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讲社会公德心得体会(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公德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参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道德是真、善、美,道德是诚、礼、信。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她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用温总理的话说:“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我们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该牢记肩负的使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值此之际,我谨代表二年三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做一个会感恩的人。在家里,孝敬父母,体贴双亲,记住他们的生日,关心他们的身体,在家中主动分担家务,不盲目攀比,做到勤俭节约。在学校,尊敬师长,感恩自己的老师,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培养,尊重他们的劳动。在社会上,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二、做一个集体观念强的人。做到同学友爱,助人为乐,关心集体,乐于合作,培养和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三、做一个讲文明礼仪的人。做到文明言语、文明待人。养成说“您好、再见、谢谢您、没关系、对不起、不客气”等文明礼貌用语的习惯,见面行礼,主动问好。
四、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人。养成爱护公共卫生,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秩序的好习惯,做文明道德的好公民,使文明礼仪深入到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五、做一个奉献爱心、有同情心的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区卫生清洁、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行动,服务孤寡老人、残疾人,慰问军烈家属等,向社会献上自己的爱心。
六、做一个知书明理的人。在课余时间,积极阅读中华经典名著,广泛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征文活动,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启迪心智、提高素养。
七、做一个文明健康的人。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远离网吧、三厅等不良场所,抵制不良口袋书,拒绝黄色网站和有害信息,不携带管制刀具,敢于同一切不良行为作斗争,提高自身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学们,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增强道德意识,积极践行道德规范,不断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最新公德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我们在20xx年11月——12月,对我校朝阳校区,两个系部展开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大学生公德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我们却缺少这方面的具体数据。我们这次的研究成果,希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以丰富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积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调查以随机抽样为主,同时对本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面谈。为了了解大学生道德现状,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老生(注:大二学生)50份,新生(注:大一学生)50份,担任学生干部的占30%。报告将基于这些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的公德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调查对象: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朝阳校区部分在校大学生。
组员及分工:苏义音翟立新李永锋王淑芬胡梦瑶夏吾旦正多日杰才布旦敕丹坚措
1、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缺乏责任感的”。只有少数的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2、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
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37%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高达56%的人选择“偶尔参加一次”,另外有7%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这样一种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在我们对无偿献血的问题上,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显示,对于无偿献血,只有11%的同学积极参与,有70%的同学持中立态度,还有19%的同学认为影响身体健康不去献血。这也说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3、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65%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89%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6%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5%。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4、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校园的优美环境与完整的公共设施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大学生是否会时时处处维护这种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呢?当问及“公共卫生间的水龙头忘了关,正哗哗流水,你恰巧经过,你会怎么办”时,有88%的大学生选择“随手关上”,只有2%的大学生会视若无睹,这个问题,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65%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19%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
公德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讲社会公德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