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500字(九篇)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500字篇一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女高的一句校训。
在笔者的心中,华坪女高的的师生们垒石而成“高山”,而不忘初心的你,就是屹立在那“高山”之上,一株坚韧不拔的“梅”。
一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坚韧不拔的“梅”,你用那“千里冰霜脚下踩”的坚定意志,完成了一个让世人景仰的人生伟业。
华坪女高,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难以为继到全国闻名,你带领全体老师,用4000多个日夜的坚守,用分秒必争的拼搏,用十二个寒来暑往,帮助1804名山区贫困女孩,靠知识改变了命运!
在大山里,你用一所没有门槛的女高,改变1800多名山区女孩的命运同时,也将在未来改变无数家庭的命运。
二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坚韧不拔的“梅”,你用那“唤醒百花齐开放”的高尚情操,唤醒无数贫困山区无助少女的人生向往。
从办学之初的96名学生,到今时今日闻名遐迩的“全国第一女高”,你让多少穷乡僻壤的少女实现了人生梦想?而为了不让一名山区女孩因贫困失学,12年里,你步行着翻山越岭劝学,坐着拖拉机、摩托车家访。为了助学,你走遍了丽江边远山区的每一个村寨,并曾为此摔断过肋骨……
你为华坪女高付出了一切,甚至不顾生死,但你从来不求回报。这一切,只为换取贫困山区那些逆境中的女孩,得到一个光明的未来。
三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坚韧不拔的“梅”,你用那“三九严寒何所惧”的坚强品格,把世人眼中的“天方夜谭”,变成世人仰慕的“魅力学堂”。
20__年9月1日,华坪女中只有一座教学楼,迎来了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6名贫困女孩在此就读……由于没有入学门槛,摸底考试有的学生数学才考了6分!面对这样的学生基础和办学条件,你却坚定地许下誓愿:三年后,必须让学生全部考上大学,而且要努力上一本二本!当时,在所有人看来,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你说到做到,三年后,华坪女高首届毕业生,百分之百考上大学,从此“一战成名”。
四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坚韧不拔的“梅”,你用那“一片丹心向阳开”的坚定信仰,把自己锤炼成乘风驾雾的领头雁。
华坪女高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9名辞职。眼看学校快要办不下去,当内心无比焦灼的你,了解到剩下的8个老师中,有6名是党员时,终于找到并肩战斗的力量。
于是,你在学校的墙上画了一面党旗,并写上誓词,当举着拳头重温誓词时,你对同志们说:“我们有6个党员,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阵地都不会丢掉!”
使命在身,丹心向阳。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之际,你想到了党,你想起了入党誓言,这就是你,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不平凡。
五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坚韧不拔的“梅”。你用你弱小多病的身躯,藏着对学生无尽的爱,藏着对党无限的忠诚,藏着对人民教育事业无比刚强的使命与担当。
梅开“高山”分外香。你说,你最爱唱《红梅赞》,你一路走来,一路高唱,唱着唱着,你就把自己唱成了昂首怒放的那株“梅”,你就把自己唱成了香飘云天外的那株“梅”。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500字篇二
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张桂梅了。
12年来,张桂梅同志为1804名学生圆了“梦”,她是大山里当之无愧的“圆梦者”。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圆梦者”。
要有“圆梦”的赤诚心。她是学生们心里的“张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正是张桂梅同志把孩子们视为己出,才有了这样深沉的爱。这背后是一颗党员的赤诚之心,把对党的忠诚化作对人民最真实的爱。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是把群众当亲人和家人。在为民实践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和态度,让群众少跑腿,自己脚下多沾泥,坚实步子;让群众多开口,自己少插话,耐住性子;让群众少为难,自己多辛苦,厚实里子。要跨前一步,主动为群众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关切提早谋划,及早落实,多一些“暖心包”“温馨袋”,少一些消极应付,把忠诚和热爱融入到为民的点滴之中,融入到为民的“圆梦”之中。
要有“圆梦”的硬本领。张桂梅同志带领华坪女中每年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民还要有能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化解这一矛盾,没有本领是不行的。斗转星移,“能”要与“时”进,要更强,这样遇事才不会一筹莫展,而能迎刃而解。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习,向群众学,向先进学,向优秀学,尤其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好党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要加紧到为民的事上去练。积极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去,在具体事务的“练”中不断锤炼意志,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孰能生巧,干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短板就能补得越齐,本事就越高强。
要有“圆梦”的无我境。张桂梅同志以学校为家,把培养学生作为一生追求。即使学生们离开了校园,成家立业,她也时刻关注着她们的人生和成长。无我无私,白璧无瑕。在为民“圆梦”的路上,我们要涵养这样的境界,要以百分之百的坚定、百分之百的力量、百分之百的奋进,全心全意、不留余地为民做好每桩事,干好每茬活,答好每张发展卷。为民无止境,一些民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做“夯根基、打基础、管长远”的潜绩。面对这样的事业,我们更要踏踏实实、无怨无悔、久久为功地埋头苦干,把追求潜绩作为内心为民担当的“基石”。有这样的“基石”,我们就能去除浮躁之气,真正行稳致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就是圆了人民群众的梦,也是圆了每个党员干部的梦。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500字篇三
“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就像早春的约会在中央电视台如期播出。
身影清瘦、眼神坚毅,行动坚决、步伐坚定……张桂梅犹如一枝面对重重困难却傲然迎着寒风怒放的梅花一样,在云岭大地散发着丹桂般浓郁的幽香。品读“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一位坚韧纯粹、迎难而上,甘做人梯、无私奉献的师者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动容,令人感佩。她的精神值得学习、值得传扬。
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40年如一日,扎根云贵高原的偏远山区,义无反顾投身教育事业,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的女孩走出大山,改变了三代人的贫穷命运。她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用言行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志向、追逐梦想,注重言传身教,传扬红色基因,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广大学生自觉追求;她实干苦干、甘于奉献,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山村千万女孩的梦想之灯,诠释了为人师者的师德与担当。她用实际行动,勾勒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当代“四有”好老师形象。她的先进事迹和高贵品质,值得学习,更值得见贤思齐,传承弘扬。
“我这辈子的价值,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的,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幸福的诠释各种各样,但幸福的笑颜确是一样的;幸福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幸福的价值却是万宗归一。为了贫困山区千万女孩子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张桂梅如燃烧在山中的蜡烛,心无旁骛、无怨无悔,践行着当初立下的誓言。张桂梅是千千万万新时代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但却充满力量、充满激情,散发出温暖山区儿童、温暖世界的光和热,是新时代妇女投身脱贫攻坚巾帼建功的杰出代表,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为孩子梦想铺路的优秀人民教师。她的事迹,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充盈着激荡人心的力量。
“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回望张桂梅投身教育事业的道路,她正如一条小溪,潺潺流进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山区,用崇高的精神、可贵的品质,滋润着贫困山区儿童的心灵,在山区润养出一片精神的“绿洲”。张桂梅同志扎根山区教育40余年的时间里,克服着病魔缠绕带来的病痛,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身上,在病危时拉着县长的手要求提前支取丧葬费……张桂梅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教师代表。以张桂梅同志为镜,照一照自身有没有迎难而上的自觉担当,缺不缺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少不少甘为事业燃尽自己的“无我”境界,通过对镜自照,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弥补能力短板、扛起岗位责任,努力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的担当者、燃灯者。
“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没有任何其他条件”。张桂梅扎根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就像一盏点亮在山区的“灯盏”,不但深深扎根山区,还在12年前创办起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12年间行程10万多公里,走访了丽江大山里的1527名学生的家庭……她用一生坚守了立德树人的初心,践行了为党育人、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500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