明扼要,系统地体现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清晰的记忆。

(八)课外延伸: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来消除自卑心理,我请同们们以“消除自卑,增强自信”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四、说教学效果

纵观整节课,我除了用自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还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寓教于乐,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让每个学生都受益终身!这也是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学以致用,受益终身。

附板书设计。

如何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如何消除小学生的自卑?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篇二

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 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这必须引起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本文就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对策。

关键词 小学生 自卑心理 消除自卑

引言 自卑,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心理学上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上的缺陷。自卑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过低评价,或对自身的智力和能力怀疑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常常表现为抑郁、胆怯、失望、忧伤、害羞、不安和内疚的心理,是与正常人的自尊心相对立的一种病态心理,又称自我否定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一系列日益显著的影响,如智力水平逐渐下降,思维与应变能力的减退,形成孤僻、懦弱、虚伪的性格,甚至走向悲观厌世,自我毁灭的危险道路。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因此,童年经历过不幸在压抑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卑感。自卑是当前危害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它既影响学生健康个性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能力的发展受到障碍。这必须引起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本文针对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对策。

一、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化发展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良好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反之,则会片面地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由于经常处于落后的地位,在无力改变现状(如生理方面),或虽经努力,仍无法赶上(如学习方面)而累积起来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我们就先看看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

1、生理方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外貌会越来越重视,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任何方面有明显缺陷,都会引起学生“自惭形秽”的心理。若受嘲弄、冷遇,更会觉得无地自容。如有一位五年级女生因自己个子特别矮,班里几个调皮学生经常喊她“矮冬瓜”,因此非常自卑,怕与人交往,形成了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

2、个性差异:

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个性的差异是指人们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小学生由于遗传素质不同,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不同,因而在体力、智力、兴趣、气质等方面各有不同特点。(其实个性的差异也算是客观条件,但学生经过后天的努力,也能够改变。)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智力和一些才能不及其他同学就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便完全气馁了,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无法再改变。

3、智能方面:

有些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语言、操作等智能水平低于常人,在学习和集体活动中经常处于落后地位,虽经努力,无法赶上,于是自怨自艾,灰心失望,以致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

4、学生认识能力的限制: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

①认知水平方面: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尚浅,缺乏自我意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根据成人或伙伴的态度来确定的。因此,一旦遭受失败或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冷漠时,往往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而失去信心,产生否定自我的消极情绪。

②承受能力方面: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原因,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草,已经形成了任性、孤僻、依赖的性格。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有些学生常常不能面对。而且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他们无法承受更为严峻的考验,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失败在所难免。为寻得心理上的平衡,他们只能做出“己不如人”的消极自我评价。如果那位自杀的小学生认识能力稍微提高一点,那么悲剧便不会发生了。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也就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评价标准,正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才导致了自卑的形成

2023年如何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如何消除小学生的自卑?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五篇)

如何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如何消除小学生的自卑?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篇一赣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严洁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