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资料(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资料篇一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4、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5、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6、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7、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8、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9、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10、光照、温度、湿度、雨、雪、风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鱼的生活。水温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温急剧升降,会引起金鱼的不适甚至死亡。水质、水温、放养密度是影响金鱼生活的重要因素。水温骤变超过4℃—5℃时,容易造成金鱼的死亡。

11、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许多科学奥秘就蕴涵在其中。科学而合理地整理这些数据,是我们的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环节。

12、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自然环境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空间。

13、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和其他一定数量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人们把这种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成员消失时,就会影响很多生物种类的生存。

14、造成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人类是当今自然界最强大的生物类群。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对环境的破坏,比其他任何生物类群造成的破坏都要严重。

15、常见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人造材料;木条、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的材料。

16、雨衣(英语的另一种叫法是“麦金杜斯”)是英国工人麦金杜斯无意中发明的,帕克斯对它进行了改进。

17、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18、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19、对比实验一般设定一个实验变量,即:对比实验只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20、搜集实事与证据的基本途径有: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做实等。

2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切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辨论: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据理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分析辩驳其他人的观点。辨论可以分为:主题型辩论、角色型辩论等。

23、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4、小论文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该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

25、调查研究的步骤大致为: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26、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大致包括:班级、姓名、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方法、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和建议。

27、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28、从猿到人的过程,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许多证据。如:

29、请你对你生活的社区做一个评价:

30、我觉得应该这样饲养金鱼:

31、我是这样对雨具进行改进的:

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资料篇二

简单机械 1 杠杆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6、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个盖得严严密密的罐子,如何才能轻易地把罐盖打开呢?

(二)新授。

1、使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打开罐盖会容易些?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把方法简单地写出来或画出来。

3、想:如果没有螺丝刀,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罐盖容易撬开吗?

4、简单介绍杠杆。

5、讨论:使用杠杆就一定可以省力吗?怎样的杠杆是省力杠杆,怎样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6、教师小结。

7、讨论: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找一找身边常见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杠杆的平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杠杆的作用。

2、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5、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

6、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研究杠杆的平衡。

(1)各小组拿杠杆尺进行实验。

(2)各小组分析实验记录,找到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2、小组汇报杠杆平衡的规律。

3、制作简易小天平。(1)教师讲解制作方法。(2)学生制作。

(3)学生用小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寻找生活中的杠杆。

5、学生阅读资料: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三)小结。

(四)布置课后作业。滑轮、轮轴与齿轮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滑轮、轮轴等。

2、了解滑轮、轮轴与齿轮 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机械——滑轮、轮轴等。

2、了解滑轮、轮轴与齿轮 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二)新授。

1、认识几种奇特的轮子。

2、把轮子的外形画下来。

3、认识滑轮及其作用。

4、制作小吊车。

5、进行拔河比赛,理解滑轮的作用。

6、认识轮轴,寻找生活中的轮轴。

7、找一找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

8、研究轮轴的作用。

9、拓展:认识齿轮传动装置。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课后作业。斜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斜面。

2、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4、认识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斜面。

2、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研究斜面的作用。

把研究斜面的发现写出来,与同学交流、讨论。

2、认识什么是变形的斜面。

思考:展开和卷起来的斜面有什么异同?

3、通过课文的插图认识斜面的作用。(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讲述斜面的作用。(2)学生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或螺旋?(3)学生汇报

(三)课堂小结。研究自行车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

2、了解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4、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重难点:

1、知道利用机械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

2、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活动一:自行车里的简单机械。

仔细观察自行车,找一找哪些地方应用了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把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活动二:变速自行车里的秘密。

思考:骑自行车时,动力是怎样被传到后轮的?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怎样才能跑得更快?

学生讨论后汇报

3、阅读资料:自行车博览会。

(三)本单元小结,完成“我的学习评价”。

(四)布置课后作业。

自然资源 6 珍贵的淡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尤其的匮乏。

3、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5、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尤其的匮乏。

3、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活动一:积少成多

(1)水龙头滴水,一个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

(2)调查活动:校园或其他公共场所里有多少像这样滴水的水龙头。

2、活动二:淡水资源知多少?

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上的水在哪里,学生说,教师小结。

3、我该怎样用水?

(1)教师提问: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你对此有什么感想?(2)学生写倡议书。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宝贵的耕地

一、教学目标:

1、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耕地资源尤其的匮乏。

3、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5、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1、知道我国耕地资源尤其的匮乏。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活动一:为什么禁用红砖?

(1)算一算,如果挖土1米深,大约要耗用多少耕地?(2)总结禁用红砖的原因。

2、活动二:调查我们周围耕地的情况。

3、通过“小学科学网”,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家乡土地资源的情况。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保护生物资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讨论: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野生植物?

2、阅读“网上学”资料。

3、活动。

调查我们居住的地区有没有采取类似保护区的措施,效果如何,并做好调查记录。

4、课堂小结。

(三)巩固。

(四)作业布置。

矿产资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其他的非金属矿产。

2、知道主要的金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3、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活动1:研究金属材料是从哪里来的?(1)学生阅读43页的资料,然后回答。(2)教师小结。

2、常用的金属是由哪几种金属矿产提炼出来的?(学生回答)

3、活动2:全身是宝的石油。

(1)找:身边哪些物品是由石油提炼加工而成的?(2)教师小结。

(三)拓展。石油来自哪里?

海洋宝库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要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

2、了解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3、具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活动1:为什么要休渔?

(1)学生阅读49页的资料,然后回答。(2)教师小结。

2、讨论:调查一下,人们还采用哪些措施保护海洋的渔业资源。

3、小组讨论:海洋里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

4、小组汇报

(三)拓展。

想象一下未来的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情景,把自己的想象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出来。

浩瀚的宇宙 11 太阳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的。

2、知道太阳八大行星的名字,排列顺序,对它们的大小有直观的印象。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4、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了解太阳系。

学生阅读资料,然后指名学生介绍太阳系家族成员。

2、讨论:太阳比八大行星大多少?八大行星是怎样排列的呢? 学生按照课文57—58页的活动去进行讨论小结。

3、阅

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资料(5篇)

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资料篇一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