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神笔马良的教案(十四篇)
神笔马良的教案篇一
《神笔马良》是长春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1版块第三课的内容,本版块的主题是奇思妙想。我们都知道想象是创造的开始,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多么重要。本文充满了童趣和想象,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穷苦人家的孩子马良历经坎坷、最后用画笔战胜邪恶,得到穷苦人民爱戴的故事。全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内容浅显易懂,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的好教材。
由于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年龄又小,并且三年级是由识字教学向阅读教学转变的转折期。况且农村的学生在素质方面也与城里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别,给予本班实际情况,以及教材的特色,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以下几点:
1、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复述马良巧惩大官的过程。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借助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学习马良不畏威胁诱惑,一心为穷苦人民做好事的品质,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渗透爱憎分明的情感。
1、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复述马良巧惩大官德过程。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渗透爱憎分明的情感。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本着这一教学思想,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教学。
(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和运用音乐渲染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
(2)以读促悟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感悟文章内容。
学法: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本着教是为了学服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语文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学法主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中悟。
在课的伊始。我播放《神笔马良》的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片,做到学有目的。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本文的语言美,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唤起心中美好的情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也充分体现了情境教学法的恰到好处。
这一环节通过复习,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分清层次。
首先让学生分角色读文,然后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白胡子老爷爷为什么将神笔送给马良。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然后用笔分别画出马良喜欢画画的句子和用心画画的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马良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从而为下文马良学画目的做了良好铺垫,也为突破重难点做了准备。
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想:马良的神笔神在哪?他用神笔为人民做了那些事情?这样让学生携疑读文,有目的读文,目的在训练学生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顺势提出问题:这么神奇的笔,大官早就垂涎三尺,想法设法想得到神笔,那么马良是怎样巧妙惩罚大官的呢?请同学用:马良“先——然后——接着—— 最后——终于——”说一说马良巧惩大官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难度,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说话有条理性。
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用它做什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学习马良的思想品质,而不是羡慕那支神笔。然后出示诗歌,让学生仿写诗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做人做事时,要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收到别人的喜爱。
1、让学生阅读我给他们事先搜集的故事,从故事中感悟人物美好心灵。
2、让学生课后搜集表现人物美好心灵的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为下周故事会做准备。
通过这两个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好的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板书设计清晰直观,力求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神笔马良
为穷人(1)画耕牛 (2)画牢门 (3)画水牛(爱穷人)
为大官(4)画大海 画 船 画 风 (憎恶人) 爱憎分明
以上是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做的说明,总之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有本可依,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渗透爱憎分明的情感。
神笔马良的教案篇二
1、 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1、多媒体课件;
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一、出示“马良”形象,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他的名字叫马良,你们看马良在干什么?用什么画画?真奇怪,画画不是应该用笔吗,怎么用树枝呢?
二、边看动画边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神笔马良》。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看动画)
1、马良喜欢干什么?他想向大官和画师要什么?结果怎么样?马良有没有放弃?他是怎么做的?
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小结:马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画画,真是个有毅力的好孩子,相信总有一天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对吗?
(二)继续讲故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积极体验看场景、设疑——大胆猜测、讲述——看结果、证实
1、(画小羊)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
2、(画耕牛)同上
3、(画水车)同上
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
5、小结: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学生画画续编故事结局
1、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官兵来抓他,还抢走了马良的神笔,逼他画很多很多的金银财宝,你们说气人不气人?如果要把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白白地给了大官,那多可惜啊。如果你是马良,请你用这支神笔来对付这个可恶的大官,你会画什么东西呢?
2、学生作画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刚才想的东西,像马良一样,把它画下来,让大家看看你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3、指名学生讲述
三、拓展:迁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大胆实践
1、你们看,马良坚持画画,结果不仅练好了本领还得到了神笔,但他并不骄傲,能用自己画画的本领帮助大家。你们愿意用自己的本领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吗?
2、好,现在老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都有哪些本领,可以用它怎样帮助别人呢?
3、让我们一起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吧!
神笔马良的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学习马良为穷人造福,为穷人除害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3.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1课《神笔马良》。(板书课题)
出示自学思考题。
①轻声读课文,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
②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
③划出不懂的地方。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思考题②题。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
①画了一头大耕牛。
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
③为农民画水车。
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哪些地方读不懂、或有新的看法提出来。(师生讨论)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各抒己见。)
1.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胜似马良,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内容。(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你应向马良学习什么?(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l.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神笔马良的教案篇四
一天在家,和五岁的儿子一起听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儿子感叹:我要是有一支神笔就好啦!那我想要啥就画啥。是呀!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支神笔那可太棒啦!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班幼儿听,假如每个孩子都有一支神笔,假如有神笔的孩子们看见了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口齿伶俐,想象丰富的精灵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因此而产生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神笔马良》。
1、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2、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3、喜欢倾听《神笔马良》的故事,学习马良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难点
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ppt课件(《神笔马良》故事图片,雨中没有伞的人,找不到妈妈的小男孩,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衣衫褴褛的流浪老爷爷等图片),毛笔一支
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听故事,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幼儿异口同声的说:想)那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认识神笔
1、观看ppt4-11听老师讲故事
2、、故事好听吗?我检验一下,你们听懂了没有?(听懂啦)敢不敢回答我几个问题?(敢)
教师:我们刚才听到的故事叫什么名字?(神笔马良)故事中会画画的小朋友叫什么?(马良)他有一支什么样的笔?(神笔)为什么叫它神笔?(这支笔画什么东西都能变成真的)
3、教师:马良用这支神笔给穷人画了好多有用的东西,帮助了许多人。让我们给这个善良、有爱心的马良鼓鼓掌吧!小朋友看这支笔神奇不神奇?(神奇)这么好的神笔你想不想要?(幼儿迫不及待的说:想)
三、仔细观察,初步想象
(一)、初识神笔,说一说
教师:假如你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你要画什么?(幼儿回答积极,内容丰富)
(二)设置情景,说一说
1、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情景,想一想,假如你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看到这种情景,你要为图中的人们画什么?(播放ppt13-17)
教师:小朋友们,图中这个人在干什么?(这个人在跑步)天气怎样?(天下雨啦。)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雨伞,雨衣。)(ppt13雨中没有伞的人)
教师:这个小朋友一个人在街边哭,大家猜一猜他可能遇到什么事了?(他可能找不到妈妈了)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电话。)(ppt14找不到妈妈的小男孩)
教师:咦?这个人怎么用脚写字呀?(他没有手)噢!原来他是残疾人。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一双手。)(ppt15失去双手的残疾人)
教师:大家看看这片土地怎么没有一棵植物,地上还有那么多裂缝?(因为这里缺水)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一条河。)(ppt16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
教师:大家看看这位老爷爷,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衣服,画好多钱,画金币,画金元宝……)(ppt17衣衫褴褛的流浪老爷爷)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有爱心,像马良一样帮助了好多人。我为善良的你们点赞。
2、情景再现,正确引导(播放ppt15-17)
边出示图片边说:在这个干涸的土地上,你给他们再多的钱,他们可能也很难买到很多的水,那在这干涸的土地上有比钱更重要更实用的是什么呢?(水,很多很多的水)对呀,我们给了他们很多的水,这个土地上的禾苗呀,庄稼呀,就可以生长了,人们也不用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所以在这里水比钱实用。残疾的孩子,你给他再多的钱,他能买到手吗?”(买不到)是的,再多的钱都买不来手。我们给他画上一双手,然后再让神笔把它变成真的,这样,他就能像我们一样,用手吃饭,用手画画、写字了。对吧?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钱可以买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东西是钱买不来的。
最新神笔马良的教案(十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