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人教版 《扁鹊治病》教案(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人教版 《扁鹊治病》教案篇一

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0)

1、自读课文,留心生字新词的读音。检测正音。

2、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简介扁鹊生平。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20)

1、同学们想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吗?(引导明确要演好故事,必须先精读课文。)

2、自由分组,研读课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故事演好?

3、全班交流,读悟结合。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⑴发现时间的变化,即时间顺序:一天——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断恶化:病在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鹊拜见蔡桓公神色动作的变化:站了一会儿——只好退出——连忙退出——立刻掉头就跑——最后跑到秦国。(鼓励展开想象。注意精读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语言、神色的逼真:

①豪不在意,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

②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③满脸不高兴。

④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⑤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

⑥病死。

(注意透过这些词句走进蔡桓公的内心世界,指导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3)

四、布置作业(5)

1、写本课生字新词。

2、复述课文内容。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8)

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书写。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表演评价(20)

(强调表演和评价都要紧扣课文内容,最好能展开想象。)

1、小组合作,分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彩排。

2、表演评价:是否理解了解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等。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7)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讳疾忌医十分有害)

2、你从故事中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比如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要尽早改掉等。)

四、布置作业(10)

1、看拼音,写汉字

shì tàng pài yāo bài

解()敷()指()()请()见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扁鹊第()蔡桓公,他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告诉蔡桓公皮肤上()。过了十来天,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发现他的病已经发展到()之间了。十来天之后,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告诉他的病已经发展到()里。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因为蔡桓公的病已经(),无药可治了。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人教版 《扁鹊治病》教案篇二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本单元以“故事长廊”为主题展开。《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

1、通过课前预习,会认“蔡”等4个生字,会写“扁”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3、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病历单

一课时

一、图片质疑,引入课题

1、(出示听诊器图)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听诊器)

在一百多年前,聪明的法国人雷内克发明了最原始的听诊器,它可以通过静听病人的心

最新《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人教版 《扁鹊治病》教案(3篇)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人教版 《扁鹊治病》教案篇一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