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无处不在的广告教学实录(五篇)
无处不在的广告教学实录篇一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明确常见八种修辞的内容和作用,能对其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常见八种修辞的理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2)明确修辞常见的题型,并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积累部分优美语句,学会运用修辞。
二、教学重点
常见八种修辞的理解和练习,以及比喻与比拟、对偶与对比、排比与反复等修辞的区分;
三、教学难点
能掌握并运用八种常见修辞。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青花瓷》音频;预习《修辞无处不在》;收集身边运用修辞的句子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一边播放周杰伦歌曲《青花瓷》,一边ppt展示歌曲歌词。然后让学生指出歌词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接着引出话题《修辞无处不在》
(二)、展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师生合作探究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比喻、比拟、夸张、反复四种修辞格。
1、比喻
(1)、学生回忆比喻相关知识,然后教师ppt展现比喻相关知识点:比喻的性质、结构、常见种类、作用。(2)结合比喻的知识点分析例句
(3)下面有一则小故事,巧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事中的三段对话,分别用了比喻的哪种类型?
2、比拟
结合例句分析比拟
3、区分比喻和比拟
结合例句,同桌间讨论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从性质和结构上进行分析)
4、夸张
利用一则小故事讲解夸张的知识:夸张的性质、常见类型、作用
5、反复
(1)全班一起唱国歌最后几句引出反复修辞格。(2)简单介绍反复的知识点:性质和作用
(四)、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内从修辞的角度对自己收集的句子进行赏析,然后在全班交流分享
(五)、探究重难点
1、探究课本中运用修辞的句子
(1)由例句引出排比修辞,然后根据例句分析排比和反复两种修辞
(2)由例句引出对偶和对比修辞格,然后同桌间讨论对偶和对比的区别(从结构和作用两方面区分)
2、探究生活中的修辞
(1)日常用语、广告用语、歌词、顺口溜、网络用语、俗语(2)和珅和纪晓岚的故事
分角色读故事,体会谐音的妙处(注意感情和语气)
3、明确常见八种修辞
4、结合例句分析设问和借代
5、结合例句区分借代和借喻(小组内讨论分析)
(六)练习
1、考题回顾
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要求续写的句子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沉默是一种境界,在别人灯红酒绿,狂歌劲舞时,默默地听一首柔和的钢琴曲,让和谐的曲调在心间抚过。
2、初试牛刀
根据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
3、勇于亮剑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诗中第二句连用了三个“一”字,有何表达效果?
4、课外延伸
(七)、总结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锤炼与加工,恰当地运用修辞是十分必要的。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话如此,写作文也是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修辞。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做有心人,说生动话,写锦绣文。
(八)作业
观察校园景物,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至少运用三种常见修辞手法,不少于四百字。
无处不在的广告教学实录篇二
《广告无处不在》开题课教学设计
遵义县第一小学:杨有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现问题,围绕广告这一主题提出感兴趣、有效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和筛选问题的基本方法。
3、根据学生的兴趣组建小组,通过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学习尊重他人,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有效指导,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提炼问题的能力。
2、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准备】
1、课前使用调查问卷了解学情;
2、ppt教学课件、卡纸条、座位牌、活动计划表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播放《爸爸去哪儿》,学生感知广告。
2、广告,即广而告知,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3、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见到了广告?(指名汇报)
4、当你打开电视,或翻开报纸,你会看到广告!当你漫步街头,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招牌,还有大小不一的门匾、横幅,那么,你知道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广告王国,去探索广告的奥秘吧!
二、提出问题、筛选问题、提炼方法
1、引导学生针对广告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下面我们就对各种各样的广告,提出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2、把问题写在卡纸条上,课件展示要求:
1、针对广告提出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同桌合作)○
2、问题表达的意思要明确,语句要通顺。○
3、围绕“广告”这个主题,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近二十个问题。
4、教会学生筛选问题、归纳问题的方法。(1)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评价。
师:我们来看看上面这些问题你会发现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比如有没有表述不清楚的问题?有没有重复相似的问题?有没有比较简单,你们马上就可以解答的问题?你们打算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呢?)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你们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简单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就删除,重复相似的问题就合并„„你们真了不起啊,这就是筛选、归纳问题的方法。
5、教会学生把问题转化为课题。
要开展研究活动,我们就要把这些问题转化为课题,转化课题只要变换一下句式,换成“关于······的研究”就行了。
三、尊重意愿,组建小组
师:你们真了不起,能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归类,分解出6个小主题,每一个小主题都有研究的价值。孩子们,完成课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让研究活动顺利开展,我们必须组建小组。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小主题来研究,并根据自己的选择组成小组,请你们快速做出决定。老师首先把这6个小主题标上序号,并以桌号来代替,请看大屏幕。
(一)出示分组要求:(指名读)(1)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研究的主题。
(2)研究主题已标上序号,按此序号对应的桌号已放在桌上,请你对号入座。动作迅速、保持安静、注意安全。
(3)如果对某个问题感兴趣的人比较多,大家可以适当调整,换一个备选小主题来研究。
(二)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教师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随机调配。
四、成立小组,拟定方案,小组汇报。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愿选择活动小组,并推选小组长,教师顺势交代组长的职责。(组长职责:负责合作研究的全过程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好)。
2、小组成员共同商讨,拟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方案表。制定方案的具体要求:
(1)小组成员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2)小组长应认真倾听、收集同学们的建议,及时拟定活动方案。(3)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合理分工,体现活动方案的可操作性。
3、为了能让小组迅速地完成活动计划,在确定人员的分工上,教师给出建议:
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同学研究的资料(字写得漂亮,速度快)。汇报员:负责汇报本小组的研究结果(上台发言落落大方,声音响亮)。
监督员:负责监督提醒本小组成员坚持认真合作研究(责任心强,有威信)。
联络员:出去活动负责联络组员(组织能力强)。
其他组员:自觉遵守小组合作纪律,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尽心尽力完成研究任务。
4、小组汇报活动方案,教师提要求。
1汇报员上台交流时要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2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要提出合理的评价意见; ○3本组人员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可以有补充意见。○
五、总结课堂,提出任务
通过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老师发现大家完全有能力开展好这次研究活动。各小组要根据
2023年无处不在的广告教学实录(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