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抗日史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抗战史心得体会(九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峥嵘抗日史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又值暖春之际,端坐在桌前,呆望着窗外的绿树青山,享受着抚面而来的阵阵清风,思绪渐渐地被带到了三年前。
犹记得,那时候,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迈入初中校园,那巨大的立标格外引人注目,而规格不大的教学校却带给人一种庄严且神圣之感。刚面对同学的我,懵懂地向每一个人微笑,望着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可又不知在何时,这些面孔已经变得亲切而又温暖。我的初中生活也在与这些面孔的相处下逐步走向了尾声。但回首往事,我内心的暖暖的。
那一次,是谁在我无力奔跑时一直为我喊:“加油”;那一次,是谁在我被数学难题困扰时,耐心地为我讲解;那一次,又是谁为了维护我的尊严,与别人起了争执?是你们啊。我的同学!我朝夕相伴共同奋斗的同学。作文在这三年里,我们朝夕相伴,互相勉励,一起尽情玩耍,共同嬉嬉闹闹。虽然有时也会发生争吵与矛盾,但这些挫折不足以斩断我们的感情,反而只会让我们更加了解对方,珍视对方。
因为你们,我的初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是你们为我蓄满前行的力量,我们一起谱写了一首青春的交响乐。
还有那些令我又畏又喜的老师们,无论是有时艳丽有时和蔼的数学老师,还是让人摸不清楚性格的语文老师,或是不苟言笑但偶尔也会开几个玩笑的班主任……你们会在我取得成绩给矛我适当的鼓励,也会在我遭遇挫折时与我共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因为你们,你们在我初中或是人生的篇章上描绘下了辉煌且璀璨的一页。
转眼间,三年时光如同流水一般逝去,初三也马上就要结束,心中难免会泛起阵阵波澜,充满着对这一切的不舍。
我的初中生活为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望着天上悠然自得的白云,我嘴角泛出了一丝微微笑意,心中默念:“易逝的时光,不忘的美好。”
有关峥嵘抗日史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con1();
新学期已然过去一周。我们在第一单元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看到了中国人民互相勉励,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和人道主义的光辉。革命不再是书页里的历史,而是令当代人都能为之敬仰的过去。我们追随前人的步伐,一步步再次踏过经战火洗礼更加坚韧的街道。此处的人民继承了高尚的意志,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铸就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在全世界的政党中,有一群人像在东方历史中飘摇升起的红旗——中国共产党。无论是长征、抗美援朝,中国共产党一次次用自己的赤子之心证明了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一个取得人民信任的政党会产生无穷大的力量。
电影《金刚川》中,仅有两门炮的高射炮班,十余人创造了同钢铁巨兽——飞机对抗的奇迹。惨重的伤亡并没有停下大部队行进的步伐,反而让他们咽下对牺牲同志的泪水,咬紧牙根继续前进。这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句台词“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为了给大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无数人用自己的血肉支撑起了那座桥梁。那种高尚的奉献精神足以让任何人洒下热泪,亲吻这片饱经风霜的故土。
已不复被战火侵扰的战场之后,仍有人默默发扬着革命奉献精神。“满分作文网https:///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出生于浙江绍兴,是一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作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的他一生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正是他调集了邓稼先等一大批优秀物理学家,为我国的原子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向党和国家奉献了自己的所有,只为国家能变得更强大,庇佑所有的子孙后代。
在长久以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中,在五四运动的精神洗礼中,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其高尚的奉献精神和先进的理论思想,建设出了一个旧时代从未设想过的新中国。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跨时代的政党,值得被人铭记的政党。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我们仍会被曾经红军战士们的奉献精神感染。为了建设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所有人,都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已经有无数人用血肉之躯铺好了前往和谐社会的道路,点亮了思想的灯塔。让我们铭记那段峥嵘岁月,在每一个微小的岗位上燃烧自己吧!
有关峥嵘抗日史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各位团友,大家好,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我们即将前往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青山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武川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
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大青山的红色火种有关。
走进大青山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武川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在已草木繁茂。从20xx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
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全县60%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武川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无公害绿色马铃薯基地。今年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达8亿公斤。“塞外高原”牌的无公害马铃薯畅销全国大中型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武川还是保健粮种莜麦(裸燕麦)的主要产地之一。〔建立根据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于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
其中120师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发出电报:在平绥铁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于是贺龙同志认真地调查了大青山区的情况。当时曾有人说“山西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吕梁山、太行山如人之双臂,紧揽中原,而阴山如人之颈背”,真是一语中的。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八路军120师于1938年6月下旬组建了大青山支队,这支部队由精锐358旅的715团和师直属的一个骑兵连组成。由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兼政委,姚喆(zhé)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支队多数指战员经历过红军长征锻炼,共产党员约占三分之一,是一支具有较高政治和军事素质的部队,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的钢铁之师。因为支队长姓李,所以这支部队又称李支队。1938年8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和有关抗日组织工作人员约2300多人,从山西五寨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堵截,经过两次北上,于9月1日越过平绥铁路,胜利挺进大青山,在面铺窑子与在那里坚持武装抗日的蒙汉抗日游击队胜利会师。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播撒在大青山南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掀起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归绥一带坚持地下斗争的杨植霖、刘洪雄、高凤英等蒙汉共产党员,毅然组织起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鼓舞了绥远敌占区蒙汉各族人民的抗日信心。
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后,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迅即开展了灵活多变、机智勇敢的游击战争。在蒙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辟了绥中、绥西和绥南三块游击区组成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此同时,绥远地区匪盗猖獗,象日寇一样蹂躏百姓,李井泉作出“剿灭土匪、为民除害”的决定,对恶贯满盈的土匪采取主动出击,解救了被掠来的妇女数百人。老百姓对此感恩不尽,有的人家甚至供起“八路军神位”。1938年12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主力部队转向冀中,只留下一个营在大青山坚持游击战争。
根据大青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对敌斗争的需要,大青山支队逐步由步兵改进装备而成为骑兵,建成了八路军第一支铁的骑兵部队。在敌强我弱、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多次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到1940年2月,部队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20余次,击毙日伪军1500多人,俘虏500余人,兵力逐步扩大到了三个团,创造了开展敌后骑兵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 1940年,李井泉同志回延安汇报工作,姚喆担任代支队司令,开始领导根据地党政军全面工作。姚喆以英勇善战著称,人称“姚一刀”。 1945年,党中央为加强大青山地区的抗日力量,派奎璧、白成铭、郑天翔、杨植霖等大批蒙汉干部北上。7月,派乌兰夫回到绥远,成立了中共绥蒙区委员会。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门户,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外翼,为保卫晋西北根据地,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同时,游击队发动当地各族群众,传播革命理想,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党的优秀民族工作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干部献身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绥远敌占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权基础。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牵制和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南下、西进,以形成对陕甘宁边区包围的计划,点燃了大青山地区蒙汉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的烽火;同时为打通国际红色交通线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烽火遍燃〕 在领导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党还继续领导了内蒙古其他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党领导的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武装,就其规模来说并不算大,力量也不算强,但它在牵制和阻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组织蒙汉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位于武川县境内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延安”、“老根据地”。这里的父老乡亲曾与八路军相依为命,并肩战斗,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在地理环境上,得胜沟群山紧抱,流水环围;沟深谷险,峰回路转,是难得的天然屏障。西南端的“钻天沟”林木参天,是当年李井泉政委和无线电的隐蔽处,通过这红色电波可直接与延安的党中央取得联系,布署战略,执行指挥。而东西两头能与红色据点井儿沟和八区政府相通。
这里是大青山的心腹地带,是易守难攻的理想战略要地。 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得胜沟列为全区重要革命文物纪念地。先后修复了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八路军讲堂、警卫连、卫生队、炊事班伙房、后勤部等旧址,李井泉司令员故居、姚喆的窑洞、电台、“郝区(武归县某区郝秀山为区长)政府”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还有八路军办公、作战使用过的珍贵历史文物。并树大理石碑铭文纪念,新建了“革命斗争陈列室”,收藏着当年斗争的遗物及照片史料等。 在这里可供人们观仰遗迹实物,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者在大青山区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整个景区可谓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融教育、观光、休闲、游乐于共享。随着全县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不断加深,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得胜沟、李齐沟两地的革命遗址、遗迹修复重建,恢复了原貌:距得胜沟司令部十公里的蘑菇窑村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休闲之余,来这里凭吊先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0xx年初,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结束语〕“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踌躇满志,展未来光辉前景我们任重而道远”,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向人们昭示历史,同时也在鞭策着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保卫和建设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家园,
峥嵘抗日史教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抗战史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