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助型课堂应用心得(5篇)
自主互助型课堂应用心得篇一
一、自主学习环节教师的作用
“自主互助”的前提是自主学习,任何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深入思考是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发挥什么作用?
首先要用明确的语言告诉学生 应该达成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关注学生是不是都在学习,学习的规范是否落实,进行及时提醒。观察学生学习时有哪些障碍,为指导交流做准备。
观察学习的进程,把握学习的时间。在80%以上的学生完成自学任务,没完成任务的学生完成80%以上的任务,就可叫停,布置交流任务。自主学习的时间要充分而不浪费。
在“自主互助”课堂构建的初期还有学习方法的及时指导。
二、学生互助讨论环节教师的作用
1.观察、倾听学生的交流,对交流的过程进行指导。对偏离方向的进行提醒,对一些影响交流效率的情况进行指导:不全部参与交流,交流中不注意倾听、只说不做标记等等。
2.收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闪光点和呈现的问题,为展示时的指导点拨作准备。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交流中的个性问题作指导,帮助解决。
对交流中的共性问题、重点问题作引导,鼓励学生在展示时提出来,作为推动学生认识提升的生成资源。【注意】在交流中不要回答学生提出的一切疑问。要学会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中传递,争取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让学生之间资源共享。
三、精讲点拨环节中教师的作用
这一环节中,教师牢牢把握两点:——抓住点拨的时机;点拨什么?——提炼点拨的内容(方法、规律、拓展、知识网络建构等)。
1.讲学生解决不了的。当问题之球在学生手中传不动了,教师就要及时点拨。不一定非得把内容直接拿出来,可以设问、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思考、质疑,从而激发智慧的火花,还是依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这里的知识有时不仅仅是本节课的内容,可以依据本节知识前挂后连。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图片,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提前感知了血液组成成分的作用。
3.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易错的知识和难点。比如学习肺内气压问题,展示时思路不清晰,很大一部分学生皱着眉头。我就利用现实生活中“吹气球”的例子讲解,学生豁然开朗,后面的知识解决就容易多了。这也是我们市里始终贯彻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4.另外,我们还要讲随堂生成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是我们教师没能提前预知的,也或许是本节内容没有体现的,但是学生提出来,我们就要解决。比如在讲“血液循环”时,学生提出了“组织液”,我们的教材和课标都不要求这部分内容了,但是我知道大部分教师都会讲,讲组织液、讲淋巴。讲了这一部分知识,“食物的吸收”中脂肪成分的运输学生也明白了。
总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好开门见山,直击要点,每节课一般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讲解。
四、学生训练环节中教师的作用
为了保证高效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们生物课没有课后作业,要求训练当堂结束。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作用:
1、保证训练的时间。
教师巡回观察,确保学生能够把刚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精选训练的内容。
题目要灵活,要有层次性,不能纯记忆的,不能重复。
3、严格训练的形式。
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快节奏的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实际上是高强度的训练,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很有作用,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能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进行补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高度紧张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减轻了课外负担。
4、重视训练的结果。
这样的检测就是学生当堂内容的掌握和拓展情况,教师不能草草结束,一定要关注结果,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和提升能力。
当然在自主互助课堂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创建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交流,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不断进步。若你们不吝赐教,我将不胜感激!
自主互助型课堂应用心得篇二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心得体会
我校从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以来取得了很多进展,让我感受颇深。“合作互助、自主创新”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校本教研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明显地体现。
首先,表现在合作互助蔚然成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构建师生共赢、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已植根在南街小学的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合作、互助、自主、创新”已成为我们的校风,合作互助的策略、步骤和方式、方法已经应用于学习、课堂。在课堂上、在班级里、在年级组,在活动中、教研时,大家干任何一件事情,不再是单打独斗,而首先想到的是“合作”,然后是“互助”,最后是“自主”。在南街小学里,团结友爱,合作进取,互相帮助,生生相助,师生相助,已形成了一种美好的校园风尚。
其次,“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初见端倪。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借鉴名校名师的先进经验,学校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了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整体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改革。我们的课堂已成为“体验”的课堂、“合作”的课堂。学生在预习中合作交流——质疑问题;在探究中合作交流——加深理解;在练习中合作交流——拓宽思路;在评价中合作交流——促进发展。
第三,学生快乐成长。课堂常规建立了规范,形成了良好的班规班风、组规组风,保障了学习的效果;小组规范的建设和小组评价的激励,营造了良好的合作互助氛围,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了,积极性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内驱力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强了,师生之间交流多了,关系融洽了,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互助的良好习惯,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自信心、自我约束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得到了明显提高。
第四,教师幸福成长。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关注的角度变了,把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更多的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多了,老师更加地了解学生了,授课更能有的放矢,上课针对性强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第五,学校快速发展。师生的发展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这次学校组织的开放课,邀请了家长参与。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和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从而带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实践,让我对自主互助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理念是实施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指导。学校多次进行理论的学习,以及学习其他学校教学案例,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深刻的认识,自然不会有行动的转变。所以我们认为要想使这项实验得以深入地实施必须要加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让老师们从根本上认提高认识,明确实验的必要型和重要性。
自主互助学习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活动,老师的时间少了,但是潜心思考,自主互助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应该是更高了。要钻研教材,充分准备。课堂调控,随机应变。多元评价,全面发展。
通过这次学习和实践,一方面促使我回顾了学校在前段时间研究的成功经验,查找问题,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借鉴到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因
自主互助型课堂应用心得(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