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10篇)
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篇一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这个特殊年份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重大,责任也特别重大。为切实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压实“四方责任”,各地区、各单位要切实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落实防范安全风险责任,加强行业和属地化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维护好我市体育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良好局面。
市体育局成立疫情防控督导检查暨安全生产工作督导检查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副局级领导任副组长,局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各单位负责人为组员。设4个监督检查小组,由局领导带队,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
1月26日—2月26日,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监督检查小组,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方式做好当前和春节期间体育行业疫情防控督导和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重点检查硬件上是否有隐患,制度上是否有漏洞,执行上是否有缺失。
7.健身器械的消毒标准和次数情况,健身器材和器具的保养维护情况。
(二)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检查:
1.经营者在取得许可证后,是否存在不具备规定条件经营该体育项目的;
6.经营者是否存在涂改、出租、出借、买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的。
(三)体育经营活动检查:
1.是否存在涂改、出租、出借、买卖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情况;
3.是否存在接纳未取得许可证件或者批准手续的体育经营活动的情况;
4.是否存在未按要求配备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救助人员的情况;
5.“人防、技防、物防”等三防措施的安全生产落实情况,安防人员的技能培训、应急突发预案的演练等情况。
1.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监督检查小组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防控措施,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构建起上下贯通、协调高效的疫情防控体系。
2.进一步强化各类体育经营场所和设施的安全,全面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全面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标准化、信息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高体育类经营单位场所和设施安全运营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健身、科学健身、快乐健身的环境。
3.春节前,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监督检查小组请于每周一下班前将督导检查情况填报《督导检查情况一览表》(见附件)和督导检查清单报至市体育局;春节期间,请分别于2月17日(正月初六)、2月26日(正月十四)18:00前将督导检查情况报至市体育局。
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篇二
疫情防控要求 本次公开招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展的,报考者应当按照有关防控要求,做好报名、考试等工作。因疫情影响导致本次招聘工作时间调整的,本单位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出合理安排,并及时在有关网站发布公告。
报考者应持“粤康码”等健康码绿码并经体温检测正常后参加考试;国内高、中风险地区及考前 14 天内有国(境)外旅居史的报考者需提供考前 7 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考者应自备一次性医用口罩参加考试。
仍在隔离治疗期的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以及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不得参加考试。
医院疫情防控要求
北京市春节期间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多场景疫情防控要求
县级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寒假期间教职工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篇三
加强全区菜市场疫情防控工作,加大产销对接,保障市场供应,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
本方案适用于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一定封闭区域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一定规模、设施并提供服务,有多个商品经营者入场设点,从事蔬菜、瓜果、水产品、粮油、豆制品、调味品、土特产等各类农产品和食品销售(以零售为主)的菜市场(农贸市场)。
1.区商务局:牵头全区菜市场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确保全区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市场供应平稳,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2.区市场监管局:维护疫情期间各超市市场稳定,依法打击菜市场假冒伪劣、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行为。
3.区卫健委:指导各超市做好疫情期间防控工作,一旦发现体温异常的顾客或超市员工,立即进行诊疗处理。
1、缩短营业时间,严格控制进出人流数量,不得超过1人/平米,避免人员集聚引发交叉感染。
2、菜市场管理人员、经营户和消费者必须佩戴口罩方可进入菜市场。
3、每日不低于两次对市场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并据实登记消毒时间、消毒物品、消毒方法及消毒人员,并张贴醒目的消毒提示;对扶手、门把手、卫生间、垃圾桶等公共场所及部位要进行经常性消毒(不得少于5次),并张贴醒目的消毒提示。
4、要时刻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场内无异味,不得出台和占道经营。
5、要确保空气流通,加大通风换气频次。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要在入口位置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点收集桶。
6、全面禁止活禽市场交易,要求经营者严禁活禽交易和宰杀,严禁贩卖野生动物。
7、菜市场只设一个人员和货物出入口,并且要在入口处设置检查点,配备体温检测仪,对所有入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佩戴口罩检查、控制人流数量,对未佩戴口罩或体温大于等于37.3℃的`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8、对于空间密闭、通风功能差、不具备消毒杀菌条件、没有设置检查站点等不符合防疫要求的菜市场一律暂停营业。
(二)生活必需品保供措施
1.菜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要积极拓宽进货渠道,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稳定货源,确保各类农产品不脱销、不断档,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2.不得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若出现各类农产品供应紧张、货源不足、物流渠道不畅或采购价格异常波动现象,应及时上报商务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
1、按照“属地管理 部门主管 单位协同 分级包保”的工作原则,菜市场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由区商务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委配合,分级包保,联防联控,共同推进。
2、区商务局制定《菜市场防控及保供工作包保联系机制》及《菜市场包保工作联系表》,对大型菜市场进行责任分工,落实到局领导、责任人员,实现“一对一”、“点对点”包保联系,随时掌握大型菜市场疫情防控动态及市场供应情况。
3、区商务局制定《菜市场督查情况表》,各督查责任人每日对大型菜市场进行督查,填写督查情况表,报送市商务局业务科室汇总,做到每日一检查,每日一汇总,每日一上报。
5、商务部门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消除,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不留隐患,堵塞风险。
6、区商务局将不定期联合区直相关部门对各菜市场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进行督查,对违反上述规定或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菜市场,立即依法依规进行停业整顿,对造成不利影响或重大损失的相关单位,移交纪检部门,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篇四
疫情防控之公共场所篇 1.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宾馆、酒店、餐馆等公共场所要做好物品、设施的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引导顾客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落实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等措施。
2.工作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经营场所。上岗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洗手消毒,时刻佩戴口罩。
3.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应限制瞬时客流量,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减少人员聚集。
4.酒店、宾馆要落实住宿实名登记,查码测温,了解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近一个月内旅居史,发现异常情况人员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5.餐饮行业推荐使用自助点餐、公筷公勺公夹,提醒顾客非就餐时佩戴口罩、就餐时保持距离。
疫情防控之单位篇 1.一律取消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餐等活动,避免人员聚集;加强大型活动规范化管理,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大型培训、大型演出等人群聚集性活动,各类会议、培训、活动等,尽量采取线上方式。
2.确需举办的会议、培训、活动等应严格控制人数和规模,50 人以上的应该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核酸检测、扫码测温、佩戴口罩、场所消毒通风、安全间隔距离等防控措施。
3.鼓励职工就地、就近过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加强单位人员出行管理,严格落实外出人员向本单位报备制度。
4.制定“两节”期间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执行“两节”期间 24 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制度,确保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5.对旅游、探亲等非必要、非紧急事由申请办理护照的,原则上不予受理并加以劝阻;暂停办理出国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发布旅游安全提示,提醒劝导居民取消出国旅游、避免到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疫情防控之景区篇 1.减少节日祈福、游园会、灯会等活动场次和规模,严格人流控制,划设进出通道,做好体温检测和应急处置准备。
2.公园、景区要进行“限量、预约、错峰”管控,实现限量预约、错峰入园,公园、景区接待游客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 75%。
3.文化娱乐场所要加强管控,演出场所、娱乐场所、网吧、电影院等场所执行不超过承载量 75%的限流措施。
4.公园、景区、文化娱乐场所等要做好游乐设施、公共场所及物品的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疫情防控之社区篇 1.对辖区人员开展经常性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居民不信谣不传谣,督促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家庭、公共场所和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病媒生物防制、消毒消杀等工作。
3.持续对返乡人员、外来人员开展摸底排查,尤其是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已解除入境隔离人员等重点人群,要提前掌握返回信息并进行登记。
4.对辖区内来自中风险区的人员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来自高风险区的人员要即刻联系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实施 14 天集中隔离;对已解除集中隔离的入境人员要督促做好继续居家健康监测 14 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疫情防控之医疗机构篇 1.进入医疗机构必须要测温、核验健康码、全程佩戴口罩。
2.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必须持有 7 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医疗机构要加强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线上咨询等医疗服务,有效分流患者,避免人员大量聚集。
4.严格规范发热门诊诊疗流程,准确筛查区分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性疾病。
5.医疗机构要合理有序安排节日值班,正常开展临床科室门诊和住院服务,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
6.隔离病区医务人员值班换休后必须集中隔离观察 14 天,并进行不少于 2 次的核酸检测。
疫情防控之学校篇 1.学校要做好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食堂、宿舍、浴室等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工作,加强通风、保洁及消毒。
2.分批有序、错峰精准组织师生放假离校、开学返校,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行程路线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
3.离校前要组织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提醒学生在离返校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4.引导师生尽量避免到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如确需前往,须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
5.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管理服务和应急值班值守,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疫情防控之个人篇 1.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减少走亲访友,提倡网络拜年。个人家庭聚集最好控制在 10 人以下。尽量不要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
2.元旦、春节期间一定要规划好行程,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如果要做跨地区的旅行,一定要及时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不建议去有高中风险地区的地方旅行,旅行前一定要准备好个人的防护装备。非必要不出境。
3.不建议老人、孕产妇、有慢性病的特殊人群安排出行。
4.在旅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乘坐飞机、火车一定要遵守秩序,要全程佩戴口罩,要坚持手卫生,尽可能减少在这些公众运输交通工具上用餐的次数,同时保留好所有的票据,以防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以备查。另外,在旅途中还要注意对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
5.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鼓励“两节”期间在工
2023年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10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