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导工作总结报告(三篇)
辅导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现将本学期学生个案心理辅导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辅导学生人次
本学期至今辅导学生共74人次,其中男生28人次;女生46人次。
二、学生个案辅导问题分类
1、学习问题,包括学习动机不明、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困难,占36.5%;
2、行为与情绪问题,此类占10.9%;
3、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同学间的关系和师生关系,占19.8%;
4、个性发展问题,占8.8%;
5、异性交往和早恋问题,占9.8%;
6、情感问题,占7.1%;
7、亲子关系问题,占4.4%;
8、其它心理问题,占2.7%。
三、原因
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比较多,原因比较复杂,而且,常常是许多原因交织一起。
1、学习方面:
(1)、学业技能缺陷,如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心理社会调整问题,如抑郁、退缩、低自我价值感、学习动机不明等内化性问题和活动过度、缺乏自制力等外化问题等;
(3)、家庭因素,如家长非建设性的儿童管教模式等;
值得留意的是下面两点:
(4)、教学环境因素,如有的教师不能提供得当、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鼓励方式;不留意学生的学习规律,妨碍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要么被动学习,要么厌学;有的教师似乎想代替学生学习;
(5)、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方法不当,人格素养有限,在班级管理和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妨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绪。
2、人际关系方面:
在学生方面:(1)、在社会-认知因素,对人际关系缺乏正面思维模式;(2)、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3)、低自我效能感,导致自卑,甚至退缩人格,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4)、在教师方面,其管教方式和师生交往模式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学生因此而寻求个案辅导的比例相当高。大约每4例人际辅导个案中就有1例是属于师生关系问题。
3、行为与情绪方面:
(1)、个体自身的神经生理原因,如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
(2)、遗传因素,尽管品行问题不是遗传的,但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特质,如困难气质和冲动可能使儿童容易形成一定的行为与情绪模式;
(3)、抑郁和焦虑障碍;
(4)、同学、朋友、师生等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不融洽;早恋等,工作总结《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4、个性发展方面:
(1)、个体自身的生理物理原因;
(2)、社会-认知因素,如不成熟的思维模式
(3)、家长负面的管教方式。
5、情感方面:(1)、个体自身生理物理的易感素质;(2)、家庭因素;(3)、异性交往问题;(4)、人际交往问题等。
6、亲子关系方面:(1)、家长负面的管教方式;(2)、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7、早恋方面:
主要是不能区别青春期性心理和恋爱的不同,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正确的判断。总之,中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众多,至今为止,也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完全予以解释,但是,它们又都是受遗传影响、神经生理、社会-认知、家庭因素、甚至文化因素等单方面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有些行为当事人没有前来接受辅导,比如道德行为问题者,以上个案种类尚未含盖中学生的所有心理和行为问题。又有一些属于特殊的能力辅导,比如演讲辅导,辩论辅导等基本上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故此,也未包含在内。
四、问题规律
我校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固然不少,但是,这些都属于当今中学生的普遍问题,不独发生在我们学校。
1、心理行为问题有其年龄特点;而且,问题出现得越来越提前;
2、年龄愈大,心理行为问题愈复杂,干预难度愈大。
3、心理问题还有其性别特点,女生多,问题分布广,人际关系与情感问题突出;男生主要集中在行为和个性方面。
五、总结--思考、建议
从自己两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我校先进教育理念的意义。我校在学生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身心
2023年辅导工作总结报告(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