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趣的溶解教案(5篇)
有趣的溶解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4、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
教学重点:
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教学难点:
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高锰酸钾、红糖、沙子、石子、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面粉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教师出示一杯清盐水。提问:透明的水中能“藏”东西吗?(学生回答)
二、请几个学生尝杯中的水。提问:水中藏没藏东西,“藏”的是什么? 教学新课:
一、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水、烧杯、搅拌棒、粗盐。
2、指导学生认识实验的器材,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
(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
(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只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二、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水中。
三、对比实验:
1、观察沙子和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的情况。
2、理解溶解的科学含义:溶解就是像盐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慢慢溶化的现象。
3、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容易溶解,有的物质在水中不容易溶解。
四、拓展延伸:
1、你还有什么问题?
2、归纳问题,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学生汇报交流上节课后深入研究的情况。教学新课:
一、提出猜想:
1、学生拿出准备的材料: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允许学生补充其它的材料)
2、学生预测这些材料放入水中后将如何变化,并说出预测的根据。
二、观察实验:其他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2)实验完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哪些材料容易溶解、哪些材料不容易溶解的结论。
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溶解现象?
2、怎样使糖块溶解得快?把自己的方法与同学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
有趣的溶解教案篇二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案
白银区郝家川小学
周小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2过程与方法:用先独立观察发现后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发展学生探究科学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教学难点;
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描述出溶解的特征。教具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四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高锰酸钾、1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人,激发兴趣
1、从上节课你们知道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生活中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在水中溶解?它们可能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2、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简单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引到课堂上来,以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让学生知道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3、你们现在是不是很想看一看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师板题: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设计意图:明确课题,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二、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溶解过程
1、各小组成员观察一下你们小组里,老师都为你们准备些什么物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实验前观察相关材料的习惯。)
2、出示高锰酸钾,学生进行观察。问:高锰酸钾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介绍高锰酸钾的性质。)
3、需要使用高锰酸钾时应注意些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教师规范地演示取放高锰酸钾。)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化学物品,所以先让学生观察。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再进行介绍、演示,加深学生对高锰酸钾的认识,吸引注意力。)
4、学生实验:
(1)各小组选一位成员用药匙取几颗高锰酸钾轻轻地放入一个水杯中,静静地观察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2)用筷子轻轻地搅拌,观察高锰酸钾和水溶液的变化。(分别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课本上溶解过程记录表上)
5、学生回忆交流: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是怎样溶解的?(提示学生借助记录表对观察到的细节进行描述)
教师相机板书:看不见颗粒 分布均匀 没有沉淀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搅拌前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的,搅拌后高锰酸钾和水有怎样的变化,使学生初步形成
2023年有趣的溶解教案(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