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心得体会及感悟 人生需要韧性的感悟(八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心理韧性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心理健康的常识。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
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
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正常;适应良好;良好的自我意识。现在,当个小学生其实挺难的,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还要经历小考、中考、大考以及完成各类名目繁多的作业、练习等等。
如果考得成绩好,那么日日的辛苦就算没有白费;如果考得不好,那情况恐怕就有点儿“惨”了:老师的批评,同学间的攀比,特别是家里父母亲的责难,就会一股脑儿地扑将过来,让你躲都没处躲。现在,社会上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上心,可是到底有多少家长真正吃透了那里面的“机密”,能够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真正做到科学、理智和有分寸,就不知道了。
小学生们怎样保持心理健康呢?首先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有这样一个小学生,他是个男孩子,在家里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会干不少家务活儿,也能关心家里的人。但是他不太善于讲话,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即使会回答的问题,问到他也是一言不发。为此,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样,时间长了,他就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内向,不爱与同学、老师打交道,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发展到作业本也不带的程度。当妈妈的为此着急,和他谈话时,发现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老师也不喜欢,甚至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这样自卑以至悲观厌世的灰暗想法,出自一个稚嫩的孩子之口,实在让妈妈吃了一惊。从这个男孩子身上反映出了心理健康上的问题,一种严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时的心理,是自信心的大敌。自卑心不是天生而来的,往往是因为自我评价不恰当而逐渐形成的,客观上讲是由于个人的某些缺陷或者屡遭失败而造成的。
2022心理韧性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看完《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讲得非常好,内容通俗易懂,也令我有许多感慨。
其实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无组织行为明显增加,加之又过分地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局部利益,导致失败的几率较高,内心易失去平衡,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许多心理专家们都一致认为:“一个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位重要。”其实,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自己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这比找心理医生看病起来,还不能象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只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就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首先是掌握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次是能够冷静清醒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观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对己对人都负责任的相应措施;另外,恰当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就医方式和时机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拥有正常睿智的思维,避免走入心灵的误区。
首先要加强修养,遇事要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是由旺盛走向衰弱直至消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其次是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以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以增加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具有意义。
还有几点也是很重要的:
一、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钦佩、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还是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人进入一种的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二、持心理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宁,焦急烦躁,手足无措,要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适当地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会更容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的的工作、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四、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最后引用著名心理健康专家总结的11条保持心理健康的的方法,可以给各位朋友参考下:
1、当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彼此谈得来,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抑郁及时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当遇到更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的时候,最后离开你所面临的环境,转移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的创伤填平。
3、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是,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你喜欢干的是,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
5、多替人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面临很多难题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情,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的、焦躁,心理压力过大。
8、对别人要宽容大量,不强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办事,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
9、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10、自己多亲自动手,破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
11、制定一份既能使你愉快,又切实可行的修养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盼头。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书心得21、 无条件接纳真实我
真实我是一个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他基本上处在人的潜意识层,我们平时难以觉察。我们的内心深处沉淀着恐惧、内疚、悔恨、自责和绝望,形成一种控制自我的巨大力量,左右着我们的选择。
真实我就是你心灵深处的孩子啊!这个孩子到了青春期,对你的逆反开始了,因为你一直都不尊重他,不关心他,处处对他指手画脚,压制并剥夺他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对他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给他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于是,他专门跟你唱反调,有时明知你是对的,但他就是不按你说的去做,却不断地去做在你看来毫无意义、没有必要的一些事情。你给他讲道理根本没用,于是,你对他大发雷霆,骂他没出息,不争气。可是,你越生气他就越来劲儿!你有所不知,孩子有孩子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他跟你争的根本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一种人格尊严!
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对待患者的呢?不管你是什么人,即使你是罪犯,即使你是不良少年,即使你是集吃喝嫖赌抽于一身的社会混混,在咨询师眼里,你只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咨客。他对你是无条件的接纳,他不会给你做思想政治工作,他不会训导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他的任务是帮你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使你获得一种责任意识和选择能力。这样,你会感到温暖,感到被理解和尊重,你会倾诉你的苦恼,于是咨询师将发现你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症结,并帮你化解掉。阻碍你情感和思维流动的淤积一旦被清除,你的真实我将开始成长。
现在,你就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无条件接纳你的真实我。
2、化解潜意识的怕,陪伴真实我度过“危险期”,逐渐成长
在夜深人静时,闭上眼睛,深呼吸,由身体放松到意识放松,此时有可能发现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东西,也许正是阻碍你成长的障碍。譬如,沉淀在心底的恐惧,郁积在心头的怨恨,啃噬心灵的内疚等等。然后,运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将这些恐惧、怨恨、内疚一一化解和释怀,从而获得领悟。要赶紧把心得记录下来啊!在这里,佛家的智慧对我们有极大帮助,因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啊,没有什么能留得住,让这些负性情绪折磨自己的心灵,真真是无明之致,划不来!
强迫者往往对一些小事耿耿于怀,思前顾后,事前忧虑,事后后悔,这种注意力的分配不当,影响了我们对大事、重要的事的关注和能力的发挥,于是又后悔自己这么做,又考虑以后应该怎么做,这叫悔恨着刚才的悔恨,忧虑着刚才的忧虑!在这两种情绪的纠缠下,对前途悲观失望。悔恨和忧虑,归根到底还是怕呀!
强迫者凡事好往坏处想,不停地想象和预测可能发生的不利结果,他又不愿意这么无休止地想下去,可一旦想开头,就陷进去了,不能自拔。我的经验是,与其如此,倒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想到最坏的结局——死亡!谁都有一死啊,世道公平。一个人假如连死都不怕了,就会勇往直前,世间的成败得失、恩恩怨怨也就没有什么了,更何况那些鸡毛蒜皮!
我所汲取的佛道智慧是:心存善意,积极进取,勇敢面对,接纳一切,承受一切,投入地爱一次、活一次,活出真我,活得无怨无悔。
3、勇于行动,积极行动,在行动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
千万不要把强迫症的症状当作靶子,也不要把性格缺陷当作靶子,这都是虚靶,如果你的火力被它们吸引过去,必死无疑!
你想让真实我这个孩子变得自信和强大起来,就要尊重和信任他,要放手让他自己去实践,不要怕他给你惹麻烦,不要怕他碰壁摔跟头。道理再明白也没用,改变总是在自身的`行动中发生。
行动是什么,行动就是工作、学习、交友和娱乐,是你想做、应该做,却又不敢做、没有信心做的事,这就是你的靶子。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想的太多,未来的还没有到来,也不要想的太多,集中火力对准现在,迎难而上,迎怕而上。当然,症状会干扰你的行动,但这不能成为你停止行动的理由,如果你以症状作为逃避的借口,安慰自己等治好了强迫将如何如何,就走入了误区,永不能得救。
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失面子,不要怕丢人现眼,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把毫无用处的虚荣心抛开,用真实我拥抱世界。
我们的毅力一定得用在这里:坚决置具体症状和性格缺陷于不顾,咬着牙去行动!不要祈求好结果,不要担心坏结果,只要行动了,就是成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书心得3自卑是麻痹药,自卑是落后丹,自卑是自杀的
心理韧性心得体会及感悟 人生需要韧性的感悟(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