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美发行业的现状(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中国美发行业的现状篇一

一、我国美容美发业的特点

1.规模大

根据《中国美容美发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美容美发就 业者已高达1120万人,全国城镇美容美发就业机构总数154.2万家,就 业容量及潜力巨大。全国城镇美容美发业年产值为1680.4亿元,占全国 gdp的1.8%,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5.2l%。另据2003年中国(上海)国际美容美发化妆洗涤用品博览会组委会介绍,2002年我国美容美发洗 化行业年销售额达46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八,亚洲第二。

2.发展快

近三五年是我国美容美发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以上海为例,2000年 以前上海有1.2万家美容美发店,而其中比较像样的只有2000家左右,连锁门店在10家左右的仅有2~3家企业,而到2003年,上海的美发美 容企业数量已经增加到2.9万家,三年中上海美容美发企业的数量翻了一 番还多。目前上海最大的美容美发连锁企业、连锁网点已超过80家,面 积3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已有数百家,上海最大的美容美发店的营业面积 要超过3000平方米,这样大的美容美发加盟店在欧美也是没有的。2002 年上海美容美发行业的营业额比上年增长5l%,全行业年销售额超过35 亿元人民币。据专家估计,在近5年中.全国美容美发业新开店面总量高 达78%,而未来三年上海美容美发业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美发美 容业所产生的就业岗位将再增加20%。

3.民营资本和外资大量进入美容美发业

美容美发业不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美容美发属于高级消费形 式。因此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国有资本从美容美发业大量 退出,而民营资本和外资则乘机大量进入。仍以上海为例,原来享誉上海 的新新、华安、南京、沪江四大美容美发名店中,沪江已经退出市场,而 其余三家也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事实上,目前上海美容美发业中几乎百 分之百都是股份合作制企业,其中民间资本的比例最为显著。据中华全国 工商联美容美发化妆品业商会副会长骆燮龙透露,我国近年美容美发企业 增长90%来自民营企业。在民间资本大量进人美容美发业的同时,外资也积极向内地美容美发 业挺进。在上海西区有一家美容美发厅,30多位美容师、美发师,甚至 洗头妹都来自一衣带水的日本。如此原汁原味的“原版拷贝”,显示出外 资进入中国内地美容美发市场的信心。

4.个人消费增长

美容美发行业的发展潜力基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交往的增加。有关统 计表明,三年前一个上海人平均每10天参加一个社交活动,而现在这个 间隔已经缩短到了5天,由此,上海人平均每周一次的美容美发频率也缩 短到了三天一次。2003年,全国美容美发机构整体营业收入增长29.3%,人流增长 18.2%,营业时间延长42分钟,收费标准回升5.6%,销售收入增长 33.5%,盈利增长11.1%。

5.行业管理加强

随着我国美容美发业的发展壮大,各级政府对社会美容美发洗化行业 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商务部已经制定了针对美容美发洗化行业的23条,卫生部在制定相应的检测条例,国家医药监督局也准备制定化妆品验收标 准,美容美发洗化行业的规范管理已经被列人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加强管理已经成为各美容美发机构的首要任务。美容美发 机构的服务规范化已达37.5%,环境一次性消费达87.4%。

6.新技术、新项目广泛应用

我国美容美发机构大量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上海新项 目已成为新热点。在美发美容院里,有9.3%开设了spa,29.2%开设美 体疗法,34%新设美甲服务,行业的整体素质有相当提高。

中国美发行业的现状篇二

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分析

我国美容产业实际上已经形成包括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和市场营销等八大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根据对规模以上单位的调查,2005年美容服务业产值为2600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三年中,年均增长率为31.91%,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9.5%的增长率,另外从业人员达到1600多万员,展示了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一、美容机构经营状况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美容业运行状况良好,从业者在正常经营状态下收入较高,与餐饮、娱乐、保健等第三产业相比,处于中等较高水平;较之一、二产业个人收入要好。从业人员数量、美容机构规模、服务性收入和消费人群数量等各项指标均朝好的方向发展。

从业人员增加。美容服务性机构的从业人员约为1600万人,其中女性占据绝大多数,比例为78.58%,平均从业人员的年龄为25.7岁。

美容机构增加。美容机构的保有量约为172万家,年增长率约为5.84%,其中近51%左右的机构是近五年开业的,化妆品企业和美容教育机构呈下降状态,分别为3140家左右和600余家。

服务性收入增加。美容业分为服务业和生产业及流通和教育培训等几个方面,其中服务性收入达2200亿元人民币;化妆品生产企业销售额约为850亿元人民币,为服务性收入为产业的主体。

受教育人数增加。美容教育培训机构的保有量为600余家,较之两年前的670余家,年下降5.83%,累计为行业输送了800余万专业人才,并且成为专业技术培训的主渠道(占受培训者的53.92%)。

美容机构规模增大。美容机构总体仍以中小型为主,注册资金20万元人民币以下者占63.31%,实际投资30万元以下者占72.31%。但相比以前,规模有所扩大。

赢利水平增加。美容机构每店的平均营业收入为11.63万元人民币/年,其中一、二级城市的大型店收入超过60万元人民币者达43.84%,较之2002年一级城市为27.33万元人民币和二级城市为12.64万元人民币有较大提高。

盈利者为52.6%,持平者为38.5%,亏损者为8.9%,较之2002年49.6%、38.6%、10.6%略有提高。

从业人员收入增加。美容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约为1050元人民币,年均为1.26万元人民币,但增长幅度不高,相比上约增长3%。

消费人群增加。美容消费的人群涉及各行各业,其中公职人员、公务员、技术人员、自由职业者、企业管理层人员是主要的消费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区间,以女性为主,约70%的人对美容业发展及美容持乐观态度。

从美容机构主要业态看,民营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92.73%),并且国外资本机构已成为仅次于个体和民营有限责任企业,位居第三的企业形态(4.11%)。

美容机构民营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

个体经营59.21%

民营公司30.32%

民营股份公司2.06%

民营无限公司1.14%

外贸公司4.11%

国有公司1.11%

其他1.96%

事业法人0.09%

美容机构的平均营业年限5年以上者占70.29%。

连锁、加盟管理比例增加,而且已经渐成趋势。目前我国大多数美容美发企业主要由家族式占主导地位;就经营来看,正由单一走向综合,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强势机构的连锁经营、加盟经营占87.98%;就经营规模来看,中小型美容机构,包括连锁的中小型机构占大多数,说明整个产业模式的提升和改造还远远没有完成,同时标准化、规模化管理在被业界所认识。美容机构的经营有连锁加盟(直营连锁、特许加盟)、直销介入、电脑网络式经营等。

美容院表现为发廊型、沙龙型、治疗型、休闲型、享受型、专门型、会员型等业态。80.25%的美容美发机构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会员制经营方式,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机构则100%以不同形式采用会员制经营方式。

二、美容行业员工的特征分析

从从业人员年龄及性别分布看,美容业是一个青春行业,更是一个女性就业的优势产业。她们大多学历不高,年龄偏小,同时主要通过内部的职业培训来完成技能教育。

从业者学历分布-普遍接受教育的程度偏低

小学学历3.57%

初中31.53%

高中31.61%

中专技校21.92%

大专7.44%

本科3.81%

研究生以上0.13%

从业者培训状况-仍处于就业前培训阶段

有国外培训经历2.48%

经过国内系统培训53.92%

机构自行组织培训34.25%

店内师带徒培训9.13%

从从业人员职业技术分布看,在主要从业者中,职业资格的分布已成正态,但高级者较少,为美容机构开业和分等定级标准的实施已奠定基础。

主要从业者中,职业资格分布已成正态

美容高级技师2.62%

美容技师18.17%

高级美容师28.85%

中级美容师28.16%

初级美容师22.2%

美发高级技师2.6%

美发技师13.31%

高级美发师25.7%

中级美发师31.88%

初级美发师26.5%

三、美容市场消费状况分析

研究发现:美容主要群体集中在年轻群体和中年群体,特别是31-40岁群体,他们的美容需求最为强烈,所占比例为40%。

美容主要消费群体年龄分布

20岁以下9.83%

21-30岁31.43%

31-40岁40.01%

41-60岁12.61%

60岁以上6.12%

在职业分布上,公务员群体比较突出,其次是白领群体,工人和农民群体所占比例不高。

美容主要消费群体的职业分布

公务员占28.58%

教师占7.03%

医务工作者占6.73%

企业管理层人员占9.89%

工人占10.2%

企业职员占9.89%

自由职业者占14.15%

农民工占5.13%

农民占1.75%;

美容主要消费方式

顾客进行美容消费时,大多数还是在商业流动区进行消费,另外31.32%的消费群体为为随机选择进行消费;还有将近40%的群体会采取会员卡方式进行消费。

使用月卡者占19.28%;

使用年卡者占23.08%;

在商业流动区消费者占34.05%;

在写字楼者占15.38%;

在住宅区者占20.62%,余为其他区域。

美容总体消费量

调查发现:主要城市群体每人每次平均的美容费用为人民币118.31元,其中每人每月消费2--3次者30.66%,每月消费一次者占40.26%。80%以上的被访者对目前的价格持接受态度。

报告内容

目前,人们对形象工程的关注,加剧了美容美发产业的细分。尤其是美容产业,在产品上,有女性产

品、男性产品、婴儿产品等消费细分,在种类上,有美白类、保湿类、去皱类、消斑类、祛痘类等;美发产业虽没有美容

行业细分明白透彻,档次却也参差不齐。除了美容美发、spa水疗、香熏美体、足体保健、专业美甲店外,专业男士美容

馆的开张、儿童专业理发馆的诞生,意味着美容美发市场进一步细分。消费者自我意识的日渐提升,需要消费领域提供相

应的产品和服务加以满足,而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美”的服务,现在已经可以变成现实。私人美容渐成气候,将成为2009-2012年美容美发行业的热点。因此特色化、细分化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发展路径之一。只有将细分进行到底,才可能发现市场存在的空白点,进而寻找新的技术或服务占领市场。在女性美容美发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的 2009年,男性

美容将注入不少清新的空气,男士化妆品、男士美容院、男士spa会所、美容院男宾服务专区增长的数量将大大的增加。

在未来5年内,中国男士对美容美发市场需求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美容理念也越来越清晰,消费者对美的要求达到了一定高度,从业者的美

容美发水平已逐渐变得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但一些美容机构仍处于作坊式管理和运作阶段,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培训及行业发展不健全等诸多原因,高素质的美容美发人才比较缺乏。美容美发行业职业培

训机构培训出来的人员普遍缺乏较为系统的知识,因此高学历人才的加入,必定使这些机构在管理、营销等方面都上一个

较大的台阶。美容美发行业缺乏高素质人才已成燃眉之急,“良将难求”是众多经营者的共同心声。在未来美

容美发机构的经营过程中,以服务为主,技术为辅,以满足消费者心理为经营方针,就是技术上乘、地方清洁、环境幽雅、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未来的美容美发机构将不会以价格战作为主要的竞争模式,而是以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来进

行经营,用技术经管方式、艺术作品、服务态度来进行竞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是消费者对美的追求,美容美发市场一火再火、一涨再涨,从理发到美发、到

染发、到形象设计,从化妆到皮肤护理、到美甲美体、美发美容服务领域之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中国美容美发产业俨然

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成为第五大消费。2009-2012年,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国美容企业该如何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美容美发业的市场格局又将是怎样一派景象,在腾飞中的中国美容美发产 业又会向哪一方向发展?

本研究咨询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美容

与整形医师分会、各省市美容美发协会、国内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内

容翔实、统计精确

中国美发行业的现状(4篇)

中国美发行业的现状篇一一、我国美容美发业的特点1.规模大根据《中国美容美发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美容美发就 业者已高达1120...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