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七篇)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4、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
1、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练一练。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交流。
列式完成。
3、数学故事:学生独立完成。
四、评价总结。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你能用图来表示吗。
4、学生讨论完成。
5、汇报、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
a、试一试1、
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b、试一试2、
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交流。
集体订正。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分数混合运算。
学生回忆
二、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让生认真审题,找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让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计算。
生独立完成,订正。
3、解方程。
独立完成,订正。
4、让生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
5、认真审题,找准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
交流订正。
三、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四、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复习题。
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情景图。
2、生独立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找出等量关系式。
4、让生先估一估,画出线段图。
5、讨论完成。
6、交流订正。
7、让生学着检验。
8、教师总结。
三、练习。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电脑用户。
让生认真分析,找准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
3、五年级有多少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解方程。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2、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4,几天完成?
学生读题。
找出等量关系式。
教师总结导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让学生读题。
2、找出已知条件、所求得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
4、讨论完成。
5、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数学万花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复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以碗知僧”
2、学生读题。
3、互相交流大意。
4、师讲解大意:
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5、学生讨论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6、交流。
7、教师提示可利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
8、学生讨论完成。
9、交流。
三、练习。
出示复习题,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总结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练习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
二、练习。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受伤的鸟。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
交流订正。
3、占地面积。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
交流订正。
4、拉拉队。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
交流订正。
5、水资源。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
交流订正。
三、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练习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
二、练习。
1、营业额。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2、体重是多少?
分析知道的信息。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3、打稿件。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4、血液中有多少水?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5、计算自己体内水分的含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6、野鸭与大雁何时相遇?
小组讨论完成。
交流汇报。
三、总结评价。
四、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北京的天坛和故宫就是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天坛和故宫的图画,同学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雄伟吧!欣赏完图片,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
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约是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阅读信息
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知道天坛公园的面积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根据故宫的信息可以知道是把天坛公园的面积看成单位“1”
师:信息有了,还缺少问题,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
生: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老师和同学共同画线段图进行解析
师:同学们拿出笔,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理由
二、自主探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解决问题,感知运算顺序。
老师巡视
生1: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 。
272× =68(公顷)
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68 4=72(公顷)
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72公顷。
师:我列的综合算式
272× 4
谁和老师的一样举手示意(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看这道算式,里面含有分数并含有乘、减运算,我们称这样的算式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272× 4这道题先算什么呢?
生:先算乘再算加
师:对,从我们刚才的分式中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习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2023年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