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燕的教学设计方案(七篇)
海燕的教学设计方案篇一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生成阅读鉴赏能力。
3、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尊重学生的富有个性化的独特体验,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生活,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进行反复的比较赏析,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领会“海燕”精神内涵。掌握象征的写法。
随着环境的变化逐层深入的把握海燕形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简介作者
2、时代背景
3、检查字词
1、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感悟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
3、作者重点描写的形象是什么?
4、文中除了写海燕还写了哪些鸟?
5、为了描写海燕作者设置了一个怎样的自然环境?
1、默读文章4、5、6段说说海鸥、海鸭、企鹅和海燕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在文中找出写环境的句子,思考环境是如何变化的?
1、文中哪些事物有象征意义?分别象征了什么?
2、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你从海燕的身上能学到什么?如何做新时期的海燕?
以《海燕: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随笔。
海燕海鸥、海鸭、企鹅
正面描写对比侧面描写
突出海燕英勇乐观之美
赞扬———————讽刺
海燕的教学设计方案篇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作者是如何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方面来塑造海燕的形象。
3、领会在新的时代,海燕形象的意义。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乐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之最强音。
走近作者,了解作品时代背景
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海燕》是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高尔基写此诗时,正是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这篇散文诗。
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呻吟
苍茫
飞窜
胆怯
翡翠
蜿蜒
1、听读课文,请同学们在海燕之前填上一个修饰词,初步感知海燕的形象。
()的海燕
2、同学们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讨论:本文以大海为背景,请大家注意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考虑一下,大致可分为几个画面?
3、请几个学生分别朗读这三个片断,进一步感知海燕的形象。
1、文中是如何描写海燕的?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海燕的有关语句,并抓住关键词语,作一下分析。
2、概括海燕的形象。
3、请几个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有关语句,读一读,进一步感受海燕的形象。
4、除了海燕,课文还描写了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请大家在文中把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有关词语画下来。
5、这三种海鸟有怎样的共性?它们对表现海燕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6、文中还描写了大海上“风、云、雷、电”和凶残和狂暴,请大家将有关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极力写“风、云、雷、电”的凶残和狂暴?
7、联系高尔基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理解海燕形象的代表意义。
海燕的教学设计方案篇三
学习目标: 1.领会象征内涵,学习象征手法;2.理解对比、烘托,体会其表达效果;3.理解海燕形象,学习海燕精神。
重点难点:1.理解象征意义;2.学习作者是如何从正、侧两面结合塑造海燕形象的。
学情分析:
通过《雪》、《雷电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象征,理解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习高尔基的《海燕》,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沉,放胆,放手让学生领会文章深刻的象征内涵。
导学策略:
以诵读为主,以多媒体为辅,通过反复诵读、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诗味,体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思考,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激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向海燕学习的激情,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
一、预习导学:
1、查找相关资料,认识海
最新海燕的教学设计方案(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