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妇保儿保工作总结(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妇保儿保工作总结篇一

上库力医院防保科有11名工作人员(10名兼职),下设7个村级卫生室,主要负责上库力地区6938人的疾病预防、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孕产妇保健、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干预、死亡上报等工作。

一、提高服务意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上库力医院为了能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真正做到实处,使居民得到利益,提高人们健康保健意识,为了掌握居民健康的真实材料大家加班加,顶寒风、冒着酷暑,利用半年时间对上库力地区居住3个月以上的常期居住的居民,逐户入户,对家庭成员的每个人进行健康体检、调查、登记、造册、编码、分类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7%,基本掌握本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疾病高发种类、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二、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加强居民健康的生活行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一)、建立健康档案2010年---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建立6743人份,0---6岁儿童建档管理233人,‖型糖尿病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118人,高血压建档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随访725人、65岁老人健康教育、管理464人、35岁老年人首诊测血压2637人次,(二)、健康教育;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宣传276人次、健康教育宣传单发放6810人份,健康教育咨询5400人次、健康教育宣传栏132期(村卫生室84期、医院48期)、健康教育讲座94次,培训人员1880人次,健康教育活动6次,发放宣传材料3600人份;

(三)、预防接种2010年一类苗接种1043人次(强化麻疹疫苗197人次)、2011年一类苗接种882人次,(四)、传染病防治;2011年发现47人(结核3人、布病14人、手足口病20人、麻疹4人、梅毒1人、乙型肝炎5人);

(五)、死亡78人均上报;

(六)、肿瘤管理28人

(七)、儿童保健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50人、4---6岁儿童系统133人、(八)孕产妇保健65人,包括产前检查、产后访视;

(九)、老年人健康保健464人,免费体检257人、随访1656人次、重症精神疾病管理8人,随访康复指导32人次;

三、预防保健工作是一项利民工程,事情多任务重,关系千家万户每个人的健康,一个生命的孕育---诞生----死亡整个生命过程都需要健康保健,通过健康教育和提高全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人们身体素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由于大家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防保科工作成绩的取得凝集着各级领导支持和信任,凝集着医院每位医生的辛勤劳动和付出;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规范和提高我院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会越做越好。

上库力农场职工医院

二0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妇保儿保工作总结篇二

医院妇儿保科工作总结

医院妇儿保科工作总结

今年,我区妇幼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在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为依据,以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为目标,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重点,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人民病有所医的精神,建立健全妇幼保健工作网络,狠抓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质量、产科规范化建设及母婴保健管理,切实加强我区妇幼卫生工作,提升我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妇幼卫生目标任务,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全年活产数3730人,孕产妇建卡率98.92%,产检率99.22%,早检率98.30%,产后访视率98.71%,系统管理率97.00%,住院分娩率99.87%,高危住院率100%,孕产妇死亡率26.81/10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9.54%,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0.52%,婴儿死亡率2.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4‰,6个月母乳喂养率90.08%,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0.27%,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0。全年活产数、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无漏报。

(三)加强妇幼卫生项目管理,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降消”项目。

①、制定了妇幼保健暨降消项目工作计划,并与全区妇幼保健机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按计划完成了妇幼保健暨降消项目培训任务。为社区妇儿保人员举办培训班4次,培训人数250人次,为辖区助产机构助产人员举办培训班2次,共培训81人次。全年社区、乡卫生院和助产机构共培训331人次。完成了2名乡卫生院妇儿保人员在我院进修培训的任务。完成了4名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人员在我院实习的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进行“降消项目”政策知识宣传,全年院内共发放宣传画1000余份,对社区发放宣传画47970份,并督促设区开展了相应的宣传活动。下乡宣传4次,发放宣教资料1200余份,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为117人。全年完成区级降消督导4次,辖区所有社区、乡镇全部覆盖。

②、产科质量管理:上半年死亡产妇1例,完成了区级死亡评审工作。下半年我辖区无死亡产妇。上半年辖区助产机构死亡新生儿18例,组织专家组对死亡的的全部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了评审。下半年评审正在准备中。我院在区卫药局的领导下,组织辖区助产机构专家对辖区助产机构的产科质量进行现场考核,全年考核覆盖辖区所有助产机构。制定了高危筛查技术规范,每月收集高危孕产妇名单进行追踪管理,完成了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

③、新生儿破伤风管理:全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2、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①、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了切合我区实际的《xx区关于今年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年对社区举办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274人次,助产机构培训班1期,培训52人,共培训326人次。辖区各医疗保健机构在妇产科门诊、病房、产房、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等多种场所,对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儿童家长及其家庭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努力,我区孕产妇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知识随机调查知晓率达到90%以上。全年督导覆盖了辖区所有的社区、乡卫生院、助产机构,保证了项目工作的督查力度和项目工作的有序开展。

②、项目咨询、检测工作:今年截至9月份,孕产妇艾梅乙三项检测率分别达到:99.93%、99.43%、99.43%;孕产妇艾滋病咨询率99.93%,已按要求完成各项指标。今年1-9月我区有5例hiv孕产妇,4例已分娩,均为人工喂养,1例现孕,均按管理流程进行了管理。梅毒方面,我区暂时无梅毒个案,乙肝方面,我区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98.26%,已达到市级指标。

3、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建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xx区今年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加强了项目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今年3月28日在省妇保所领叶酸450盒,已发完。今年8月6日xx区卫生局下发叶酸29413瓶,截止目前发放3367瓶。

4、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全年我院共发放出生医学证明14650份,在助产机构出生的孩子出生医学证明平均签发率达到了90%。

5、托幼机构管理:

制定了对托幼机构人员培训和定期督导制度,对辖区内31家托幼机构进行幼儿体检和营养指导工作。

6、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

我院加强了对妇幼卫生表、卡、册的统一使用和管理情况的督导,每半年还对相关信息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提高了监测与信息统计质量。

(四)积极与计生部门协作,大力开展免费婚检和孕检工作。

为降低出生缺陷,我区大力开展婚检工作,今年还新开展了孕前检查工作。为提高婚检人数和孕检人数,我区卫生与计生共同部署,统一安排,拿出了切实有效措施,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努力,我区婚检率已从2011年14.84%上升到今年34.75%,上升了19.91%,新婚夫妇婚检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开展孕前检查至今,共检查367对。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

1、部分社区存在高危孕产妇筛查不全,高危孕产妇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2、产后访视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部分社区无专职妇儿保工作人员,妇儿保人员兼职太多,无法完成本职工作。

4、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部分社区存在健康档案填档不规范,建档数不能完全达标。

(二)四乡卫生院

四乡卫生院乡级工作开展都较好,但村级工作普遍问题较多,工作开展较为困难。由于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技术力量仍然薄弱。村级保健员不能完全履行职责,网底作用发挥不好,如:一些村级保健员不会识别高危孕产妇,对高危孕产妇不能实施监护,对儿保知识的了解不到位,使妇幼保健工作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

(一)、加大培训力度,每季度召开全区妇儿保人员培训会,针对需要开展的工作和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培训,针对个别机构提出的问题单独培训,力争做到全区妇儿保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一个有效的提高。

(二)、加大宣传力度,我院不定期的开展宣传妇幼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并督促社区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开展妇幼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宣传内容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降消项目、出生缺陷防治、叶酸知识、艾乙梅、母婴健康素养55条等相关知识。

(三)、加强督导力度,力争每个季度对全区妇儿保机构督导两次,对妇儿保人员提出的相应问题给予现场解惑,并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当场指导,进一步的提高辖区妇儿保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继续巩固和完善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加强与计生的协调和联络,加强信息互通,加强对农村孕产妇和危重孕产妇的管理,加大婚检的宣传力度,力争使我区的婚检率进一步提高。

(五)、保持“绿色通道”畅通,积极抢救危重孕产妇。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绿色通道”的建设,重点加强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和各级医疗机构产科建设,完善孕产妇急救转诊体系,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提高孕产妇抢救能力,保证每一例孕产妇得到有效救治,做到安全分娩。

(六)、完善妇幼信息的收集整理审核和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全年妇幼信息工作没有错报漏报。

我区今年的生殖保健优质服务暨妇幼卫生考核任务重、责任大,为实现“降消项目”工作目标,最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确保母婴安全,推进我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全区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齐心协力,创新工作,以振奋的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了我区妇幼卫生工作的新局面。

妇保儿保工作总结篇三

一、加强流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

(一)、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

1、信息获取:

2014年1—8月全街道流动孕产妇数181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信息:①流动育龄妇女门诊就诊;②通过计生办流动育龄妇女信息平台,查找育龄妇女人数比较集中的企业和村落,开展每季度一次的婚前知识健康教育,并予以教育后评估,了解大部分人的诉求;③发放避孕药具时;④健康讲座(每季度的女职工之家讲座、每季度的妇女保健进社区讲座、每季度的孕妇学校讲座)。⑤基线调查获得流动妇女信息。

2、健康管理:

①收集资料,建立孕产妇统一的保健管理档案;②通过罡正系统,电话随访定期监测孕产妇产检情况,若服务中断及时迁出。③通过罡正系统平台、电话随访查看分娩信息。1—8月流动育龄妇女参加早孕建卡检查181人,早孕检查率100%,产检满五次共181人,五次产检率达100%,系统管理率100%。孕产妇产前筛查人数为179人,产前筛查率为98.9%。艾滋病检测181人,均为阴性;梅毒检测181人,阳性1例;乙肝表面抗原检测181人,表抗阳性11人。孕产妇爱滋病、梅毒、乙肝筛查率为100%。

流动孕妇181人,其中高危妊娠89人,高危妊娠检出率49.17%,专案管理率100%。新生儿三种疾病筛查人数185人次,筛查率100%。住院分娩181人,住院分娩率为100%。口服叶酸181例,叶酸服用依从人数181人,随访叶酸服用人数181人,增补叶酸知识调查人数181人,知晓人数181人。产后访视数181人,产后访视率100%。产

后42天访视服务100%。

3、流动孕产妇宣传

①妇保门诊开展优生优育宣教、咨询,一旦发现有生育要求的育龄妇女,建议其按规定时间至产科门诊接受健康指导。②社区服务站通过免费发放、随访叶酸,及时监测妇女怀孕情况,督促其做好早孕检查,及时建立围产册。③针对育龄妇女较多的企业、村委,每季度开展一次有关婚前教育、优生优育的健康讲座,大力宣传叶酸服用的重要性,及孕早期免费检查项目。④每季度的孕妇学校。

(二)、0-6岁流动儿童保健管理

1、信息获取:

0—6岁流动儿童数1860人,其中2014年1—8月本地分娩的流动儿童180人、新迁入流动儿童336人,计516人,建立统一的保健管理档案。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信息:①产科医院的分娩信息,所有在无锡地区分娩的流动儿童,分娩以后1~2天内居住地的儿童系统管理内就可以查到这个儿童的信息,由产科医院发放儿童保健手册并告知去社区体检,建册率100%,出院后进行新生儿访视和纳入系统管理,建档率100%。2014年1月--8月在本地产科医院分娩的我社区流动儿童180人,管理率100%。新生儿满月访视服务100%。②妇产科对于孕管的当月分娩的产妇进行随访,随访后移交给儿保进行管理。③基层的网络作用:社区服务站和专职社区家庭健康医生对于辖区内的新出生和流入的儿童每月进行摸底调查,并将信息交给儿保科进行管理。④计免平台:对于第一次来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告知其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并将信息登记便于以后的随访。2014年迁入的0~6岁的流动儿童(不包括在本地分娩的)336人。⑤基线调

查时获得0—6岁流动儿童信息。

2、健康管理

①对于没有定期来中心儿保体检的流动儿童,进行电话访视;如果不在当地的,告知家长(监护人)去居住地进行体检,并将其迁出管理。对于电话访视失访的小孩,利用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专职社区家庭健康医生进行暂住地的随访。

②免费入园体检,2014年我社区免费入园体检602人,其中流动儿童有385人,每人都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系统管理。3、0-6岁流动儿童的宣传

①利用对新生儿的家庭访视机会,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健康检查的宣传和指导工作。②利用计免平台对儿童家长进行宣传。③通过横幅和海报向家长宣传健康检查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④每季度的家长学校,宣传儿童家庭访视、定期健康检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等儿童保健服务管理的重要性。

二、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一)本中心采取以下方法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1、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配合街道计生办工作,给予技术指导、培训、技术操作。中心妇保人员积极参加计生办、计生局、区妇保所、市妇保所等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服务,为流动人口保驾护航。

2、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季度开展一次的健康知识讲座,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新法规、新政策的宣传倡导;通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落实到村委,并落实到妇女主任,实现信息及时化,共享化。

3、通过街道办事处、派出所、计生办流动育龄妇女信息平台,动态监测流动育龄妇女信息,落实避孕信息。

4、锡通、农坝二个服务站和妇产科门诊医务人员,通过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开展计划生育咨询、指导。

5、每年通过妇女病普查、“两癌”筛查,再次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并予以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服务知识指导。

6、加强产后访视避孕节育知识宣教。

7、对要求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人群,设立专门的术前宣教室,专人讲解手术风险及利弊。

中心做好宣传倡导,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室、b超室张贴好“两禁止”宣传单,营造“两禁止”的社会氛围,防止发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建立依法打击“两非”行为的长效机制,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住院分娩、b超检查、计划生育手术等实名登记制度,及时更新,并实行网络化管理。对14周以上终止妊娠的流动妇女把好手术审批关,对前来实施引产手术的孕妇,查验计生部门出具的有关证明齐全方予手术,收证率达100%。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切实加强责任意识,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做好工作,对无《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孕产妇详细询问并记录,在第一时间通知计生部门。

本地育龄妇女数15917人,流动育龄妇女数7850人。流动妇女孕环检查6677人,目标覆盖率85%。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流动人口7560人(2013.10.01—2014.06.30),目标覆盖率96.3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四生”手术66例:其中人流10例,上环45例,取环11例,结扎0例。重点落实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流动人口凭

婚育证、东北塘暂住证、发票到计生部门报销。

(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工作亮点

东北塘街道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宣传倡导、便民维权、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奖励优待等均等化服务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流动人口“有收入、有书读、有安全、有婚育观念”等问题。工作亮点主要体现在: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向流动人口宣传计生国策和先进婚育文化知识。并在全街道范围组织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月活动。

2、开展免费服务。为了使流动人口享受到和常住人口一样的计划生育基础服务,我街道免费为流动人口发放计划生育宣传手册、免费提供生殖保健咨询、办理相关证件等服务。还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设臵了流动人口避孕药具自助领取箱。细致周到的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对卫生、计生的满意度。

妇保儿保工作总结篇四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使本院防保人员在新的一年里工作更上一台阶,现根据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的工作布置并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特制定本的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网络直报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疫情直报节假日值班制度》,健全疫情管理小组、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正确性、完整性。及时发现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报告上级部门,并参与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四苗相关疾病控制相关发病率:麻疹10/十万以下、百日咳70/十万以下、新生儿破伤风1/1000以下、白喉、脊灰无发病、做好传染病自查工作。

二、1、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及时掌握本辖区人口变动及接种情况,按规定建立各类登记新生儿30天建卡率达98%以上、常规苗接种率达95%以上五苗单苗接种率分别达到98%以上,五苗全程覆盖率达95%以上,及时做好登记入册、上报工作。主动收集流动儿童基础资料、每月至少一次定期到当地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等部门收集流动儿童资料,每年两次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工作,查漏补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接种。

2、加强计划免疫疫苗管理,疫苗领发记录完整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建立冷链管理制度。按要求做好有价疫苗的接种工作。

3、做好计划免疫信息化管理,配合当地学校、幼儿园做好学生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并做好补证、查漏补种及数据上报工作。

4、做好预防接种副反应的监测工作,使报告及时率、零病例报告及时率达100%,提高业务素质,杜绝接种事故发生。

三、协助县疾控中心做好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及时随访结核病病人并做好登记、上报工作。发现肺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后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将病人转至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门诊。

四、地方病防治方面:每年春季举办一次查灭螺,并开展培训。配合县疾控中心做好人体寄生虫调查,五、掌握辖区内有害作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劳动卫生档案。汇总资料在4月底前上报中心,协助中心对企业职业病防治进行技术指导。督促辖区内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工人健康体检。

六、对本辖区内的医疗机构指导其开展传染病报告、医院感染、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第一、三季度分别开展一次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院的监督检查和无证行医情况调查,对存在问题以监督意见书形式进行指导。

七、开展学校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开展学生健康监测工作,组织学生体检,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10月底前上报中小学学生体检资料。

八、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健康工作计划,完善村级健康教育网络,村级(卫生室、学校)健康教育资料覆盖率达100%,并对网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全年不少于一次,按月刊出黑板报及张贴宣传画。

九、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工作:按照《浙江省卫生监测区统计工作手册》做好公共卫生监测工作,每月上报出生、死亡、慢性病资料。做好慢性病随访工作并将随访情况记入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

妇保儿保工作总结篇五

儿科2016年工作计划 进入2016年,是儿科发展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仍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准则。在2015规范年的基础上,根据医院要求,科室将狠抓服务,努力加强儿科医护人员素质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继续按照“二甲”标准及市级重点专科建设要求来管理科室,开展科室业务。据此,我科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2016年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认真学习党的“十三五”规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科室医护人员收受红包及药品回扣,发现以上情况及时上报,并根据医院规定从严处理。进一步推进业务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儿科改革,严格按照“二甲”标准建设,规范管理科室,做到科室持续改进。

第二、儿科今年仍存在合法执业医师严重不足的情况,儿科医师队伍的建设仍是2016年的重中之重,科室拟通过多渠道引进儿科人才,如:科室进一步加强培养科内儿科医师队伍,对需考证医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与支持;向医院争取儿科专业医生,在本县或县外医院引进有证儿科专业医生等;并向医院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条件成熟时向社会呼吁儿科医师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第三、加强业务学习,对疑难病例及多发病例,典型病例及时科内学习讨论,坚持科内讲课制度,一如既往的积极参加院内外各种学术活动,申请外派进修人员,引进新技术新疗法。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大家自觉自愿的在工作之余学习熟悉业务知识,开阔视野,涉猎儿科领域新近展。在新的一年里,积极拓展儿童保健门诊,开展儿童cpap辅助通气,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病房的建设,探索开展新生儿相关业务,努力与产科沟通合作,在拓展儿科业务的同时为医院产科保驾护航,也为我县新生儿提供就医方便。进一步开展新生儿黄疸的光疗,申请增加新生儿蓝光治疗仪,提高疗效,进一步提高静脉穿刺水平,继续推广静脉留置针,减少患儿痛苦;条件许可,尝试外周静脉置管技术的开展,继续不断探索新技术、新疗法。

第四、规范科室管理,培养质量意识。科室质控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严把质量关,使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确保病历和各种质量记录质量。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加强管理,细化工作,争取达到控制指标,合理增加检查治疗项目,合理使用抗生素、中成药,降低药占比、抗生素使用率及ddd强度,提高微生物送检率。

第五、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服务意识,以患儿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针对患者为小儿的特点,打造温馨的儿科病房及儿童雾化室。同时坚持社会效益准则,努力降低患者医药费用,抵制不正之风,打造诚信科室,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注意方式方法,努力向患儿家长、医务人员、医院三方满意的方向迈进。

第六、开展儿科门诊咨询,努力提高患者健康意识,积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住院、门诊患儿随访,通过规范随访,能解决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咨询,疾病防治,从而提高儿科在病患心中的认可度及信任度,为科室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

第七、科室拟计划发表论文2篇以上。

第八、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省级、国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住院三日确诊率≥90%;治愈好转率≥95%;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10天;科室床位使用率

妇保儿保工作总结(5篇)

妇保儿保工作总结篇一上库力医院防保科有11名工作人员(10名兼职),下设7个村级卫生室,主要负责上库力地区6938人的疾病预防、居民健康档...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