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武汉解封一周年心得体会(7篇)
武汉解封一周年心得体会篇一
3月29日,武汉雷神山医院6支援鄂医疗队1000多名队员完成使命,準备陆续撤离
危重患者脱险
4月5日,在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左二)和国家卫健委驻武汉市肺科医院专家组专家郑瑞强(左三)对危重症患者老胡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撤机操作,患者成功用自己的肺完成了呼吸
援鄂奇兵返程
4月6日,来自北京、上海、吉林、陕西、山东的多支国家医疗队陆续撤离武汉返程。图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机场準备返程
传递休舱喜悦
3月8日,随着最后一批患者康复出院,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正式休舱。休舱后,江苏医疗队医务人员在舱前合影留念,庆祝休舱
重回日常生活
4月5日,人们在武汉市吉庆街的“大排档”雕塑旁吃热乾麵。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武汉一些市民来到久违的小吃店享受美食,熟悉的街头美味正重回武汉人的日常生活
掌声欢送院士
3月31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带领的国家紧急医疗队启程离开武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单位为团队送行
武汉解封一周年心得体会篇二
4月8日武汉“解封”在即。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日前在专题会议上指出,武汉城市封控76天后转向重启,对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具有标志性意义,也为武汉疫情防控整体工作带来新的考验。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切实做好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有关工作,做到科学精准、“防”“放”并举、安全有序、确保稳定。
倒计时还有1天。从公布武汉4月8日“解封”开始,热切盼望一扫疫情阴霾的全国人民,为武汉按下了“重启倒计时键”。在一天天减少的倒计时里,武汉市公交地铁恢复运营,火车恢复靠站,飞机恢复通航,武汉街头的人多起来,车辆多起来,开门的店铺也多起来……定格在1月23日“封城”的武汉,有如显影一般,徐徐还原了生活多姿多彩的颜色。
“解封”的序幕已经拉开。4月3日,武汉四类规模以上企业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复工率达到91.4%。武汉水电气油、通讯、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平稳有序,市民生活、复工复产需求得到有力保障。武汉正在复苏,市民满怀期待。
1月23日,以武汉“封城”关闭为标志,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打响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武汉以壮士断腕之势,力求以最快速度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传播。近千万武汉市民和滞留在汉人员坚守在城市里,缩小自己的活动空间,为举国战疫付出了巨大牺牲。4月8日,武汉将再次以“解封”打开离汉通道为标志,向世界证明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中国经济社会秩序正在加快恢复,复工复产水平快速提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离汉通道管控的解除,是武汉离汉通道恢复通行的标志,也是武汉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武汉城门打开,不意味着疫情防控措施放松,也不意味着小区封控管理放开。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武汉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要继续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巩固举国战疫成果。复工复产复市后,人员流动增多,防控风险增加,管理难度加大,疫情防控常态化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提高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
前几天,武汉70个小区由于无症状感染者等原因,被取消或暂停“无疫”命名,部分已认定的“无疫小区”被“摘牌”,有疫情小区要进行更严格的卫生消杀和小区管控。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从4月1日起纳入每日疫情通报,信息发布公开透明,及时回应了公众关切。最近,钟南山等知名医学专家就无症状感染者问题进行科学解答,要求武汉在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对重点人群加强排查,对复工人员增加体检项目,采取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等措施,确保每一个人的健康安全。
现在,武汉该如何迎接“解封”?武汉经济社会活动由“暂停”转向全面重启,小区将持续封控严管,外出居民需要持“健康绿码”、隔离14天健康证明或复工复产证明等凭证,武汉市呼吁市民非必要不外出,外出必须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等。“逐渐开放”“有序管理”是武汉重启的关键词,绝不能因离汉通道解除导致疫情反弹逆转,必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解除“封城”,打破隔离,武汉今年的春天格外令人期待。武汉,请带上你渐渐清晰鲜活的笑脸,与全国人民一起继续并肩战“疫”,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
武汉解封一周年心得体会篇三
4月8日,武汉“解封”。
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一天,而等这1天用了77天。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留守武汉的近千万市民在城里坚守,缩小自己的活动空间,阻断疫情输出。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4月5日,@人民日报发文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 武汉正一点点苏醒。遛狗、锻炼身体、吃热干面、到江边散步……这些武汉人的生活日常正在逐渐恢复,熟悉的生活已经在回来的路上。”
4月6日,@央视新闻也发文写道,“快了,近了!熟悉的武汉,我们等你!”
在武汉苏醒前的关键时刻(4月5日),武汉市委召开了一场“研究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有关工作”的专题会议。
假期开会,可见议题之重要。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在会议上强调,做到科学精准、防放并举、安全有序、确保稳定。
他说:城市封控76天后转向“重启”,对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具有标志性意义,市民期盼已久,但也为武汉市疫情防控整体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王忠林还提到了几个要求:
要继续严格社区防控,统筹志愿者等常态化防控力量。加强公共场所防控,落实落细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导则,引导市民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管好进出城和市内交通出入口,用好健康码。科学联动防控,推进机场、铁路、交通、商务、卫健等部门无缝衔接,落实属地责任,确保及时就地处置突发事件,坚决杜绝社会面传播。“绝不意味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放松”
换句话说就是,“管控措施的解除,绝不意味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放松。”
医学专家:还要谨慎防护!
截至20__年4月4日24时,武汉市现有确诊病例644人(重症170人、危重症9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82人。
状况在好转,不少人警惕性有所下降,甚至出门不戴口罩。然而,这些行为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杨炯教授看来,还是有点危险的。4月8日解封后,人口流动更大,更要谨慎。
“从近三天普查数据来看,武汉的无症状感染者占0.15%-0.3%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一两万的无症状感染者,虽然现在看来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比较低,但总归是有传染性的,还是需要警惕。”杨教授说,“少聚集、戴口罩”还是非常必要的,少参加聚会,即使要买东西、上班,也要遵守目前的防控措施和规定。
“不排除新冠肺炎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的可能,因此我们应该把它当流感来预防,起码这几个月应该是这样,小心一点为好。”杨炯教授提醒大家,疫情防控仍不能太大意,但也不能因为太紧张、恐慌而给生活带来麻烦,得把心态调试好。
社区书记:解封后原规定仍不松!
武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武汉
最新武汉解封一周年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