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乡镇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十一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乡镇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报告篇一

一、目标任务

今年我镇地质灾害抢险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属地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坚持“防、抢、撤”相结合,夯实责任到人,形成完善的防灾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已确定的28处地质灾害点安全度汛,其中大型8处(包括省级重点滑坡体5处),中型9处,小型11处,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

(一)西北沟三组学校屋后泥石流

(1)泥石流简介。西北沟三组学校屋后泥石流左起学校上梁埂,右起大沟槽,长300米,宽200米,深3米。居民及学校集中居住在西坡根下,居民区的北部有一条小支沟从山中流出,沟口狭窄,沟很陡,沟内直至半山腰均为石坎梯田耕地。20xx年坡面崩塌物及泥石流冲毁沟内梯地,冲积扇前锋已达村边,属沟谷型泥石流。

(2)、危及范围

该地质灾害点威胁住户19户191人(其中完小1所,师生136人),75间房屋,耕地70亩。

(3)监测方式

主要监测降水量大小。主要诱因为高强度降水,危险性标志为降雨强度变化。

(4)、防范措施

①、成立抢险组织机构:镇联村领导负责人李敏,包村干部负责人邵强;村支书颜昌美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抢险组织指挥。现场监测责任人陈斌、王兆印;王兆印为信号发布员,同时负责筹集防灾物资并负责存放和保管。

②、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发布预警信号,确定以紧急锣声为撤离信号。

③、撤离地点和路线:确定向泥石流右侧的亮子沟口安全地带撤离。

(二)西北沟朱家大院子滑坡体

(1)滑坡体简介

滑坡体位于西北沟内1km处左岸斜坡上,左起老虎沟后梁,右起沙档北沟口对面梁埂,长200米,宽300米,深2米。公路从左岸斜坡坡脚下通过,公路坎上为居民点。20xx年8月17日连阴雨天发生长150m,错坎高3m的裂缝,滑坡体上3间房屋倒塌,8间房屋变形,石坎垮塌。

(2)危及范围

该灾害隐患点威胁28户126人,房屋130间,耕地30亩。

(3)监测方式

采用大地变形位移监测,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及宏观地质调查。主要诱发因素是降水和人类生产活动,危险性标志为裂缝活动。

(4)防范措施

①、成立组织机构:联村领导负责人李敏、包村干部负责人邵强;村主任蔡略宝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抢险组织指挥,朱普学为监测人,经常检查巡视;蔡略宝负责筹集防灾物资木桩、编织袋、砂石,朱普学负责防汛物资的存放和保管;信号发布员为朱普学。

②、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发布预警信号,确定以锣声为撤离信号。

③、撤离地点和路线确定向滑坡体对面的北沟撤离。

(三)金星村三组木沟泥石流

(1)泥石流简介

泥石流位于金星村木沟,木沟下部段河床宽阔平坦,沟内修了石坎梯地、仅在沟北坡根修了仅能流水的水沟。人家居住在沟内和进沟1.5km以上的沟道两边斜坡上。此泥石流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逢大雨即发生活动。泥石流沟长3km,泥石流汇水面积2.5km2,沟坡降240‰,沟内流向200°。属中型沟谷泥石流。

(2)危及范围

威胁泥石流右侧及沟内11户38人,34间房屋,65亩耕地。

(3)防范措施

①、组织机构:乡包村干部负责人王辉:村主任鲁荣安为第一责任人,纪昌忠为监测人员,雨天监测、汛期24小时值班,随时提供险情信息,信号员为纪昌忠;汛期必须日夜值班,随时提供险情信息。

②、一旦出现险情,监测员立即报告责任人,并立即发布预警信号,确定以紧急哨声为撤离信号。

③、撤离地点和路线:一旦险情发生,沿陈先毅上院撤离。

(四)大河村二组大沙挡滑坡体

(1)滑坡体简介

大河村二组大沙挡东起至梁梗,南至河边,西至梁梗筋,北至山脚,长300米,宽400米,深1米。

(2)、危及范围

危及23户157人,房屋80间,耕地35亩。

(3)、防治建议:由村上负责尽快将坡脚住户在汛期撤离至安全地点搭建帐篷。

(4)、防范措施

①、成立抢险组织机构:联村领导张斌,包村干部负责人樊栋林,大河村村支书樊鹏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抢险组织指挥,落实现场监测责任人张彩霞、叶涛雨天监测巡视;信号发布员张彩霞、叶涛;汛期必须日夜值班,保证汛期期间信息畅通。

②、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发布预警信号,确定以紧急哨声为撤离信号。

③、撤离地点和路线:确定向滑坡体左侧陈家湾安全地带转移。

(五)磨沟村二、六组周家坡滑坡体

(1)滑坡体简介

磨沟村二、六组周家坡滑坡体东起至河沟,南至柏树梁梗,西至大梁,北至大槽,长1200米,宽1000米,深2米。

(2)、危及范围

危及33户151人,房屋133间,耕地140亩。

(3)、防治建议:由村上负责尽快将坡脚住户在汛期撤离至安全地点搭建帐篷。

(4)、防范措施

①、成立抢险组织机构:联村领导昌富,包村干部负责人宋奇富,磨沟村村主任操世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抢险组织指挥,落实现场监测责任人操世主、怀玉、操和文为雨天监测巡视;信号发布员怀玉、操和文;汛期必须日夜值班,保证汛期期间信息畅通。

②、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发布预警信号,确定以紧急哨声为撤离信号。

③、撤离地点和路线:确定向屋后梁和枫沟口安全地带转移。

(六)**村四组桑树梁滑坡体

(1)滑坡体简介

**村四组桑树梁滑坡体位于**村四组,于20xx年8月发生裂缝20厘米,深度2米。该滑坡体是在20xx年集体改良土地取土留下的土坎。

(2)危及范围

危及坡脚3户11人,房屋7间(其中二层楼一座)。

(3)防治建议:由村上负责尽快将坡脚住户在汛期撤离至安全地点搭建帐篷。

(4)、防范措施

①、成立抢险组织机构:联村领导石宏安,包村干部负责人曹忠,**村村主任宋奇益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抢险组织指挥,落实现场监测责任人童声祥为雨天监测巡视;信号发布员童声祥;汛期必须日夜值班,保证汛期期间信息畅通。

②、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发布预警信号,确定以紧急哨声为撤离信号。

③、撤离地点和路线:确定向蔡克强院子安全地带转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

镇政府成立应对地质灾害指挥部,镇党委书记王维政同志兼政委,镇长宋登魁同志任总指挥长,黄涛、李同平、方久峰、石宏安、昌富、李敏、张斌同志任副指挥;郭立斌、周衍玉、周万明、王磊、朱武、吴子怀为成员。主要职责是:检查督促各村各单位预防地质灾害措施,任务落实情况;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处置灾情。指挥部下设工程抢险组、医疗救护组和卫生防疫组、紧急救援组、治安保卫组。

1、工程抢险组:组长由镇长宋登魁同志担任,以镇防汛突击队成员为主,租赁挖掘机、农用车负责抢挖滑坡山石,抢救生还人员,抢保财产,修路等。

2、医疗救护组和卫生防疫组:组长由分管卫生的副镇长担任,卫生院干部为成员,负责抢救伤员,喷洒消毒剂,帮助受灾地区防止传染病流行,监测饮用水水质和食品卫生。

3、紧急救援组:组长由镇长宋登魁同志担任,民政、财政干部为成员,负责调配救济物资,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做好群众安置。

4、治安保卫组:组长由镇派出所长担任,派出所民警和交警为成员,负责处置突发事件中的交通安全,确保道路畅通,加强宣传法律法规,加强巡逻,做好受灾区域治安管理,保护抢险顺利实施。

(二)严格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完善值带班制度。为确保全镇上下信息畅通,做到有险即除,镇政府完善值带班制度,由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总带班,带班分别由副科级以上领导担任,值班每班2人,每班时间为1天(早8:00至次日早8:00),依次类推。各单位、各村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各监测点监测人雨期必须加强监测巡视,随时提供险情信息。

(三)履行职责,严明纪律

各村及镇级各单位要服从防汛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各联村领导要深入一线检查督促,组织动员全体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防汛抢险工作,一旦有雨情、险情、灾情,各防汛区要立即启动防汛预案,组织抗灾抢险工作突击队成员携带工具,严阵以待,随时投入抢险。各村各单位要保证汛期24小时值班电话畅通,凡因玩忽职守、不负责任,擅自脱离岗位,隐瞒、谎报、缓报灾情及出现灾情、险情后不到现场抢险排危,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乡镇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报告篇二

为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知识,增强广大村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广大村民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定于20xx年5月19日—5月25日开展应急知识学习宣传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携手建设创新溆浦—科技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二、活动重点

应急知识进村到千家万户。

三、宣传内容

(一)宣传介绍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预防减灾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应急常识。

(二)宣传介绍《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

(三)宣传介绍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方法、采用的应对措施等。

四、宣传形式

(一)自主宣传。宣传期间,各村委会可采取设立宣传展板,办橱窗,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同时通过广播站,开展丰富多彩的应急知识宣传活动。

(二)集中宣传。5月20日,乡利用宣传车进行集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

五、活动安排

(一)准备阶段(5月16日—5月19日)

1、制定方案、发放宣传提纲、发放应急宣传挂图。

3、5月18日前,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二)实施阶段(5月19日—5月25日)

1、各村委会组织村民学习应急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应急知识宣传活动。

2、5月20日,乡派请专业人员分别就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作专题讲座。

3、村委会积极开展应急演练。

乡镇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报告篇三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南屏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法律监督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xx大精神,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实现兴镇这个总体目标,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克服和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困难,全面完成了“十五”时期确定的发展目标,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心齐、气顺、颈足、实干的局面。到20xx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147万元,比20xx年增长了1064万元,年均增长6.9%;农村经济纯收入2836.3万元,比20xx年增长1036万元,年均增长8.1%;乡镇企业总收入11144万元,比20xx年4651万元增长6493万元,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有粮204.2公斤,比20xx年增长9.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703.3元,比20xx年增长265元。人均畜牧业纯收入258元,比20xx年增长12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6%。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和小城镇开发工作顺利推进、教育、科技、卫生、计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回顾五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五年来,我们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本着“组织、协调、服务”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三大目标,狠抓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以科技服务为手段,以扩大规模、调优品种、提高效益为主攻方向,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探索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以退耕还林为依托,积极开发水淹地,优化林种结构,促进了全镇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天保”工程、“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始终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重点,按照原定的工作思路及要求,以退耕还林为依托,大力发展核桃、蔬菜、生姜等产业,并辅之以八角、葡萄、梨子等经济林果,把南屏建成以核桃产业为主,其它经济林果为辅的绿色经济带。以马街为着眼点,在全镇范围内大面积发展葡萄、板栗等果树种植,共发展葡萄620亩,在退耕还林地块中套种核桃3200亩,栽种八角8885亩,发展生姜4620亩。二是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巩固高峰牛保种示范村1个,培育了50户养殖示范户,育种基地及推广养猪、养鸡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形成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布局,有效促进当地群众的创收目标。

(二)扶贫开发扎实有效

一是扶贫攻坚工程顺利推进。在扶贫三项工程大会战、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异地搬迁、整村推进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该项工程遍及全镇9个村委会,覆盖240个村小组20xx余户人。五年来,共完成沼气池建设1376口,解决了1376户6880余人的能源问题;完成小水窖建设1338口,解决了6690人709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完成茅草房改造946户,解决了946户5000余人的住房问题。二是小康及温饱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镇政府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认真规划、精心部署、强化措施,抓好落实,按照小康温饱示范村建设要求,紧紧围绕改土、治水、通路、通电、环保五大扶贫基础工程实施,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群众温饱为目标,从基础设施、能源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坚持扶贫、送智、送技、投入、服务的方针,采取扶贫信贷、小额信贷、异地开发、社会帮扶等多种扶贫形式开展扶贫工作。五年来,共完成投资680.09万元的10个小康及温饱示范村项目建设,其中,马路、龙毛、龙乜等村被州、县评为先进典型示范村。20xx年,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在大牙扫村委会的木对湾、麻垱两个村小组实施整村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主干道2条2300米道路建设,完成入户道路建设8条20xx米,活动室2间,厩改55间,其它附属工程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镇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锲而不舍地抓好以“四通”“一镇”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在公路建设方面。修通了马街至道角(新寨)、塘子边至安王沙石路、花榜至格莱坝、花榜至木牛浪、木干、汤家坪、金竹塘至瑶仁寨、糯谷湾至牛角山、干沟丫口至干沟、马路丫口至韩家寨、马街至张家湾、新寨、田坪至菜子湾、小塘子至白泥井、龙那至田坪、岩山、箐上、箐木衣至烟山、老街至平头寨、龙乜至大牙扫,大牙扫至木对塆,大牙扫至麻垱,干沟至小阿幕、小阿幕至青树子等30余村100余公里的乡村公路,自然村的通路率由20xx年的28%上升到70%,上升了42个百分点,逐步缓解了全镇交通闭塞的状况,为全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使人背马驮的状况得到缓解,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在水利建设方面。共完成小水窖建设(包括旱地、水浇池)1338口,蓄水量达40140立方米;建成管引工程57件,安装管道24699米;建成农田水利工程555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6平方公里,修复渠道水毁工程40处,完成了塘子边水毁河堤、马街田坝等1300米沟渠建设工程,修复三面光渠道及土渠1650米,改善浇灌面积1073亩,共解决了9个村委会139个村小组7560人和7440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解决了1000余亩水浇地的用水问题。三是在电力建设方面。全镇共争取农网改造资金220余万元,架通了新立、坟山等66个村小组的高压输电线路。到20xx年,全镇248个村小组,已通电188个,共解决了5654余户23300人的照明、碾米、磨面等困难问题,使我镇村小组通电率从20xx年的69.8%上升到20xx年的75.8%,为我镇农村能源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在通信建设方面。全镇9个村委会全部开通程控电话,镇村固定电话总数达1200部,手机用户2500余户,现已有80户加入宽带网络。五是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坚持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路子,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向上级争取资金60余万元。完成了马街街道和老街新街道的水泥路面建设,新建马街农贸市场,改变了多年来我镇在323国道线违章占道、以路为市的不良状况,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镇区卫生状况、摆摊设点和车辆乱停乱放得到进一步规范,镇容镇貌有所改观。

(四)开源节流,强化征管,确保财税金融工作运行良好

一是财税工作运行良好。财税是全镇经济的基础。镇政府紧紧围绕财政税收任务,加强对财税部门的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控制支出规模,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培育稳定税源,加强税收征管和税源的再分析、深挖掘,做到大税小税一起抓;严肃和规范税收秩序,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法规,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坚决打击偷税、骗税、逃税、抗税行为,强化专项检查和税务稽查,做到应收尽收,圆满完成每年县政府下达的财税税收任务。二是金融工作运行良好。金融要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大力组织存款,合理发放贷款,用足用活金融政策,努力满足农业产业化建设、农副产品收购、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和农村扶贫等资金需要,形成了与地方经济共兴共荣的良好格局。同时紧紧围绕扶贫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等,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努力盘活信贷存量,优化增量,改善服务,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通过努力,金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五)坚持统筹协调,注重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五年来,我们围绕县委提出的“创建平安,构建和谐”等方面的内容,在全镇上下广泛开展了“我爱家乡、我爱南屏、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主题实践活动,统一了全镇干部的思想,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动摇。共筹措资金546.1万元,建学生教学楼2栋28间、学生住宿楼2栋66间、科龙希望楼1栋9间;为扎实抓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镇设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35个点,其中,“模式一”22个点、“模式二”12个点、“模式三”1个点,设试点示范卫星收视6个点。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硬、软件设施的不足;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狠抓流失生工作,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97.38%。比20xx年提高了2.35个百分点。“普六”成果得到巩固,“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的检查验收。二是医疗卫生得到加强,计划生育扎实有效。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镇现有9个村委会建有村级卫生室,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紧急救援、卫生执法监督等体系,解决了边远山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加强药品管理,强化防疫保健工作。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参合人数逐年增加, 参合率由20xx年的63.26%上升到20xx年的87.60%,上升了24.34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奖优免补”政策,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法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出生率

2023年乡镇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十一篇)

乡镇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报告篇一一、目标任务今年我镇地质灾害抢险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属地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坚持“防、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