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张顺京先进事迹 观看张从顺
张顺京先进事迹 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一
结婚后,生活中的困难相继而来,两个孩子的出生也让这家人的生活愈加艰辛。张顺东凭借一只手学会驾驶农用三轮车,通过平时运输力所能及的物品,减轻家庭负担。李国秀则靠双脚在地里劳动,配合丈夫完成拔菜收菜、打整土地等农活,通过不断练习,学会用脚绣花、写字。
“我的妻子虽然没有双手,但她的双手长在了心里。非常幸运,我们走在了一起。”张顺东始终很感谢有李国秀的陪伴,两人坚持种田、养殖、赶集、卖货,将日子经营得越来越好。
“我的脚在几次手术之后还是非常痛,但为了这个家,为了生活,我不得不站起来。”张顺东告诉记者,自己的脚做了手术后依旧行走困难,现在伤口不时化脓,更是难以下地干活,“但为了这个家再难还是得要往前走”。
身体不便的夫妻二人,同样承担着普通中年夫妻的生活压力。上有80余岁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一双儿女需要照料。张顺东的哥哥因病、嫂子因意外相继去世后,两个侄女由张顺东夫妻照看长大。他们从未因此放弃赡养父母的义务,将孩子们培养长大,看着大侄女出嫁,陪伴小侄女上学,一样都没有落下。
如今,张顺东通过参加残疾人电商培训,做起了电商直播,妻子的刺绣也越做越好。两人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儿子在家中帮助夫妻俩一起做电商,将面条、蜂蜜等云南的特色农产品推销出去。
张顺东、李国秀的事迹,给村民们脱贫致富,走上乡村振兴道路做出了榜样。“我们过好了自己的日子,也希望带动更多的村民通过电商平台致富,过上更好的生活。”张顺东说。
张顺京先进事迹 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二
张顺东的感激不是挂在嘴上的,他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社会,他主动参与服务群众的工作,作为坪子村的残疾人联络员,张顺东尽职尽责工作,为坪子村135名残疾人提供联络服务。在这些残疾人之中,张顺东本身已经是残疾程度很高的了,但他坚持为他人着想,能自己上门的绝不让其他残疾人自己跑路,在村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独臂的他骑着小三轮车一家一户地到残疾人家里收材料,每当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奔波时,憨厚的他总爱这样回答:“他们和我一样有残疾,到我这里交材料很不方便,我有车我多跑跑就行了”。正是因为他的贴心和负责,他在坪子村群众心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联络员。
其实,张顺东夫妇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他们不但能直面自己的残疾,还能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人,他常常说:“既然命运注定自己残疾,就不要做无谓的自卑和痛苦;一根草顶一颗露水珠,相信每个人只要自立自强,都会像小草一样活下来。”村里开展“三讲三评”时他也被当成活教材,他总会补充一句:“我这样的都能脱贫,大家也一定能。”他的鼓励让很多人都更有信心了,也改变了很多人等靠要的思想。
张顺东一直知道美好生活是等不来的,所以夫妻俩从来都不等不靠,他们努力生活、奋力拼搏,对于这几年的变化。他们总是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我们最少要再过10年才可能会有今天的样子,我们很感激。”现在,张顺东买了一台电脑,积极参加残疾人电商培训,希望把更多特色农产品放到网上去销售,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党的政策好,我们很幸福。”张顺东说,妻子用双脚一针一针绣出了“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忆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远跟党走”4幅刺绣,字字句句都是心里话。
夫妻同心,黄土也能变成金。结婚二十多年来,夫妻俩相依为命,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照顾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孩子和失去双亲的侄儿侄女,让他们安心幸福地生活在夫妻俩的庇护下。同时,以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成为光荣脱贫户、成为脱贫楷模,他们用“孝”和“爱”诠释了人间最美真情。
张顺东夫妇荣获20__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20__年全国文明家庭、20__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20__年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入围“云岭楷模”候选人,20__年荣获第八届云南省道德模范。
张顺京先进事迹 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三
1996年,因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从最优秀的飞行员中招募航天员。
他毅然决然报名,并在报名表中写下:“选不上我,我毫无怨言,但是如果不敢挺起胸脯去应选,我会为自己感到羞耻!”
挑选航天员到底有多严格?严格到我们难以想象。
首先是看档案根据身高、体重进行初选。入围后,所有人员都要进行体检,体检程序十分严格,不仅要进行常规检查,连皮肤、牙齿、语言等都要查到!更有精细的医学检查和航天生理检查。聂海胜凭着过硬的素质一一过关,
1998年,34岁的他成为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为了啃下40多万字的飞船飞行操作手册,他几乎没有出门逛过街,夜里12点前没有睡过觉,在模拟仓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反复读仪表、按旋钮、操作仪器,开着灯练熟了,他就把灯关了摸着黑练,练到所有的动作成为肌肉记忆,练到看球的时候把自己的膝盖当成“紧急营救”旋钮狠狠按下去。
按照要求,航天员的理想体重是65公斤左右,可聂海胜体重74公斤,航天员不能吃药和节食,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运动量锻炼。于是聂海胜除了每天跟大家一起参加常规训练之外,还要加班两三个小时锻炼,无论寒冬酷暑,他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最终,在不影响体质的前提下,聂海胜成功减重7公斤,使身体保持在标准状态。低压缺氧训练中,低压氧舱以每秒5米的速度迅速提升到5000米高空,氮气在血管中乱窜,一旦造成血栓可能危及生命,可聂海胜每次都坚持在舱内待30分钟。跳伞训练中,聂海胜竟然仅用8天就完成了一个空降兵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训练任务。失重训练中,俄罗斯助理教练都在机舱里呕吐不止,聂海胜却镇定自若。超重训练中,胸背仿佛有80斤的大铁锤挤压着,教材要求训练时间不少于60秒,聂海胜硬是坚持到了80秒。头低位卧床训练中,整整五天,聂海胜保持着脚高头低的姿势躺在床上,吃饭喝水都要靠嘴和胃的吸力完成,时间久了头部充血,眼睛刺痛,一站起来,血“哗”的一下全从头顶流到脚底。还有训练要求航天员适应弹射盖的超大震响,有把耳膜震破、造成终身残疾的风险……
这些考验的难度之大,普通人完全无法想象,可聂海胜全部挺了过来!
20__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聂海胜位列首飞梯队。虽然这次没有上天,但他拥抱着太空归来的杨利伟,依然激动得眼泛泪光……他离航天梦越来越近了!
两年后的20__年10月12日,伴着清晨霏霏的飘雪,神州六号即将问鼎苍穹,
这一次,聂海胜和费俊龙一起出征太空!“在太空飞行的5天里,每当飞临祖国的上空,不管白天或黑夜,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往下看。因为只有那里最让你牵肠挂肚,只有那里是你的根。”聂海胜凯旋后,这样动情地说。
20__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0__年6月,聂海胜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
队友王亚平说:“聂师兄就像是我们乘组里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什么都不怕。”
张顺京先进事迹 观看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报告会篇四
强信心,走好“未来路”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
最新张顺京先进事迹 观看张从顺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