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教师调查报告1500字(四篇)
小学教师调查报告1500字篇一
面对新时期教育发展背景,进修学校在顺利了通过“省级标准化办学机构”验收基础上,配备了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各类专用教室,使之成为集学术报告、教学展示、教师培训、会议交流、网络互动等多功能的“学术交流中心”。20xx年县委县政府投资1400余万元,占地1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新科研中心大楼已动工建设,完全符合省级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创建标准。20xx年5月投入使用,为区域教师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环境支持。
进修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活动,组织教师赴邻县学校学习交流,汲取经验;支持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学办的培训学习班,开拓教研视野;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集体观摩活动,加强各学科间的横向交流,提升教师专业能力。20xx年,进修学校组织了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中小学教师英语口语培训、小学校长(含后备)任职培训校园安全知识培训、电子白板及课件制作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参训教师2300余人次、
本调查共有130名校长及教育管理者(含民办)参加了调查,其中完成答卷并成功提交的122人,有效答卷率为93.8%。调查问卷为我们自行设计的《广宗县教育管理干部远程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属结构型问卷。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继续教育需求问题,共设计了三个方面共18个问题,其中16个问题为选择题,2个问题为开放式问答题。座谈内容涵盖参加培训的动因、期望、类别、形式、培训中的问题、校本培训、培训教师的需求等。座谈会以问答发言的形式进行,共有70人参加。涵盖基层校长和一线教师及部分教育行政管理干部。
1、目前最希望参加的培训内容。结果显示,同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教师的首选,关注度达76.2%。提高“文化知识”,排在了第二位,关注度最低的是“选择课程”项,在27%以下。可见,多数校长教师都十分重视基本的教学技能的提升与交流借鉴,因为这是最现实的,也是最容易见效果的。而一些“高大上”的“专家讲座报告”,教师反映“听不懂”“用不上”,不接地气,表现为效果差而不受欢迎。
2、希望参加的培训形式。“实地考察观摩与观看、网络远程培训”成为大家高关注的两种培训形式,排在了前两位,关注度均在90%以上。教学展示研讨、专家讲座仍是大家一般关注的形式,自学反思、小团体体验等形式未被大家所关注。可见,开放性、参与性的培训方式更受到大家的喜欢。
3、目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通过座谈和问卷,大家对培训方式单一的专家讲座理论普遍反映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不实用、缺少案例分析、培训理念过。二是对培训时间,大多不希望在周末和假期。而对于工学矛盾,大家几乎不十分在意。三是大家普遍视人员紧教学任务重不好安排、经费短缺是制约培训的瓶颈。
1、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使教师普遍认识到自身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摆在了每个教师的面前,成为广大教师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培训动机、培训期望的调查结果上。当前教师在职培训的关注热点都集中在了个人专业能力的提高方面和实效性方面。
2、教师对于培训的期望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于教师培训的类别来看,教师在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与分散并存,一方面教师对于提高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有较大的关注,同时教师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前沿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注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也有一定的关注度。在日益紧张,社会压力增大的环境中,教师在逐步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
3、传统形式培训影响力减少,互动、参与式培训受到欢迎,基于网络的培训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传统的讲座式培训不再受老师的欢迎。而对于实地考察、观摩的教学培训受到了教师的追捧,关注度最高,达到了97、6%。同时,同行的展示,共同研讨受到了教师认可,这体现出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的问题不能靠专家和理论解决。主动的参与和交流借鉴是解决自身发展的核心。同时,被一些专家所推崇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并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综合分析,一方面教师还不能适应这种教、学分离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教师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习方式的变革。这应该是今后培训的重点之一。
1、创新培训模式,实现个性化引领是教师对培训的最大期望。“会议式”培训一直是我们采用的主要培训形式,从调查来看,随着教师培训需求多样化发展,大班额培训报告会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引领式培训需求,因此,培训尽量减少大班额,多增加小班额培训形式。强化参与式、对话式、展示式、观摩式等形式的培训。
2、围绕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设置培训内容,突出干部教师普遍关注的教育教学热点,切实满足培训者的需求。首先,培训目标定位要以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生成培训问题,变理念培训为主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主的培训。其次,培训专题零散、不系统是当前培训内容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今后应由重零散性知识专题设置为强化系统性文化素养知识专题设置。
3、网络远程培训仍是今后培训形式的发展方向之一。调查中,大家对网络培训关注不高,但恰恰是应该受到关注却成为教师所忽视的一个问题和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电脑技术及应用水平受到许多限制,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应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比重。
4、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经费保障机制。调查发现,目前制约教师参训的因素不是在教师自身,主要在于外在机制的影响。完善培训机制,规范组织管理,应该是当前重点要抓好的工作。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教育局,进修学校,教研部门分类培训,各思其职。以提高教师思想素质为主的培训,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的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由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负责。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培训,由教研室负责。二是出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评办法》纳入学校年终工作考核。三是建立培训质量反馈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提交二次培训和培训心得,教学能力提生自我评估等等,跟踪调研评估,提高质量。
小学教师调查报告1500字篇二
据笔者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状况,令人担忧,还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差距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小学教师的老龄化严重,师资短缺,要开齐开全课程,教师的课业负担过重,教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读书学习,要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习、反思、研究是三种有效的方法。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反思研究
基于对区域内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状况的担忧,我们开展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状况的调查,旨在通过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为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提出建议。
1.问卷调查法: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01份,回收答卷101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01份,对调查结果主要采用百分比统计。
2.访谈法。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两个表。表1主要有教师的学历、年龄、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是否对口;不同层次的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专业书籍、阅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专业书籍,阅读文学名著的情况。表2是不同类别的学校、图书室、图书册数是否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等情况,及不同类别的学校的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搞课题研究,师生关系和评课、评价学生的能力等的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抽取四类不同层次的学校共6所,一类学校一所镇中心校;二类学校两所;三类学校2所,村小3处。
从统计结果看,该地区教师阅读量较小,有的教师甚至连一本教育理论书籍都没读;阅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书籍人数较多达74%;年轻教师阅读量比较大,40岁以上的教师阅读量比较小,阅读文学名著的仅占9%。从统计结果来看教师读书学习问题的严峻性与复杂性。
注:以上百分比是每项的人数与教师总数的比。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一类学校的图书配备数量较多,村小为零;一类学校教师的教
最新小学教师调查报告1500字(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