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文化运动教案部编版(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新文化运动教案部编版篇一

导入

采用谈话法导入

作为高中生,大家一定有自己的高考梦。你们理想的大学是什么?(生回答后)你们对北大了解多少?知道北大的校训吗?

北大以及北大校训中的民主、科学与我们今天要学的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现在就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100年前,去了解那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而进行的新文化运动。

新课讲授

问: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当时的中国呈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一、时事所逼:《新青年》的创办

1、背景(1)、经济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但是,(2)政治

辛亥革命后,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窃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破坏民主法治,妄图复辟帝制。可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徦共和”。日本趁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签订

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3.)思想上

为了给复辟帝制大造思想舆论,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普通老百姓感受不到革命带来的好处,更倾向于怀念浩荡的皇恩;但另一方面,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换来民主共和在中国的实现,却使民主共和思想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强烈的影响。爱国知识分子对现状不满,问:面对当时的状况,你认为他们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让中国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学生回答后,师:我们看看陈独秀是如何思考的?)

2010江苏8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 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陈独秀认为要实现共和,必须先要进行思想革命。“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经过3个月的忙碌,9月15日,《青年杂志》问世了,就是这份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展示

《青年杂志》创刊号

杂志封面简介

2、兴起、发展

外文“la jeunesse”为法文单词,意思是青年。在陈独秀看来,中国的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中国缺乏像西欧那样从文艺复兴到启

蒙运动的思想革命。没有,就要补上,不补上革命就不能成功。

2、《新青年》成长记 展示

《新青年》大事年表 1、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2、1916年,杂志改名《新青年》(为了避免和上海青年会的《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发行量不大,面临停刊 3、1917年,《新青年》迁入北京,发行量16000多份

…… 4、1926年7月,停刊

问:从这份大事年表中,大家看《看新青年》迅速壮大在什么时候?(1917年《新青年》迅速发展壮大),为什么?(迁入北京,进了北大)为什么北大能推动《新青年》的发展?

展示《北大钟声》问:图片上的人物有哪些是你熟悉的?他们的服饰有什么区别?他们为什么能在北大同台讲学?(这和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采取的办学方针有关系)ppt选择题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陈独秀接受蔡元培的邀请,就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陈独秀北上,此后陈独秀打造了一批以北大教授为主体的强大编辑团队。《新青年》可以说是从一个省级刊物变成了全国性刊物。所以《新青年》名声鹊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重”了北大宽松的教育环境和文化资源。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陈独秀对之前国人的救国之路

进行反思后,希望通过创办报刊来洗刷旧思想,那要向国民宣传什么新思想呢?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教案部编版(五篇)

新文化运动教案部编版篇一导入采用谈话法导入作为高中生,大家一定有自己的高考梦。你们理想的大学是什么?(生回答后)你们对北大了解多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