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评语(4篇)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评语篇一
10月21日上午,高新区教研室在付山小学举行语文教学研讨会。听了两节语文课,分别是付山小学邢慧清老师指教的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宝鑫小学宋杰老师指教的五年级语文《我的战友》。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并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了四点意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评语
,欢迎阅读。(一)导入:(8:00)
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
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3、观看录象资料。(8:09)
(二)学习课文
1、集体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8:13)
(2)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朗读。
(3)指名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指导理解“抽出”
(4)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8:18)
2、小组学习其余部分
(1)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2)分小组学习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8:20)
3、交流讨论
(1)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3)如果要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在什么季节?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朗读课文。(8:35)
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四)深入理解课文
1、板书花园、宝库
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
(五)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
课件
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评语篇二
听课记录由于时间、环境所限,要求听课老师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写的字自己要能看清楚,为大家分享了语文的听课评语记录,一起来看看吧!
1.师述:老师手里有好多好多的小树叶,只有读得正确,才能贴在黑板上。
出示卡片:好朋友、山村、信、全、小心、生
2.指名读
3.齐读
(一)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师:(迅速摘下枫叶)咦?树上的枫叶怎么全没了?请小朋友们迅速地在语文书中找一找答案吧。
1.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2.(出示课件:咦,树上的枫叶全没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3.师:咱们的问号弟弟和感叹号妹妹都在这句话里呢!先听老师问,你们试着回答。
师:你们也可以问一问老师。(生齐问)
4.同座位练说,指名同座位说。
【打破了传统的串讲形式,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
(二)学习第二—五自然段
师:秋姑娘把信写给谁呢?小朋友再来迅速地读一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快速自由读,思考:秋姑娘把信先写给了谁?
②信上写了什么呀?指名读
③你们出过远门吗?爸爸妈妈会怎么对你说?
(指名答)
④他读得好在哪儿?强调了哪个词?
⑤自由练读,齐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秋姑娘接着给谁写了信?写了什么呢?
(出示青蛙图)
②现在你就是秋姑娘,对青蛙说说你的心里话吧!
指名说。
③秋姑娘是怎么说的?咱们再读一读。
(出示课件: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他读得好在哪儿?强调了哪个词?谁愿意和他(她)比一比?
④齐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接着又给谁写了信?(指名答)
②信上是怎么说的?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够读出秋姑娘对贪玩的松鼠关切之情。
(出示课件: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他读得好在哪儿?强调了哪个词?
③齐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指名答)
②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
(出示课件: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③自由读。
⑤指名读。
(三)朗读全文
1.学生齐读。
2.背诵课文。
①自由练习
②指名练习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正站在阅读的起点上,对阅读的喜好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阅读的兴趣,沈老师在执教本课的过程中就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
一.激发兴趣,教朗读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朗读,在朗读教学中沈老师把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作为了重点,在教学资源的呈现,教学语言的运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沈老师的用心。如为了呈现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沈老师在ppt中加入了动画的因素,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的情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好课文。在读完了秋姑娘写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小朋友的信后,沈老师给学生带来了秋姑娘送给大家的“片片枫叶”,此时学生都非常兴奋,拿起笔给需要关心的好朋友们写了信。
二.突破难点,教朗读
一篇课文中
2022年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评语(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