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选题(5篇)
护理研究选题篇一
2.科研选题基本原则:①创新性原则②科学性原则③实用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
3.研究工具信度特征:①稳定性②内在一致性③等同性
4.研究工具信效度之间关系:一个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并不是截然孤立的,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信度低的工具效度肯定不高,信度高的工具也仅能说明有效度高的可能。
5.研究质量的控制方法:①适合的研究设计②随机③对照④重复⑤盲法⑥改善不依从⑦提高资料收集的质量⑧统计学控制
6.研究指标选择基本要求:主要取决于假设(研究的预期目标)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注意结合统计学的要求。
7.问卷发放方法:①邮寄问卷法②现场问卷法③电话访谈法④网络问卷法
8.常用资料收集方法:①问卷法②访谈法③观察法④生物医学测量法⑤delphi法
1.描述性研究: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的描述出来。
2.质性研究:又称质的研究、定性研究,是对某种现象在特定情形下的特征、方式、含义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解释的过程。
3.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地说,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所有个体的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所包含的范围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改变。
4.护理研究:是通过系统的科学探究,解释护理现象的本质,探索护理活动的规律,产生新的护理思想和护理知识,解决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中的问题,为护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证据,以提升护理学科重要性的系统过程。
5.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
6.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过程。
护理研究选题篇二
循证护理: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的、准确的、明智的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的过程。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
护理研究:是指从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科学方法有系统的研究或评价该护理问题,并直接或间接的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通过研究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对病人的护理。
假设:是指对已确立的研究问题,提出一个预期目的或暂时的答案。研究者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周密的思想,根据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归纳推理,对要进行烟酒店问题作出一种因果关系的预测。质性研究:又称质的研究,或定性研究,是对某种现象在特定情形下的特征、方式、涵义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解释的过程
计量资料:用测量的方法获取数据,对各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量某项指标量的大小,这类资料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血压体重等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察单位,按照某种程度分成若干组,再分别清点各组中观察单位的个数,这样得到的数据成为计数资料
等级资料:又称半定量资料,是介于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 偏倚:当某一研究结果与它的真值之间出现了某种差值,这种差异的现象或结果,称为偏倚 实验性研究:又称流行病学实验或干预性研究,是研究者采用随机分组、设立对照及控制或干预某些因素的研究方法
非实验性研究:是指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和处理的研究方法。
类实验性研究:亦称半实验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区别是设计内容缺少按随机原则分组或没有设对照组,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但一定有对研究对象的护理干预内容(措施)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抽样:是指从总体抽取部分观察单位获得样本的过程
护理研究的伦理原则:1尊重人的原则(自主决定权、隐私权、匿名权和保密权)2有益的的原则(评估利益、评估风险、衡量利益-风险比例)3公正的原则(公平选择受试者、公平对待受试者)4知情同意
选题的注意事项:1选择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和创新内容的问题进行研究2选题范围不可太大,涉及面过大则不易深入3研究内容要避免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4最好结合自己熟悉的专业选题5研究问题的可行性
文献的类型:1按载体类型划分(印刷型文献、微缩型文献、视听型文献、机读型电子出版物)2按文献发布类型(图书、期刊、报纸、特种文献)3按文献级别划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查阅文献的方法:1常用法/工具法(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2追溯法3分段法
科研设计的主要内容:1确定研究对象2设对照组3随机分组4观察指标5确认变量6科研设计实例介绍
在研究设计中选择样本的注意事项:1严格规定总体的条件2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3合理设计足够的样本数 常用的对照方法:自身对照、组间对照、配对对照
随机抽样的方法:抛币法、摸球或抽样法、随机数字法、分层随机法、均衡条件下的随机分组
观察指标应注意指标的方面有:客观性、合理性、灵敏性、关联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科研中常见的变量:自变量、依变量、外变量实验性研究:又称流行病学实验或干预性研究,是研究者采用随机分组、设立对照及控制或干预某些因素的研究方法
实验性研究优点:实验性研究是检验因果假设最有说服力的一种研究设计。由于这种设计通过设立对照组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对人为施加处理因素的干扰,比较准确的解释了处理因素与结果即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反应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较高
实验性研究的局限性:实验性研究在护理问题的研究中尚应用不多,应用的普遍性差。1实验性研究需要严格地控制干扰变量,但是由于大多护理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人,较难有效的控制干扰变量,如气候,环境等问题,因此降低了在护理研究领域应用实验性研究的普遍性。2由于伦理方面的考虑,很难做到完全应用随机的方法分组3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找到完全相等的对照组而使实验性研究的应用受到限制
类实验性研究:亦称半实验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区别是设计内容缺少按随机原则分组或没有设对照组,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但一定有对研究对象的护理干预内容(措施)
类实验性研究的优点:类实验性研究在实际人群中进行人为干预因素研究的可行性高,同实验性研究相比更为实用。特别是在护理实践中当无法严格控制干扰变量而不能采用实验性研究来回答因果关系时,类实验性研究好似较好的研究方法。
类实验性研究的局限性;由于类实验性研究无法随机,已知和未知的干扰因素就无法向随机实验那样均衡分布在各组中,特别是对于无对照组的类实验,效果的判断更是很难完全归因于干预措施,故结果不如实验性研究的可信度高。
非实验性研究:是指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和处理的研究方法。
非实验研究的优点:是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研究,因此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时可以同时可以收集较多的信息,特别适用于对研究问题知之不多或研究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用来描述、比较各种变量的现状。另外,非实验性研究可以为实验性研究打下基础,是护理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实验性研究的局限性:非实验性研究没有人为的施加因素,也无法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无法解释因果关系。抽样:是指从总体抽取部分观察单位获得样本的过程
抽样的方法:1概率性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多级抽样)2非概率性抽样(方便抽样、配额抽样、主观抽样、网络抽样)概率性抽样按误差大小排列:分层抽样
护理研究选题(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