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文化运动教案人民版(五篇)
新文化运动教案人民版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和科学。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呢?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终于摧毁了满清专制,但照搬西方政治的结果,却是画虎类犬。虽然名义上建立了共和政体,民主政治却仍与中国无缘。先进的中国人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教师设问:辛亥革命有没有使中国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造成国家贫弱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就得重铸国魂,于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先辈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设问:一定时期的文化现象是该时期政治和经济作用的结果,那么新文化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呢?
请大家阅读课本的第一部分内容思考这个问题。(请学生来回答,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 袁世凯复辟帝制,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共和,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思想文化: 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思想界出现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完成反封建的任务,新文化运动则补上了这一课。
2、概况:
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齐声回答,完成下面内容: 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口号: ①引导学生观看新青年的图片。
②展示四位主要任务的图片让学生来辨认。
③展示北大的图片,简单地介绍北大的发展历史。
④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蔡元培)。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⑤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教师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①“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民主、科学)②“西洋人”闹了“那些事”才“到光明世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③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④你认为作者认识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主张民主科学,敢于斗争但又片面地认为西方民主、科学可以拯救一切的黑暗)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步进行分析。教师点
2023年新文化运动教案人民版(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