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辩论的八种技巧(5篇)
辩论的八种技巧篇一
1。极端思维:认为事物只有两个极端,如果不是一个极端就必然是另一个极端,没有中间状态。
举例:
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人要都是好的张三怎么被骗的那么惨?
2。逆命题思维:将一个正确的命题的逆命题直接使用。
举例:
五毛党都说xxx是错误的,你也认为xxx是错误的,所以你必然是个五毛党。
3。否命题思维:将一个正确的命题的否命题直接使用。
举例:
如果我能把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灭我对你爱情的火焰。我能吗?不能,所以我并不爱你。
4。用必然代替概率:将一个概率较大的事情认为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举例:
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将来就考不上大学,上不了大学,找不着工作我看你怎么办!
5。不完全归纳:将几次个别事件归纳为规律
举例:
河南人都是骗子。
6。时间因果:将时间上相邻的事情当作是因果关系。
举例:
昨天你们it部门搞了一次服务器升级,晚上我的电脑就不能开机了,你们能不能把服务器恢复原状?
7。利用感情:将逻辑问题避开而转为感情问题。
举例:
妈妈是世界上最心疼你的人,怎么可能跟你说错的呢?
8。模糊论题:论题本身非常模糊,不具备可证伪性,一切都能有其他解释。隐蔽性在于所有的解释都存在合理性,而且论题本身不可证伪,也就无从辩驳。
举例:
你看张三,干尽坏事,现在瘫在床上了。李四也干尽坏事还好好的——那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9。存在即合理:将命题和存在的事情联系起来,并用之说明存在的正确性。
举例: 那么多人都买xxx产品,一定没有问题。
10。拒绝逻辑:否定一切逻辑推理,只有自己是正确的。
举例:
你说一千道一万,我儿子就是不可能作出这样的事情来!
隐蔽伎俩(一般人时不时都会上当,不信您试试下面几个例子,看看能不能一眼看出错误。)
1。单向思维:和“极端思维”类似,单向认为在一个问题上只存在两个观点,只要一个错误,另一个就正确,即“和错误的不同就是正确的”。这种形式往往是隐形的,在论辩中经常使用,主张对方是错误的,而将其后的逻辑推理部分(我方和对方的观点不同,所以我是正确的)隐去。
举例:
xx党严重贪污腐败,因此,为了国家的前途,必须换掉xx党。
2。过度概括:将一个正确的命题进行过度概括,并仍当作正确的命题来使用。实际中使用往往隐去概括的部分,直接使用概括后的命题。
举例:
有氧运动有益健康。
3。偷换概念:将一个概念变为另一个近似的概念,隐蔽性在于利用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和省略,偷换本身可能看来无懈可击。
举例:
肥胖会导致多种疾病,所以一定要少吃。
4。按图索骥:先有一个结论,然后根据这个结论寻找支持的论据,隐蔽性在于正面论据都是真实的,无可辩驳,而反面论据没有列出,普通人也不一定有精力去寻找反面论据。
举例:
张三有多恶心,请看看xxx文章就知道,里面记述了他是如何酗酒、吸毒的还被公司解雇的。
5。诉诸差异和特殊性:认为只要存在差异,就不能使用规律。这种隐蔽性在于隐去了大前提,而小前提无可辩驳。
举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7。因果倒置:将结果当作原因。隐蔽性在于有时候因果性非常复杂,或者论证需要用高深的专业知识,普通人可能不懂。
举例:
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只要控制住物价,就可以控制通货膨胀。
8。联系因果:将有联系的东西当成是有因果性的。隐蔽性在于联系性可能非常紧密,如不仔细思考会让人觉得就是因果关系。
举例:
科学问题科学家说了算。
9。诉诸思维倾向或定式:利用人们常有的思维定式或倾向。隐蔽性在于否定命题等于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很难察觉。
举例:
xxx幼儿智力开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0。断章取义:割裂或引述无关紧要的话。隐蔽性在于大多数情况下完整的话都不为人所知,容易被误导。
举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大家要努力学习啊!
================================分割线================================经过这个帖子发现了一个新的常犯的逻辑错误:
11。长文逻辑:很长的文章,如果其中大部分逻辑都没问题,一定整个逻辑都没有问题。
例子:
本文,上面初级伎俩的第三原来的例子是:
你要是爱我,就不会忘记我的生日。今天我生日你竟然给忘了,你不爱我了。很明显是个逆否命题,没有逻辑错误,是举例不当。
辩论的八种技巧篇二
辩论的方法及技巧
发布日期:2010-5-8点击次数:39 双击自动滚屏,单击停止
第一条 just a game
辩论赛不是学术,更不是小品,他只是一个游戏;请不要将其学术化,更不要将其庸俗化。
第二条 永远记住说服观众
作为一个辩手,反驳本能是正常且必要的。但别忘记,对手是永远不倒的,观众却是可以说服的;对手是永不认输的,观众却是可以判你胜利的。说服观众,是辩论赛取胜的关键。
第三条 观众上帝原则
既然辩论赛以说服观众来取胜,那么观众就是我们的上帝。永远不要抱怨观众错了,抱怨观众层次低,或者观众不理解。错的只有我们自己,没有成功的说服,再完美的立论和技巧也是失败。
在这里请注意,当一个观众到达辩论场时,他对辩题可能根本没想过;在比赛中,他也很麻木、并且容易走神,知道你该做什么了?
第四条 评委也是观众
当然,这个观众群体是有些特殊的,但究其本质,仍然是观众。请不要抱怨评委不懂辩论,定罪的陪审团中需要几个法学专业的人?
第五条 尊重对手
你很喜欢喊“对方辩友”,可你真把他们当朋友了么?你为什么着急,甚至凶神恶煞?
很简单,你没真正把他们当朋友。事实上,正是对手的存在使比赛充满趣味,他们总能让你发现很多自己一度忽略的问题,于是你成长了。他们,只是和你一起讨论问题的辩友。
第六条 尊重辩题
这个辩题很不公平么?你很不利么?ok,你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到了。
第七条 绅士原则
明白了以上几条,你应该懂得,辩论是一个高雅的游戏。
永远记住,不要把辩论弄成吵架,尽管你总是很想扑上去。有的时候别人对辩手敬而远之,这到底是他们不理解还是我们自己错了,想过没有?
当然,想当一只讨大家一笑的红脸猴子也可以,只要你愿意。
第八条 功利性原则
辩论赛不是辩论,或者辩论学。作为比赛,第一步就是求胜。先追求胜利,再追求胜利之外的东西;先懂得怎么取胜,再说看淡胜负。
作为辩手,不要务虚,更不要故弄玄虚,你能明白的。简单说,比赛中要争取胜利,比赛之外要看淡胜负。前者是做事,后者是做人。
第九条 好思慎辩
每个辩手都有反驳本能和表达冲动,但真正让你成长的却是不断的思考。用脑子去辩论,对事不对人的辩论。
第十条 普通话原则
上过课吧?你喜欢那些枯燥抽象、故作高深的老师,还是那些幽默风趣、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的老师?
请记住,用最有道理的方式说道理,不要硬说道理、不说人话。
再记住,逻辑是必要的,但生活中说服人们的常常是说法、道理、比喻和例子。
第十一条 立论为体,技巧为用
任何一种技巧,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立论。脱离这一点,技巧就成了歪门邪道。
不要纯粹追求场上效果。风趣的言语如果能更有道理的说明道理,那是幽默,否则就叫哗众取宠。
第十二条 不要以势压人
请不要用名言压人,更不要用意识形态压人。谁都不喜欢喊口号,瞧,你
正在让这比赛变得恶心!
第十三条 辩论在攻击中精彩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辩手,不要害怕交锋。这是显示你辩才的大好机会。
如果你认为自己辩论已经很好了,请不要总是回避交锋,你不希望别人说这是演讲比赛吧。
第十三条 准备再准备
深入地准备,不要担心这会引向你的临场发挥。
辩手的大敌,是思维的惰性。不要认为有什么问题对手无法回答,不要认为有什么己方弱点对手想不到。你现在多准备一分,到场上你就多受用一番。
尤其,要组织好你关键的话语。
第十四条 放眼全局
不要去缠绕那些离题千里的问题,不管你多有冲动。
不要拘泥于每一回合的得失,要放眼全局。
下棋不能只想着吃子,也不能只盯着对手的出棋。
有时候,辩手会有冲动,想解决一切问题,这时,我们欣赏你的勇敢,却质疑你的智慧。
任何一个辩题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谓利弊并存,聪明的辩手总会设法把比赛维持在对己有利的方位,要记住,不要逞强,不要总想着在口头上占便宜,寸土不让。
第十五条 团队的艺术
在一个团队中,缺乏信任、自我表现永远是最大的隐患。
辩论需要核心,但更需要紧密的配合。一个队伍最大的敌人常常是他自己。与你的队友沟通,分析他们的优点,相信他们的力量,倾听他们的发言。在这里不妨注意下,一个队伍攻防能力的加强,关键在协攻和协防。
第十六条 思考再思考,学习再学习
在辩论圈中,要想成为高手,关键在于你能否领悟。
很多东西,即使和你说一万遍,你也未必懂得,真正的领悟都是在实践中总结的。
领悟如此不易,而且也没有捷径,你只有不断地观察、思考、总结、检验。
如果你真的很想做好,那就战胜自己的惰性,少一些想当然。如果你觉得腻味了,就算了。
请记住,“学无止境”这个成语在辩论领域一样适用。
问一下,你玩网络游戏么,知道怎么练级么?
第十七条 闪亮的日子
辩论赛能让你出风头,这种感觉很爽。
但到了后来,你会发现自己不再仅为虚荣心而战,你的心中有了很多其他东西,比如责任、友情,等等。
喜欢辩论的人,性格常常是相似的,正是这般的性格让你超越了世俗功利,不断努力。
所以,不论结果如何,请保持信心。有一天回想起这段不平凡的时光,你一定会深深感动。
还记得那首歌么:
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
但愿你会记得,永远地记着,你我共同拥有,闪亮的日子。
第十八条 不要把辩论带入生活
常言道,辩论需要生活化,但生活一定不能辩论化。
我们辩的不过是论证方法,而不是探索真理,没必要非得争个是非曲直。
现在有些人很不理解辩论,还认为辩手很恐怖很变态,你该用实际行动(而非唇舌)告诉他们,不是这样。
第十九条 先做人再辩论
辩论的准备强调语言沟通,
2023年辩论的八种技巧(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