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计划表(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计划表篇一

当前,数学科的备课方式就是教师预先研读一些现成的教学设计,准备好教、学具,然后上课、反思。在这整个过程中,都是各顾各的,很少在教师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备课方式,灵活处理好教材、设计好教学活动以及知识的拓展等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1、激发本年级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并初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2、使本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水平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提升。

3、继续培养本组教师问题及课题、带着课题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标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的落实,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集体备课机制。

1、充分发挥集体教研优势,加强组内集体备课活动。将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阵地,充分依托组内教师相对集中在一个办公室的优势,营造日常教学研究的氛围。坚持开展针对某节课、某个教学环节、某个教学细节的“微格”教学研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合力。使本组教师养成教研意识和习惯,提高教研能力并最终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满意、学生受益。

二、以点辐面,加强专题研讨活动。针对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问题或课例,结合本期教研课题,以组内研究课为研讨平台,形成“课前集体研讨→课中定人实施、众人诊断→课后集体研讨→课中再实施、再诊断→课后集体再研讨→课中再实施、再诊断→课后集体再研讨→形成完型的课堂实录或课后反思等”良性螺旋上升的教研模式,放大同一节研究课的效能,让每个组员都经历从设计到上课,再设计到再上课的过程,切实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和反思能力,人人受益。

三、精心设计组织学生竞赛活动(包括速算竞赛和思维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学习水平。依据小学生喜欢竞争,不甘落后的心理特点,以竞赛为平台,抓好学生的日常训练并注重赛前的造势和赛后的总结,放大竞赛的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抓两头、带中间,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树立“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的思想,除了通过每天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外,教研组教师轮流负责针对每周学习中重点、难点、易错点设计一些练习,辅导学生掌握过关。

(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周次内容主备人

第1周长度单位侯凤荣

第3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徐静

第5周角的初步认识窦玉君

第7周表内乘法(一)侯凤荣

第9周观察物体徐静

第11周表内乘法(二)窦玉君

第13周统计侯凤荣

第15周数学广角徐静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计划表篇二

根据区教研室和学校工作计划的总体安排,以教研室、教导处、教科室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基础,重点以理念更新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素质教育。

1、配合教导处工作,督促常规教学。课前一定做到有计划、有备课、课后有反思、作业布置合理、批改及时、更正到位、认真细致完成好各项常规工作。组内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相互检查和学习。及时反馈总结各种情况并正确做出改进,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2、做好课堂知识提升工作。要不断发现有潜力的学生,提高优秀率。同时要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从作业、练习的合理安排和批改反馈等各方面着手,认真落实班级补差情况,有针对性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教师全面开展各项教学研讨活动,讲究活动实效性,为提升“质量”服务。继续开展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一个月开展两次,一次以“研讨课”为研究载体的集体备课,采取行政领导蹲点参与集体备课的形式,另一次以“教学困惑问题”为突破口进行研讨交流,全体数学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取长补短。以专家工作室为龙头,组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

4、学生特色活动安排。组织各类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充分体现数学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规范数学学科知识竞赛及重点知识过关。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做适当调整,制订出各年级竞赛和知识过关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方案,使操作过程更清晰、更规范,真正提高二年级的教学质量,真正做好培优工作。

九月份:( )

1、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备课组计划。

2、召开期初备课组工作会议,明确本学期教学重点工作。

3、配合教导处进行教学五认真检查——“备课”。

4、定期开展备课组活动。

5、参加与中学教研共同体主题活动。

6、配合教科室组织开展“太阳雨”教师论坛。

十月份:

1、定期开展备课小组活动。

2、根据教研组要求参加数学学科竞赛活动。

3、配合教科室组织开展“太阳雨”教师论坛。

4、四十周岁以下教师(陈丽)课堂展示。

5、开展推门听课活动。

6、组织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过关。

十一月份:

1、二年级期中知识过关。

2、期中检查、工作总结交流。

3、定期开展备课小组活动。

4、配合教科室组织开展“太阳雨”教师论坛。

5、参加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专题研讨(二)。

十二月份、一月份:

1、定期开展备课小组活动。

2、积极参加校优秀备课组评比。

3、参加教研组校级开课活动。

4、配合教科室组织开展“太阳雨”教师论坛。

5、期末各项工作。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计划表篇三

本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将遵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

1、鲍学才老师负责制定计划、总结、理论研究及备课。

2、于洪蕾负责备课、理论研究。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有3个教学班,由2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数学教研组工作有一定特色和活力,教研教学工作力度较强,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200多名学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所以一节课虽然传授的知识不多,但组织纪律上花费的时间不少。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体系意图:

1、选取的素材既广泛又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2、注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4、强化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及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2、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3、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4、做鸟巢——图形拼组………(3课时);5、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6、去姥姥家——混合运算;7、我锻炼我健康——统计;实践活动——户外活动;8、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9、新千年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10、美化校园——图形似的周长;11、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四)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数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4、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统计与概率

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运用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数学思考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的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时安排

1、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2、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2课时)

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

最新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计划表(九篇)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计划表篇一当前,数学科的备课方式就是教师预先研读一些现成的教学设计,准备好教、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