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论文评价(四篇)
护理科研论文评价篇一
文章来源:中国护士网发表时间:2005-09-16 14:09:00
关键字:护理评价
评价是将病人的健康状况与确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比较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仅仅在病人出院时进行,而是在病人住院的全过程中进行。评价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组织管理评价、护理程序评价和护理效果评价。这三方面的评价均十分重要,它可提供护理实施状况的有力证明。
1.护理效果评价
评价的核心是病人行为和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评价中应寻找出由护理措施的实施而使病人健康改善的证据。例如,心脏术后病人,护理诊断为“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与手术、疼痛有关”,责任护士遵照医嘱给予止痛针,教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帮助病人起床活动,进行每2小时拍背。通过上述护理措施,使病人呼吸功能改善。
对护理效果评价时要与制定的目标相比较,方法有:①收集病人目前健康状况刎有关资料;②将收集到的资料与目标比较,判断病人健康状况向目标转化的进展情况。例如,目标是疼痛在0~2级,睡眠保持7小时:资料收集为疼痛在3级、睡眠7小时,即说明经过护理措施的实施,病人疼痛情况已接近预期目标。护理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症状和体征;身体的外观及功能;突病及健康知识;操作技术;心理、情感和社会方面的资料收集。
2、护理理程序评价
对护理程序进行评价时的重点是衡量护士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护理程序的标准,护士在实施护理程序每一步骤中的行为正确性,是否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护士进行的护理评估是否正确、全面,护理诊断是否正确,措施是否得当;护理程序评价可分为及时性评价和回顾性评价。及时性评价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措施的同时进行的检查和评价,回顾性评价是指在病人出院时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总体评价。
3.组织管理评价
评价的重点是病区整体的护理组织管理质量对护理的有效性,如病区组织形式、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职责、质量控制、急救设备等是否能保证护理程序的实施,是否有利于增强护理效果,是否有利于责任护士与医生、一护士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病人能得到连续统一的护理。
护理科研论文评价篇二
护士离职现象的研究进展
傅婷婷
【关键词】护士;离职
【key words】nurses;dimission
最早的离职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研究则出现于80年代。离职率高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护士离职造成的人才流失将严重影响护理专业的发展。此外,护士离职将直接导致人力成本增高。分析护士离职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它影响着护理质量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给组织带来巨大的影响,造成国家教育经费及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最终影响整个护理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护士离职现象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护士离职现象研究的意义
当前,全球护理人员的流失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进一步加重了护理队伍的缺编,护理人员的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护理人员离职导致了人力与物质资源的浪费和护理人才的流失,增加了在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进一步造成更多
[4]人员的离职意愿以及教育经费及卫生资源的浪费等。
1.1成本
雇员离职成本包括:离职雇员获得成本、离职雇员培训开发成本、离职前低效成本、离职后的空位成本、新员工替换成本、雇员离职对其他员工的影响、离职造成的企业知识技能损失、雇员到竞争对手公司工作给企业带来的威胁等。聘用护士频繁的离职,迫使医院不断地招聘,以补充空缺岗位,给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造成医院培训成本的增加,对于医院来说,临聘护士的离职致使已培养的护理人才流失,投入和回报严重失衡,临聘护士离职后,医院需要继续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为新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以培养替代者,也使医院护理培训成本大大增加,从而造成了医院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1.2对病人和护士的影响
护士较高的离职率,会降低护理人员的士气,造成人心浮动,甚至造成更多人产生离职意念,导致了护理队伍的不稳定性。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护士超负荷工作在护理岗位上,常年的劳累容易使其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发生职业倦怠是一个连续的进程,个体最先发生的是情绪上的衰竭,而最终发生的往往是降低个人成就感,导致离职率升高[7]。其 1 [6][5][3][2][1]
中情感耗竭是职业倦怠中对护理离职意愿影响最为明显的维度[8]。护士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护士自身的健康,而且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稳定性[9]。如果护士离职留下的岗位空缺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有可能演变为恶性循环。假如有一人离职,空缺未能补上,其工作就会分摊到其他护士身上,进一步加大未离职者的工作压力,这反过来会导致更多未离职者为避开压力而选择离开。护士流失会导致护士体系出现断层,不但影响护理质量,还会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患者所获得的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受到对工作不满意、工作态度消极的护士的影响。
2护士离职现象频发的原因
临床护士离职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国内护士离职主要原因是待遇偏低、专业认同感偏低、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差、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等。国外学者tzevilg对护士离职意愿的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工作幸福感、新酬、晋升、教育程度、教育背景及最小孩子的年龄是护理人员离职的重要预测因子
2.1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
在社会方面,群众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护理工作不被社会尊重,使护士产生失落感;在医院管理方面,对护理工作重视不够。重医轻护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医生一直被认为是卫生行业唯一可以信赖的、有专业发言权的人,而护士仅仅是其从属人员,而且目前医院中护士的分工没有医生明确,不管什么学历什么职称的护士都做一样的工作,护士自身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护理工作无法让护士满足,护理工作变得无意义
2.2工作量大
下班后经常有强烈的疲惫感、工作繁重程度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医院为应对各级领导、主管部门的检查对护理工作施加的任务太重。另外,护士大多认为上夜班频繁、经常上夜班感觉较差、书面工作太多、平时较少或很少有时间看专业书籍来充实自己[12][11][10]。,夜间护理工作是护士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夜间工作量大,既要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患者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容易产生脱离病房的思想。在美国,因护士夜班导致改行的也较多[13]。
2.3工作压力大
随着年龄、护龄等的增加,其压力也在增加。另外,护士认为每年被要求参加的考试多,自己被要求参加的学习、辅导多,缺乏休息娱乐,护理管理者对护理工作批评太多使护士倍感压力。吴欣娟等[14]对北京协和医院38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显示,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说明了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2.4薪酬低
工资、福利、奖金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个人成就和价值的肯定,是物质基础[15]。护理工作虽然受到社会的关注,但社会上仍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的观点,与同等教育技术水平的其他行业人士相比,护士的薪酬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2.5付出与收获不平衡
hassel horn等[17]采用付出-获得不平衡模型(eri)研究欧洲7个国家护士的职业疲溃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时发现,eri得分越高,离职意愿越高。护士作为一个高压力、高风险的群体,是职业病和亚健康的典型人群[18][16]。,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极易导致离职意愿的产生[19]。护理尤其是护士对获得的感知并不限于薪酬待遇,相比其他行业,护士的薪酬并不低,但护
护理科研论文评价(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