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清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七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清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您们好!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最佳活动季节。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前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说到清明,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为已入土一年的老人操为迁坟仪式。老人的儿女大摆宴席,还请来了道公办法事,场面很“热闹”,但是村里的人都知道,这位故去的老人生前“享受”的却是另一种生活,已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被子女们当“足球”踢来踢去,各自成家的儿女对老人的生活基本上不闻不问,寡居多年的老人过着孤单,难熬的日子。
听到这里,我再也听不下去了,老人的儿女不但不把老人看在眼里,而且还把老人当“足球”踢来踢去,真可恶!要是叫我遇见他们,我一定要臭骂他们这些不孝之子,让他们在老人面前好好跪拜谢罪。
又到了清明节,又到了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了,我们一定要继承祖先“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尊敬长辈,孝敬老人,把清明上坟踏青的活动开展好,把中国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描写清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6、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7、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8、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9、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10、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2、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3、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4、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5、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16、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7、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18、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9、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20、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描写清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今天是四月四日,学校放清明节假。我回到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清明节。
早上的时候,妈妈和奶奶早早就起床,要做许多的事情,到市场买菜、肉,其中有葱、荷兰豆、猪肠子、豆腐、猪肉、猪肚。妈妈买完各种东西后,就回家当场和爸爸一起杀鸡、炒菜、买鞭炮……做清明扫墓前的准备。妈妈叮嘱我们说:饭后不要乱跑,上午准备出发去扫墓。
妈妈、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从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点的时候,我们带着汽水和啤酒,还有鸡鸭、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带着装满黄草纸,冥币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发。哥哥是负责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虽然很重但却坚持扛到目的地,因为妈妈相信他的实力。相对来说,我拿的东西是很轻的,但责任重大:一不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们走很长的一段路,终于到达目的地,哥哥累的气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脏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达墓地,后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来。
二伯一上来就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和烂泥清理起来,清理干净后,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里,拿起锄头挖几块大的泥块。我、哥哥还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块。我们把石块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带来的纸钱统统交给二伯,二伯把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钱分别放在石碑的东西南北方向,用石头压着。此后,奶奶把盛两碗干饭用两双筷子插在饭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摆上各种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黄纸和冥钱,让我们分别把它们搓得均匀。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尽力气地搓,像打沙包一样用力地打着,使冥钱都均匀散开而他的拳头的皮搓破。纸钱搓好以后,
清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清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