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 中医养生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中医养生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结合“八项禁令”、党的群众路线及县卫生系统开展吃喝风、回扣风、“红包”风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自查自纠力度,树立依法尽职、廉洁奉献新风尚;
二、以绩效考核为手段,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改进综合服务能力,有效控制药占比、新农合指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提高中医非药物治疗、中药饮片使用、医疗有效收入;
三、进一步保障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计划落实;加大中医药项目争取和建设;
四、加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单病种管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临床路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加强医疗质量、传染病等网络直报管理;
五、进一步落实优质护理质量管理,加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推进中医特色护理和专科护理;
六、进一步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和质量持续改进,加大临床合理用药宣教和督查,加强药械不良反应管理;
七、进一步加强院感质控和持续改进,加强“手卫生”宣教和管理,督导院感三级网络质控落实和医疗废弃物管理;
八、进一步落实中医药文化宣传,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推广“冬病夏治”、中医体质辨识、慢性病中医药治疗和保健常识等。
对于中医养生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xx区卫生局:
20xx年即将结束,今年我院中医工作按照年初计划,深入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巩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镇"成果,创建"xx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为目标,着力推进继承创新,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能力,努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现作如下总结:
巩固先进乡镇成果,深入扎实开展"xx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有效利用创建载体,加快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增强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中医药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参与率,建立起覆盖镇、村一体化中医服务功能。今年10月16日我院迎接全国专家对xx区中医工作先进单位检查,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圆满完成区卫生局的工作安排及年初。
今年初,我院对中医科相关设备资金投入10余万元,用于购进中药薰蒸机一台、全自动颈腰椎牵引器2台、磁振热2台、等设备。在区卫生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平面布局温馨和谐,功能分区科学合理,为体现中医的传统文化,重点对中医科进行了古朴、文雅的独特风格打造,并将综合楼二楼设为专门的中医集中诊疗区域,除一般诊断室、名医诊断室外还设立了针灸、理疗室、牵引室、煎药室、熏蒸室与之相匹配,使中医药形成一条龙式的服务,真正体现了中医药的简、便、效。我院开设中医门诊科室2个,配备中药饮片341种,中成药100种以上。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在慢性病老年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及水平。一年来,中医门诊人次达21497万人,占医院总门诊量的40%。
我院认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大力宣传中医治疗的优越性,积极主动地向患者推荐理疗、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接受乡村医生在我院对中医适宜技术学习56人次,中医管理科对辖区医疗站中医相关适宜技术现场指导41站次。中医健康教育及知识讲座6次。受到辖区老百姓欢迎。
我院今年引进中医专业人员两名,其中中医专业专科生一名,康复技师一名,中医科全年完成网络继续医学教育10分,每月完成科室继续医学共11次,到上级进修培训学习全年17人次,完成xx区名老中医带教计划。
今年按照国家方针及医院年初工作计划,将中医全面纳入公共卫生工作,参与孕产妇保健,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医相关专业人员与公卫人员一起,参与完成2602份居民健康档案,398份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建立。
对于中医养生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一、农村中医工作有了新突破
农村中医工作一直是我市特色,今年在省中医药局扶持之下,市卫生局领导、分管领导正确决策、关怀之下,各市(区)卫生局、市直单位的努力之下,农村中医工作锦上添花,有了新突破。
(一)全国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
06年初,我市被列为江苏省首家全国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区建设单位。这项工作得到省中医药局、泰州市卫生局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学习先进经验、进行调研分析,积极组织发动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推广工作。一是成立了组织。我市成立了以焦建华局长为组长、陈鼎荣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泰州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医处。成立了相应的技术指导专家小组。分别从行政上及技术上领导与指导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二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我们召开了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题会议,宣传推广工作意义、目的、方法。5月8日在《泰州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50项,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宣传文章,12月22日《泰州晚报》头版头条对筛选出的经省中医药局专家组审核确认的市级3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进行了报道,项目公布。多次在《中国中医药报》、省中医药信息、泰州市卫生局网站及其它媒体上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推广工作氛围。
三是筛选适宜技术项目,编辑项目书册。5月份我们下发了“关于申报泰州市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通知”的文件,6月份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申报项目技术示范培训指导。8月底我们收到来自全市各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乡镇卫生院特色中医专科申报的中医药适宜技术142项。市技术指导专家小组进行了初审、复审及考察。12月17日省中医药局专家组对我市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进行审核筛选,确认了成熟的、有效的、安全的、价廉的、简便而又具有一定创新价值的36项适宜技术作为泰州市首批,市级专家也确认了各市区共3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合而编辑成《泰州市首批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书册,作为培训、推广教材,为全面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制订方案,落实措施。
(二)争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地级市迈开新步伐。
迄至今年下半年,我市已经创建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3家,中医龙头单位泰州市中医院已建成三级甲等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地级市条件已趋成熟。在卫生局领导的充分酝酿之下,经市政府领导同意,我处拟订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地级市的申请,并制订了具体的创建工作规划,十月份以泰州市人民政府名义向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提交了创建申请书。省中医药局积极支持我市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地级市工作,正在向国家中医药局申请。由此我市迈开了争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新的一步。
(三)各市农村中医药工作有新突破。
今年上半年,姜堰市加大了对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县)工作的领导,对去年省级验收专家组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整改。6月份以较高分数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成为我市继泰兴、靖江市后第三家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县)。兴化市原为我市农村中医工作相对薄弱的一个县级市,创建工作进展缓慢。泰州市卫生局领导对兴化农村中医工作高度重视,今年年初将兴化市争创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列为中医工作目标,分管领导多次亲临兴化指导中医工作。泰州市中医院与兴化市中医院还进行了结对帮扶。兴化市卫生局加强了组织领导,局务会多次对农村中医工作进行讨论,从有限经费中拨出了专款用于农村中医工作。
落实政策培养与引进基层中医人员。组织人员至姜堰市卫生局进行观摩学习。兴化市卫生局、兴化市中医院领导多次深入乡(镇)、村调研、指导基层中医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9月、11月兴化市卫生局组织召开了全兴化市农村中医药工作推进会、现场会,江苏省中医药局有关处室负责人,泰州市卫生局、兴化市委、兴化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推进了兴化农村中医药工作。兴化市农村中医工作取得新突破,今年12月份省中医药局正式批复兴化市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单位。
二、中医药进社区取得了新成绩。
20__年年初中医处在分管局长的指导下,我处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联系我地社区卫生中医药工作实际拟订并下发了“泰州市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评估标准”,由此拉开了我市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序幕。此标准系用表格形式,体现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中的作用,有建设标准也有评估扣分细则,操作性较强,有幸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并作为“江苏省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评估标准”的基础。
在分管局长带领下,以海陵区城x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样板,指导海陵区成立社区中医药工作指导小组,指导中心建立社区中医药管理组织、健全中医药科室、引进中医人员、聘用退休中医药专家、配备中医药设施设备、用中医知识进行社区流行病学调研、建立中医药工作台帐资料及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各项制度、操作规范。
年终组织专家组对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海陵区城x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高港区口岸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我市首批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海陵区城x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了省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海陵区在建设全国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与此同时,我们乘我市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东风,利用已有
中医养生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 中医养生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