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曾国藩名人语录简短 曾国藩名人名言(13篇)
曾国藩名人语录简短 曾国藩名人名言篇一
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7、禁大言以务实。
1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智慧愈苦而愈明。
22、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4、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7、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8、无好小利。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0、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3、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3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5、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7、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4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4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4、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45、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6、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49、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50、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曾国藩名人语录简短 曾国藩名人名言篇二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4、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5、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6、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虚浮荣誉,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7、君子想要有所建树,必须自不胡乱求人知晓开始。
8、我们互相砥砺,重要的是应当以声望超过实情为切戒。
9、精神要常常保持在治事上有剩余,这样才能体气充沛而心思不散漫。
10、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曾国藩书信》。
11、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敌能忍饥耐寒者。——《曾国藩书信》。
12、如用此法,总须善于相机。——《曾国藩书信》。
13、古人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曾国藩书信》。
14、一张一弛,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曾国藩家书》
15、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曾国藩家书》
16、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家书》
17、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将大玷家声。——《曾国藩家书》
18、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常轻于一发。——《曾国藩家书》。
19、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曾国藩家书》。
20、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风波磨折,必有浮议摇撼。坚忍力争而后有济。——《曾国藩家书》。
21、风节,守于己者也;傲,则加于人者也。——《曾国藩日记》。
22、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
2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
24、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2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曾国藩
26、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曾国藩
27、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曾国藩
28、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曾国藩
29、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30、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31、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32、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33、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34、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
35、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36、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曾国藩
37、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38、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39、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曾国藩
40、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41、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42、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3、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44、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
45、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46、自修之道,莫难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独知之。
47、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否则,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48、从前各种譬如昨日死,从后各种譬如今天生。
49、精力愈用而愈出,不行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50、可见年无分老小,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曾国藩名人语录简短 曾国藩名人名言篇三
1、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2、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3、生在这个大乱未平的时期,只有隐藏起来消失行迹,不可在外界稍露锋芒,这是最为重要的事!
4、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5、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过后必定有一番甜美滋味回现。
6、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曾国藩书信》。
7、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曾国藩书信》。
8、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曾国藩书信》。
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曾国藩家书》
10、意尽则止,辞足则止。——《曾国藩家书》
11、风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曾国藩家书》
12、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曾国藩家书》
13、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14、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曾国藩曰记》。
15、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
1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曾国藩
17、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曾国藩
18、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19、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
20、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曾国藩
21、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22、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23、无好小利。——曾国藩
24、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 ——曾国藩
25、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曾国藩
26、花言巧语取悦人,只是扰乱了自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7、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海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28、养生以少愤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29、喜新厌旧,欲求上进难矣。
30、克己之学——反省本身。
曾国藩名人语录简短 曾国藩名人名言篇四
1、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3、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4、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6、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7、凡用兵打仗上的事,做一节就说一节,若是预先便去说后面的好几节,到后来往往与事实不符。
8、君子大为超过常人之处,只是在虚心这一点上。
9、完全没有静字功夫,想要做到心的凝定,能达到吗?
10、天下的事情,没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以长久可以宏大的。
11、扶助危困拯救灾难的英雄,最主要的是要经得起心与力上的劳苦。
12、人才不遭遇困厄则不能激发潜力,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则不能发达。
13、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书信》。
14、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曾国藩书信》。
15、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曾国藩书信》。
16、用兵能识时务,能取远势;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曾国藩书信》。
17、今日之善退,正以为他日善进之地。——《曾国藩书信》。
18、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节啬非独食色之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曾国藩家书》
19、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曾国藩家书》
20、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曾国藩家书》
21、意尽则止,辞足则止。——《曾国藩家书》
22、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曾国藩家书》
23、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曾国藩家书》
24、家中兴衰,全系乎内政之整散。——《曾国藩家书》
25、款待从厚,而打发从薄。——《曾国藩家书》
26、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家书》。
27、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曾国藩日记》。
28、唯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曾国藩家书》。
29、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曾国藩日记》。
30、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曾国藩家书》。
31、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距。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曾国藩家书》。
32、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日记》。
33、量随识长,闻事不喜不惊,乃可以当大事。——《曾国藩家书》。
34、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曾国藩
35、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曾国藩
36、有其功,必有其效。——曾国藩
37、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曾国藩
3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曾国藩
39、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曾国藩
40、举世惟一真字难得。——曾国藩
41、有才干,定要表现之。——曾国藩
42、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43、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44、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4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曾国藩
46、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47、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该矫俗。
48、一身精神,具乎两目。——曾国藩
49、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50、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51、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2、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
5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54、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55、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56、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57、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58、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59、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60、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61、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62、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仕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63、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闪点)
6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曾国藩
65、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66、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7、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68、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曾国藩
69、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曾国藩
70、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曾国藩
71、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曾国藩
72、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曾国藩
73、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曾国藩
74、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75、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兴;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76、心理要宽平,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履要笃实,能此四者,可以言学矣。
77、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国藩名言
78、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出处:曾国藩
79、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家书
80、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
81、曾国藩倡导的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
最新曾国藩名人语录简短 曾国藩名人名言(1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