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清华大学辅导员王婧个人简历(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清华大学辅导员王婧个人简历篇一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四(5)班王婧

亲爱的妈妈,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其中一件事至今我还记忆清晰,不知您是否还记得?

我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而我又突然发高烧,于是您就带我去医院。可您本来是可以穿着雨衣,骑着电动车轻轻松松带我去医院的,可我烧得太重,不能受凉,您选择了冒雨背我去医院。一路上还对我嘘寒问暖。“雨伞角度好不好?没淋着雨吧?”“还烧不?妈妈再加快点速吧。”„„

到了医院,您连忙帮我去急诊挂号、就医„„忙得满头大汗,竟然都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汗水!那一刻,我心里真的非常难过。忙了大半天,我终于可以挂吊瓶了。直到这时,您才松了口气。一直到晚上12点,您还在陪我挂吊瓶。您已经很困了,可还是坚持陪我,直到我挂完了水,您才带着我回去睡了个安稳觉。

妈妈,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来报答您的恩情!

指导老师:潘亚锋电话:***qq:1571502361

通联:22635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清华大学辅导员王婧个人简历篇二

事迹材料之一百四十二:清华大学辅导员王婧

2010年03月28日10:16新华网

字号:t|t 接受温暖,传承幸福 ——清华大学辅导员王婧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王婧,女,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3月出生,2005年8月至今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辅导员。2009年担任2006级本科3个班(83人)辅导员。

二、工作情况

(一)奉献:24小时的“全天候”辅导员

2006年夏天,从材料系2006级新生入学的那一天起,王婧就养成了抓紧一切科研以外的时间全力投入到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的习惯。几乎每天晚上六点,当周围已是万家灯火,大家卸下一天工作的疲惫,调整和放松自己心情的时候,王婧会来到位于学生公寓区的材料系学生组办公室与学生交流和引导。王婧与学生的交流几乎是无所不谈的,无论是学习上的困钝、思想上的波动、信仰上的迷惑还是感情上的危机,几乎所有的材料系2006级学生都把她当做了知心和可以依靠的人。

以困难生资助工作为例:2006级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特点在她心中都有一个“特殊文件”,并据此制定了不同的措施,对于个别同学还有长期而具体的帮扶(如制定沟通计划、自习计划、赶超计划以及自强计划等)。年级中有一位同学性格内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同学,为了帮助他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王婧专门为这位同学定制了详细的沟通计划,一步一步地帮助这位同学在集体中找到自信。通过细心的交流和了解,王婧准确找到帮助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积聚勇气的方法,使这位不起眼的小同学成为了班级中的佼佼者。

作为清华“双肩挑”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八小时中,王婧忙碌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实验室的科研前线上,课题组所担负的973、863等研究任务让她没有任何理由在科研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工作有午休、有周末,而辅导员工作没有午休,没有周末,用学生的话讲,她是24小时的“全天候”辅导员!就这样,王婧用五年时间默默地书写了一幅辅导员工作时间的记录。而在这记录的后面,是王婧用不懈和坚韧一笔一笔书写下的篇章,每一篇都会带给人们默默地的感动。

(二)思想上的坚定舵手

“思想引导是我们辅导员的看家本领,是育人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当今思想领域是一个争夺异常激烈的阵地,辅导员必须去主动占领并稳固!”这句话是王婧在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更是她对年级思想建设的高度责任感。

身为年级辅导员的王婧同时也是2006级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以服务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的理念,努力探索内容充实、形式新颖、与同学联系紧密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党员同学在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成熟,并以此为基础培养、激发年级中大量积极分子同学的热情与动力,最终带动整个年级的工作和进步。

2008年,在王婧的努力工作下,党支部的学习氛围逐渐浓厚,所在党支部的党员同学已经开始自发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于是王婧在党支部中成立了理论学习小组,开展定期的学习活动。针对理论上的热点和同学的盲点,王婧认真准备文件、文献,开展了学习、上课、讨论等活动,此外她还多次邀请学校在党的理论、时事方面有研究背景和独特见地的教师、研究生(论坛)以及社团协会,为06级党支部的同学们进行经典文献解读、政策分析等。数十次的课外学习活动,不仅对组织生活进行了有效地补充,同时深化了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为党组织的思想堡垒的巩固和吸收新鲜血液做出了突出贡献。迄今为止,王婧所在的党支部共有学生党员22人,重点发展对象6人,积极分子15人,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优秀党支部”称号。

王婧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从大一起就精心设计了系列教育活动。新生刚入校的时候,位于八零后尾巴上的06级学生中很多人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在为人处世方面,特别是尊重他人方面有很大的缺失。于是王婧开展了一个名为“学会感恩”的主题活动,王婧通过一些事例引出 “感恩”的话题,并提炼出“感恩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直接体现”、“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笔宝贵的精神储蓄”三个论点,使同学们纷纷陷入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忆与感动中,最后提出建议每人给家里写一封信。一位同学在一篇有关此次活动的文章中写到:“我们将这三张信纸,一张照片,连同我们沉甸甸的感恩,和着眼泪和鼻涕一起装进信封。我甚至看得到父母接到这封信时的样子——父亲面带着欣慰的微笑,而母亲早已泪流满面„„”。有一位同学平时集体活动参加较少,在集体中受到一些同学的诟病,王婧不但帮助这位同学解开思想上的疙瘩,还在工作中注意将一些比如发放手册一类的细小不起眼的工作交给这位同学,不但帮助这个同学逐步树立了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也让同学理解了属于王婧的“润物细无声”式的关怀。

(三)人生规划的设计师,为学为人的榜样

在王婧看来:育人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而育人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学生的学习发展和人生规划。

早在2006级学生入学伊始,她就用一个系内毕业生制作的《假如四年可以重来》的dv拉开了整个年级为期四年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序幕。为了让这种短暂的冲击变为长久的动力,她在年级中开展了一次“给两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活动,要求所有的同学给两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把自己的理想、期望、短期目标及实现方法等详细具体的形诸笔端,放在心底。在随后几年时间里,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特

最新清华大学辅导员王婧个人简历(五篇)

清华大学辅导员王婧个人简历篇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四(5)班王婧亲爱的妈妈,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其中一件事至今我还记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