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市场营销新旧观念的区别 市场营销新观念和旧观念区别(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市场营销新旧观念的区别 市场营销新观念和旧观念区别篇一

一、名词解释

1、顾客让渡价值

2、市场定位

3、撇脂定价

4、直复市场营销

二、简答

1、简述成长期的市场特点及企业可以选择的市场营销策略。

2、市场营销观念与推销观念有何区别?

3、消费者市场有哪些特点?

4、影响目标市场战略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5、差别定价有哪些形式?试举例说明。

市场营销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市场补缺者

2、非渴求物品

3、渗透定价

4、销售促进

二、简答

1、简述成熟期的市场特点及企业可以选择的市场营销策略。

2、理想的市场补缺基点应具备哪些特征?

3、简述新产品开发的基本程序。

4、分销渠道与市场营销渠道有何区别?

5、宝洁公司在市场上的产品有:香皂为舒肤佳,洗发用品为飘柔、海飞丝、潘婷、沙萱。请分析其产品线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和产品的关联度,并指出其采用的品牌策略。

市场营销新旧观念的区别 市场营销新观念和旧观念区别篇二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

目录

一、基本准则的差异.......................................................................................................................3

二、存货...........................................................................................................................................6

三、长期股权投资...........................................................................................................................7

四、固定资产...................................................................................................................................8

五、无形资产...................................................................................................................................9

六、资产减值...................................................................................................................................9

七、职工薪酬.................................................................................................................................11

八、收入.........................................................................................................................................11

九、政府补助.................................................................................................................................11

十、所得税.....................................................................................................................................12

十一、关联方披露.........................................................................................................................13

十二、外币折算.............................................................................................................................13

十三、财务报告.............................................................................................................................14 1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同时发布了新的39项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2006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相应的应用指南,这就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

自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开始,我国的会计标准始终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先后颁发了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同时还有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出台、修订。新准则实施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执行原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并存体系(以下简称原准则),同时,也有极少数企业执行原行业会计制度。近年来出于适应wto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各国司法机关相继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未来几年里将有90多个国家会强制性要求或同意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发布了新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起已经在上市公司、部分中央国有企业范围内执行,2008年实施范围将扩大到中央国有企业,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统一执行新准则。

新准则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实质性的趋同,只在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等几个特殊问题会计处理上,保持了“中国特色”。

原准则体系由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及若干补充规定(如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组成,要求企业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或者《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新准则发布并实施后,其实施范围、内容及约束力等都比原准则有所加强,可以单独实施(不要求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原准则偏重于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新准则规范的范围扩展到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覆盖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在涉及的领域上、会计处理方法等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原准则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一、基本准则的差异

我国的新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地位,属于部门规章,由财政部金人庆部长于2006年2月15日以第33号部长令签发;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则属于规范性文件,分别于2006年2月15日和2006年10月30日以财政部文件印发。

(一)会计原则的差异

原准则规定了13项基本原则,包含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实际成本计量、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谨慎性、重要性;新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8项。

新准则将权责发生制由会计原则改为会计基本假设,原因是权责发生制是会计基础,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问题,层次较高。

由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新准则已经无法将实际成本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原则,所以新准则不再保留实际成本计量原则。

(二)会计要素的差异

新准则重新定义了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原准则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六类,并分别定义、解释、说明;新准则按照资产流动性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强调了资产的三个特征:

1、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

2、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3、包含未来经济利益。

(三)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差异

从会计的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新准则规定的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原准则无计量属性的概念,会计计量可以选择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四种方式中的一种,不能按照公允价值的进行会计计量。

新准则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是因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资本市场也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的交易已较为活跃,已经具备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同时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也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的需要。

原准则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强调历史成本,并从谨慎性原则考虑,因此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多数资产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即历史成本)与市价或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实际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新准则与原准则最大的不同,使资产计价更公允。

也正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新准则才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原因是可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我国新准则规定,企业在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经济事项也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1、公允价值与金融工具(1)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在2006开始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从1160点涨到2007年的最高点4500点,上涨了约3倍,但平均市盈率、平均市净率却没有增加多少,原因是上市公司的业绩都大幅度提高。当中,除一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确实有所提高外,新准则的实行也是业绩大幅度提高的因素之一,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雅戈尔2006报告披露的净资产为45亿,其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调节表披 露的净资产为73亿,相差28亿,近60%多,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其持有中信证券6.16%的股份(18366.56万股),该股票市值为50亿,投资成本只有3.1亿,按照新准则该投资应按照公允价值(市价)计量,从而使净资产猛增,如果股价不发生较大幅度变化,市净率也会减小很多。

(2)对净利润的影响

东方集团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实现净利润3057.77万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93.05万元,是因其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市值)增加所致,这项损益,在原准则下是得不到实现的,也就是说,因新准则的实施,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增加了企业的净利润10.60%,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2、公允价值与债务重组

另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

最新市场营销新旧观念的区别 市场营销新观念和旧观念区别(四篇)

市场营销新旧观念的区别 市场营销新观念和旧观念区别篇一一、名词解释1、顾客让渡价值2、市场定位3、撇脂定价4、直复市场营销二、简答1、...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