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五篇)
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篇一
篇一:
各位领导:
但丁有一句关于垃圾的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现代引申为“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的意义,简而言之,就是把放错位置的资源重新放对位置,把真正的废物和有利用价值的宝贝分开,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是“两美xx”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建设美丽xx的迫切需要,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效抓手。现就xx镇具体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发动
一是成立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办公室,由我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并出台细化工作方案。二是会议分类动员,一方面镇、村干部扩大会议,明确工作职责;另一方面召开村三级会议,村三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女户主会议,明确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表决各村垃圾费用收缴。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全镇设立垃圾分类宣传亭12个,发放宣传单与倡议书1.5万份,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围裙
1.2万条,张贴横幅100余条、标语500余张,同时在女户主会上加强开展针对各村妇女的宣传工作,帮助妇女确立垃圾分类的新观念,并将其与“美丽家庭”建设充分结合推动垃圾分类理念走进每个村民的心中。
二、夯实基础建设,提升保洁队伍
一是科学选址,保障质量。根据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配套建设“太阳能垃圾处理房(沤肥池)”。充分考虑光照条件、用地指标、交通方便等细节,国庆期间加班完成48个行政村垃圾房选址。10月初由镇政府统一招投标,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方的实施、建造过程中,镇集镇办成员、分工负责。全镇建造33个垃圾减量房建造,覆盖48个村,现已完成32个主体工程,1个已投入使用,剩余1个因填土下沉量问题还在施工。
二是落实经费,完善配套。统筹安排垃圾分类经费,对于资金不够,镇里将全额补助。党政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明确垃圾分类桶和收集车采购,全镇配发每户垃圾桶30升的12235只,100升垃圾分类桶942只(根据每村15户人家发),垃圾车配备总计61辆(脚蹬三轮车31辆,手推车6辆,电动三轮车24辆)。
三是充实队伍,扎实推进。每个行政村配备6名分拣员;500人以下的村配备2—4名。区农办指导“垃圾分类科教下乡”,总计安排四个村进行专门指导帮带,从而以点带面提高分类质量。每月两次卫生检查不间断,并将检查结果量化奖励到村,按全奖、半奖、无奖三个档次按每村人口每月奖励到各村。
三、加强资金保障,确保长效开展
为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镇将继续加强垃圾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垃圾管理体系建设和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一是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确保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链条不断,使我镇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符合“两美xx”建设的要求。二是结合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要求,尽快建立并完善我镇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太阳能减量化垃圾房的作用,使餐厨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三是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的xx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和“党员公益日”等活动,使广大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使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不断深入。
各位领导,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顺民心、合民意。我镇将认真学习试点乡镇工作经验,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扎实做好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篇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走进村镇—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宣传、倡导和推广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做文明有礼的xx人,这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垃圾处理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建设“人文xx、科技xx、绿色xx”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xx区结合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实际,为切实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区委区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加强垃圾管理工作。2004年,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单班日处理能力200吨的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实现了进场垃圾100%得到将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目标。2006起,投资4000余万元,为全区14个镇乡284个行政村配置垃圾桶、运输车、地箱式中转站,压缩式中转站,生活垃圾全部实现密闭化收集目标、并全部实现区环卫中心专业队伍运输的目标。2006投资2400万元,建设完成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009年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完成区粪便泔水处理厂。2010年推广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城镇地区12个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建设初步完成,形成了
市民家庭分类投放、村级(社区)分类收集、区环卫专业队伍分类运输、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
为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加强垃圾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垃圾管理体系建设和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一是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确保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链条不断,使我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符合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二是
结合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要求,尽快建立并完善我区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区粪便泔水处理厂的作用,使餐厨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三是继续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的xx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和“周四垃圾减量日”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广大市民养成垃圾源头分类的好习惯,使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不断深入。主动开放垃圾处理设施,让广大市民包括大中小学生入厂参观,对垃圾分类处理有更为科学、理性的认识,为做好垃圾减量分类再利用工作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脚踏实地地、坚持不懈地推进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为实现建设“人文xx、科技xx、绿色xx”的战略目标,建设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
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篇二
关于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调研思考范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围绕这一主题,我们组成调研组,通过座谈走访相关部门、乡镇、村组干部、保洁员和群众代表,对我县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为使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常态长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机构,制定了方案,编制了规划,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网络,逐步形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收运体系,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一)不断加大投入,使治理经费有基本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村,给予基础设施、收集转运、达标验收相应的补助或奖励。按每个村设置3-5个公益性岗位,共配备保洁员1790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即将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1座。部分乡镇通过村民自筹等方式,多方筹资,完善设备设施。如大河岸镇许家畈村,通过“一事一议”和成功人士捐助,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二)持续扩大宣传,使垃圾分类有浓厚氛围。
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户外广告、暗访曝光、公开投诉电话等形式,大力宣传,增加农民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倡从源头上治理白色垃圾,形成良好氛围。如各乡镇中小学都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活动;大部分乡镇、村,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和qq群,及时发布工作动态,部分村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好典型和垃圾分类知识。(三)着力强化督办,使治理工作有外生动力。
通过专项督查、暗访、聘请第三方机构考评等方式,加强督办,各乡镇对村、村对农户也开展相应的检查评比,考核结果与乡镇以奖代补资金挂钩。通过政策激励,进一步形成合力,调动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如九资河镇在评比奖惩上动真格;骆驼坳镇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对各村垃圾分类情况现场评分,郭家河村“一月一评比”,张榜公布。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一些过去只在城市出现的垃圾,也成为农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可降解垃圾占比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垃圾集中露天堆放,导致“垃圾山”恶臭熏天,蚊蝇乱飞。农村垃圾污染,严重影响村容整洁,损害村民健康,原本山青水美的农村自然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已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一)资金仍然是瓶颈。
农村垃圾治理经费是制约垃圾分类的一大难题。“村里靠乡镇,乡镇靠县里,而县里财力有限。”据了解,在经济发达省份,地方政府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难以为继。像罗田这样的贫困山区县,资金问题可想而知。特别是垃圾转运、收贮、分拣等费用,没有长效机制来保障。目前,只停留在公路沿线办几个示范点,应付上级检查验收。(二)观念仍然是制约。
在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广泛普及,观念深入人心。在欧盟,农民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不按规则分类,将会拒收,甚至罚款。在美国,垃圾公司深入乡村专车收集。在日本,垃圾分类非常清楚,分开投放,各放其箱。在台湾,有法律规定的强制垃圾分类,政府定制垃圾袋。在我国,虽然“秸秆禁烧”力度大,但垃圾就地焚烧现象依然存在。大多数居民缺乏分类意识,能收拾好投向垃圾桶就算很不错了。对哪些是可利用、可回收垃圾,根本一无所知。从胜利张家岗村调查看,部分村民家里有2个垃圾桶,知道分开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