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心得感悟(十二篇)
最美乡村教师心得感悟篇一
徐德光 贵州省遵义市金红花岗区鼎山镇扇子林教学点
邓 丽 湖北省恩施市鹤峰县高原小学
宋玉刚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
肖 山 海南琼中县中学
于贵勤 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
刘效忠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东兴镇五一村西二屯下伸点
马复兴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
陈万霞 安徽省肥东县陈集镇阳光小学
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小学
师德是什么?
——师德就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希望的种子播入学生的心灵,使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师德就是敬业爱岗、默默耕耘,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师德就是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把自己的知识和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看了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感人的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被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深深感动的落泪了,我为他们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鼓掌,他们是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真正含义,诠释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
尤其:宋玉刚,一位在西藏高原奉献了20_年青春的普通的汉族乡村教师,他学说藏语,融入藏民生活,将自己的家安在了高原,成为了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他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两年不困难,难得的他用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
还有许多可爱又可敬的乡村教师,安和利、陈银玉、韩春玲……他们用自己的执着和生命诠释着美丽,诠释着大爱,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同样身为老师,我们应该向“最美老师”学习,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习他们心中装着学生,努力为孩子带来无限希望;学习他们不为名不为利,默默耕耘于教育事业。
最美乡村教师心得感悟篇二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跟着家人下乡体验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机缘,我认识了文老师。
文老师是90后,今年不过21岁,长得文文静静的,时常身着一袭漂亮的少数民族服饰;说起话来,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文老师在村里教语文。这个村十分贫困,小孩子上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室里仅仅只有几张破烂的桌子。文老师很有爱,视这里的孩子如珍宝。
到达乡下的第二天,我来到了这所小学,果真如村里的老奶奶所说,学校是在村长的农舍,十分贫困。上课了,我走到教室最后听课。老师讲到《凡卡》这篇课文,她说道:文章中的孩子比你们更可怜,他们没人疼,但你们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会尽全力帮助你们,知道吗,老师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听了这话,我很是感动,老师朴实的语言感染着我的心灵。下课了,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出去玩儿了,我找到老师单独谈话。老师,你那么年轻,为什么要来这里教书呢?你有大好的前程要奔呀!我疑惑的问道,没有为什么,我只是想在这里用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文老师坦然一笑,这一笑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晚上,皎洁的月光映照着大地,我受邀来到老师家中做客。看起来老师家中外表虽不堪,但里面却是一尘不染。想不到老师每天下班很晚回家还要自己做饭。我去厨房和文老师聊天。我随口问了一个八卦的问题;老师,你结婚了吗?文老师的回答很让我吃惊:我早结婚了。孩子都一岁了。啊!可是我怎么没有看到呀?老师说;我把孩子放在他外婆家了。说着,文老师的眼泪簌簌地流下来了。我上前递上纸巾,只见老师呆呆的望着远空,眼睛中还闪着泪光,想必是在思念远方的家人吧。老师接过纸巾,轻轻地擦了擦眼泪,调整情绪后又说道:我真是狠心,丢下孩子就走了。我上前抱住老师:您也是为这里的每个孩子呀!晚饭好了,文老师摆好碗筷,快来吃饭吧!,文老师热情的招呼我吃饭,我们一起有说有笑的吃完了这顿饭。
时光匆匆流逝,我结束了生活体验,离开的时候,老师送了我一张手帕,我依依不舍得向老师告别:再见,我以后还会回来看你们的。老师动听的声音又在我耳旁响起:欢迎你下次再来!拜拜!我挥了挥手,上车走了。
这就是老师,这就是山村的老师,他们用他们的质朴纯真感染着每一个人!他们没有舒适的办公室,没有丰厚的犒劳,他们有的是对山区孩子的无私的爱,对山区教育执着的爱。他们付出的心血数不清,他们留下的眼泪数不清,他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数不清
最美乡村教师心得感悟篇三
8月31号,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当时没有书,会后我特意去网上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在那里写下我的读后感。
李老师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众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他所具有的这种情感魅力,简直让我崇拜。因为他做到的一切,是那样崇高难能可贵,只能让人望其项背。所以当低下头来反思学习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时,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了。
我记得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时代,号召什么,正证明了他缺乏什么。当我反思现实时,发现它真的是一个真理。比如三八妇女节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妇女的地位,体现男女平等,但男女真正平等了吗?它的设立正是男女不平等的显现,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宣扬的,所以我们没有男人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性别歧视也一向存在。那里我就不详细举例了。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9月10号教师节,刚刚过去三天,那我也来说说教师节吧。在医生,教师,律师等这些行业中,唯有教师有个教师节,看上去是社会对教师独有的尊敬,体现教师独有的尊贵地位,可反观一下现实是这样吗?这个答案很明显大家都明白。我举个很小的例子吧,以前有次,校长和我们几个老师一行人被一个学生家长请去ktv唱歌,那个家长还请了他另外一些朋友,之间有个30岁左右的女人,长得挺漂亮,关键是歌唱的挺漂亮,听说是在ktv里唱歌工作的。这种场合,大家免不了寒暄,在唱歌之余,当谈到大家的职业时,那位家长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恭维,说还是你们老师好啊,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在我们还打着马虎说哪里,哪里的时候,那个漂亮的30多岁的女人脱口而出,不是吧,此刻谁还想去当老师咯,给你当都不当咯。
这个女人出口太快,一时没意识到在座的我们一行有四五个就是老师,霎时,冷场,虽然那个女人立刻打圆场,但尴尬的气氛却一向在上空飘荡。这就是老师的地位,一个在ktv房工作的人说的话。还有一次,在车上听到别人谈话,一个生意人说最不愿做一种人的生意,那就是老师,另一个人是导游,也呼应说最不愿带的团也是老师,因为什么呢?穷酸,斤斤计较。看这就是社会对老师的评价,对老师独有的尊重。从此以后出门,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是老师了。前天看了一篇文章,说是笔者去到日本发现日本没有教师节,起初,笔者感到很惊讶,但当笔者跟随他的日本朋友做了一趟地铁之后他就释疑了,因为在地铁上一个老人坚决给年纪轻轻的他让座,他的朋友给他解释说因为老人看到他戴了校徽,明白他是教师,他朋友还告诉他,日本有专门的教师商店,所有的商品都对老师打折,商贩们把教师光顾自己的生意看作是一种荣耀,日本人最尊重的人就是教师,同时,日本的教师工资制度是教育财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是获得了学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的话,去基础学校任教的月薪是去高等学校任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日本的教师待遇在全国任何学校都是一样的。教师之间工资的差别,只存在于工作年限之间,既不存在不同地区,也不存在不同学校,更不存在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教师之间。日本中小学教师没有级别,只有资格新老之别。正因为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日本中小学教师入门的门槛很严。
虽然日本没有“教师节”,但我分明感到,日本的教师天天都在过教师节。关于说到日本没有教师节,而教师却受到全社会尊重,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在反思,这天我们大力号召提倡做最好的老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国家缺少好老师呢?那为什么又缺少好老师呢?看看我们国家教师的地位,国家在教育中投入的经费,就明白答案了。我们总是要求老师要有奉献精神,对其有着较高的社会职责期望,然而人不是活着真空中,他是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着家庭职责,负担,有他的喜怒哀乐,在房价物价如此高,工资那样低入不敷出的状况下,衣食住行都烦恼时,他怎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呢?他自己都活的那样狼狈卑微,他怎能崇高起来呢?这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精神层次。我们有句古话,衣食足而知荣辱!
聊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第一个意思就是,中国的好老师少,这么多年就出了个魏书生,李镇西,同时,在中国做一个好老师,也难,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国家,社会,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个理想,而不是只是对老师的诉求。国家与社会首先就应为老师带给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要让全社会崇尚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把教育强国,教育兴国真正落实,让老师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他才会竭尽全能去做好这个老师。一个老师能安心做一个老师,他不必须能做到最好的老师,那是方法问题,甚至还需要天赋,因为教育是门艺术,但一个安不了心做老师的人,肯定做不了最好的老师,因为那是态度问题。所以这是为国者,为领导者务必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为师者务必做出的努力。一个老师既然选取了老师这个职业,不论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首先他就要沉下心来,热爱老师这个职业,这对个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论这份工作是什么,我们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你只有战胜了你面前的困境,你才能到达你想去的远方,就像那掉落于井中的驴一样,应对扑面而来铲过来的沙,只有及时的抖落,踩在上面,才能最终站到地面上来,摆脱困境。试想如果你做不了一个好老师,干其它工作,你是不是也做不好呢,因为它也只是工作中的一种。所以如果对教师职业本身缺乏认同感,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那这个老师根本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也就成不了好老师。因为一个好老师的核心品质就是源于对学生的爱。这也许是目前我们所有已经在职的老师该反思的问题,该学习的问题。
最美乡村教师心得感悟篇四
35年来,他耕耘三尺讲台,以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着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哺育出一片桃李芬芳。20__年,他被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今年的教师节他将出席央视举办的"20__全国最美教师"的颁奖典礼。他就是河北省平乡县常河镇学区副校长胡清汝。
9日清晨,记者在蒙蒙细雨中来到了河北省平乡县贾村,正在自家田地里抢收已落地的春玉米的胡清汝对记者说,"地里的春玉米早就熟透了,因为一直忙着照顾学校里那些留守学生,庄稼顾不上收,现在棒子都掉地上了,这几天要抽时间把玉米收了。"
"我已经从教35年,从师教学,不仅仅是我的职业,也是我们整个胡家的信念。"胡清汝说,他从小就在爷爷身边长大,平日里看着爷爷教书育人,在很小心灵中就已烙下了教师的痕迹。他深深记得爷爷留下做人为师的道德准则:为人至孝、宅心仁厚、诲人不倦、兢兢业业。
"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家传",这句话是胡清汝及胡家的写照。胡清汝对于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他来自一个特殊的教育世家,胡清汝的祖父、父亲、叔叔、母亲、女儿、侄女、儿子……都是教师。在70年的岁月里,胡家四代人已经有近70年的从教家承,出过20名乡村教师,学生超过两万人。
在和记者攀谈时,挂在胡清汝嘴边最多的就是那些乡村留守学生,"这些孩子们因为家距离学校较远,吃住都在学校,我不光要负责任课及学区工作,还要照顾好这些孩子们的生活起居。这些孩子的家长都出门打工了,走的时候把孩子交给我,我就是他们的父母,在学校里我不但要严格要求他们好好学习,还要培养他们诚恳做人的准则。"
"我国有很多的乡村教师,我只是他们中普通的一员,我们都在默默的奉献着,在平凡中坚守着,其实这没有什么,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只要我们能把学生培养成材,这就是我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胡清汝说。
最美乡村教师心得感悟篇五
昨天,我们东校在新盖的大礼堂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大型颁奖活动,看完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感触很多。在这里我在观看中所记下的这几位很美的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
徐德光 贵州省遵义市金红花岗区鼎山镇扇子林教学点
邓 丽 湖北省恩施市鹤峰县高原小学
宋玉刚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
肖 山 海南琼中县中学
于贵勤 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
刘效忠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东兴镇五一村西二屯下伸点
马复兴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
陈万霞 安徽省肥东县陈集镇阳光小学
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小学
师德是什么?
——师德就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希望的种
最美乡村教师心得感悟(十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