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在校长论坛上的讲话(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在校长论坛上的讲话篇一

现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谈几点我的粗浅看法。

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谈到教学质量,首先要给教学质量一个科学、全面的定位。素质教育已实施了许多年,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不健全的评价制度,社会选人用人方法的传统沿袭等不良影响,使我们总是无奈的、不自觉的把教学质量与应试成绩联系起来,促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质量观。

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交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

皮亚杰的观点非常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实质上就是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中,不断积累、提升,形成在品德、语言、思维、艺术、运动等方面的修养和多元智能、技能。品德、知识、能力的有效提升,就成了教学质量最基本目的和要求。这样的一种教育质量观,会使我们找准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初衷。

二、立足学校实际,探寻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学研究,离不开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离不开高超的施教艺术。这一切,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都曾有过深入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果。这里我想结合学校实际,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从制度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探寻一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建立严谨而宽宏,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充分挖掘教师队伍的最大潜能。

要办好学就要使用和开发好学校资源。作为学校第一资源的教师的使用机制,自然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的课题。

教师队伍是一个多元的个体组合,每个人的学识、能力、背景、品德都有差别。人是有惰性的,教师也不例外。一所学校如果不能在教师队伍中,引领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势,并长期养成了习惯,就谈不上学校发展,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一个人是能改变的,为了生存、事业的需要,完全可以改变自己。一个团队可以改变,一所学校也可以改变。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身上有一种良好的特质。在物质利益和精神价值方面,教师更看重自己人生的价值,故而将成就感看的比物质利益更重要。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校从制度管理与手,集合起来自教师的心声、需求,并加以引领,建立起以思想统一为基石的一系列人性化管理制度。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20xx年教代会期间,在广泛征集教师建议的基础上,我校对评价较为单一的《关于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的实施意见》,以及对教师产生不了多大实质影响的《教师量化考核制度》进行了整合、修订。出台了《关于对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奖励的实施意见》,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批、学生辅导、考试考查成绩、工作量等进行全面评价。以综合评价成绩作为发放教学奖金,给予荣誉奖励、落实各项待遇的依据。该方案在原有基础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第一,评价更趋全面;第二,顾及到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第三,扩大了奖励面,由原来的奖励教师数二分之一扩大到三分之二。第四,提升了奖励标准,扩大了对教师的荣誉奖励和待遇的适用范围。第五,没有惩罚的概念。该方案具备三个积极意义:一是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公平公正。二是更充分地体现了对教师劳动成果的尊重。三是充分体现了制度的人性化。方案的出台,唤起了教师的职业自尊和荣誉感,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以往以“管”、“监督”等行政化手段管理,造成的矛盾和摩擦现象彻底逆转。

为了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教学氛围,创造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实现名师效应,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20xx年新学期初,我校出台了《青驼中心小学关于评选十大名师、十佳教学新秀的实施方案》,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实绩、教研能力作为评选条件,每年一评选,并实行对获选教师发放特殊津贴的办法。目前,“十大名师”、“十佳教学新秀”已任职半年,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名师效应初显,带动了教师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在全校营造出浓郁的教学教研氛围。

在民办教师转正问题成为历史后,农村教师的职称评聘上升为学校的热点问题,已聘任的个别教师的不作为、甚至称病离岗现象,未被聘任的一些教师的工作消极现象,困扰着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不好的现象和局面,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契机。我们注意到,教师们关注职称聘任,更关注聘任的公平公正。为了使职称评聘工作转化为促进教学工作的动力,我校在坚决执行上级全员竞聘要求的前提下,将最能体现教学质量水准的教师工作实绩,作为职称聘任的主要依据,坚决实施阳光作业,并规定通过竞聘上岗的教师,在任期内不能履行职责的,作自动放弃岗位处理。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与落实,使教师分享了教育公平、公正的阳光,打消了教师干好干孬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心理倾向,触动了教师的内心深处,调动了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所学校要有所建树,没有教师发自内心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是不可能实现的。挂满墙壁的奖状、奖章,只会证明荣誉背后的作秀、包装与投机。具备积极意义的各项制度的制定、完善与落实,正是对教师主动工作、创造性工作的情感潜力的开发,更重要的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养成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使制度管理逐步过渡为一种职业自觉,形成高尚的职业习惯、文化习惯,锻造出一颗执着于教育的事业心,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打造第一生产力。

(二)从学校文化中提炼学校精神,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去年召开的全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把培植校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作为会议的主题,是一种超越视野界限的远见。其用意主要是致力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实现个性办学,提炼每一所学校独特的学校精神,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最能表达一所学校的灵性、内涵,最能体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就是传承和培植文化的地方,应该成为一个区域、一个地方的文化中心。

校园建筑、校园布局、校园美化绿化,是校园文化资产的一部分。一个童话般美丽的校园,无疑会催生源源不尽的灵感,带给师生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激励。很难想象一所脏乱差、萎靡不振、秩序混乱的学校了会有什么样的教学奇迹发生。我校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尽力体现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自然大气、简约优美,力求视觉上的冲击感,力求实现环境与人文的自然交融。从教学楼的造型到颜色,从校园布局整体与部分的协调,都做了反复的推敲。在绿化美化上,着重体现树、竹、草、石和文化艺术造型融汇一体的自然风韵。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质朴大气、智慧灵秀的气质与内涵渐渐彰

2023年在校长论坛上的讲话(3篇)

在校长论坛上的讲话篇一现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谈几点我的粗浅看法。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谈到教学质量,首先要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