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新疆同学们讲话(九篇)
欢迎新疆同学们讲话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xxxxxx,来自xxxx乡,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
说起长江、黄河、天安门,我们发,大家也不难联想到当今快速发展中的西部明星—新疆。
展开历史的画卷,昔日的祖总会很自然的想到自己的祖国母亲—伟大的中国。提起西部大开国,曾经傲立东方,我们为此自豪;昨日的华夏,也曾忍辱百年,我们为之哀歌;然而今日之中国,依然是青春焕发,我们为之雀跃。悠久而又丰富的文化底蕴,屈辱而沉痛的历史沧桑,西部开发如雨后春笋般,新疆与祖国风雨患难,荣辱与共 。
我是幸运的,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不曾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难,不曾看见过祖国母亲昨日的沧桑,但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了解到了民族的兴衰,亲眼看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来,西部开放了,,我们的新疆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新疆的儿女们拆危房、建新楼、修公路、创品牌……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弘扬胡杨精神,坚持不懈地不断努力奋斗着。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各族人民利用科学走上来致富之路,当前,按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新疆各地区正在构建发达经济圈,建立文明和谐新疆,为了把新疆建成祖国西部的明珠而奋斗。
看,最多的机遇在西部,最好的发展在新疆,最美最真最温馨的地方还是我们自己的家乡!我是新疆人,我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勇敢辛劳、善良好客的各族人民,但爱是什么?它不是信誓旦旦、而是关注、是勤奋、是上进、是努力、是拼搏、是脚踏实地、是爱的回报。
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有着如此质朴的兄弟姐妹,有着如此深沉厚重的关爱与支持,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几年来,我渐渐的成长,也上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深深地明白,如果没有祖国母亲的培养,如果没有家乡父老的关爱,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自豪,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要用最美的语言,歌唱我伟大的母亲!我骄傲,我是新疆的孩子,我要用满腔的热情拥抱这个富有三千年丝绸之路文化底蕴的历史区域,拥抱这个正在催化无尽现代神话的中国最边缘的自治区,拥抱这个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沙漠绿洲!我们的新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呃,同学啊,如果你是博乐市第一小学的最好不要写这篇,因为、我也写的是这个
欢迎新疆同学们讲话篇二
尊敬的**省长,**副省长:
尊敬的**少将、**少将:
各位领导、各位首长、同志们:
**集团军是一支有着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的部队。在**应对抗洪、**污染事件等历次急难险重任务中,在维护社会稳定、帮建新农村和城市建设过程中,人民子弟兵总是与全市人民并肩战斗,勇挑重担,甘当先锋,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谱写了无数感人至深的辉煌篇章。特别是驻**部队从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不断激励着**人民在保卫家乡、建设家乡、实现全面振兴的征程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承担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粮食生产紧紧抓在手上,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实现了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特别是针对近两年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投入抗旱资金近x亿元,组织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打抗旱井**万眼,维修加固水库x座,渠道清淤x公里,修复水毁工程**处,为夺取粮食大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去年全市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亿斤大关,达到**x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x。今年,按照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粮食产能提升工程任务要求,我市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当前春耕生产实际情况看,缺水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目前全市水库、塘坝总蓄水量仅为**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减少六成。为此,市委、市政府已紧急安排**万专项资金用于春季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并切实加大工作推进和落实力度,尽最大限度解决春耕用水问题。
今天,**集团军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及时派驻**名官兵支援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灌区x公里渠道进行清淤疏浚。这种军地友谊、鱼水深情,让我们感到特别的欣慰和温暖。渠道疏浚后,将极大地增强灌渠输水能力,改善x万亩水田的灌排条件,提高灌排保证率,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直接促进水田增产和农民增收。为保证这一民生工程、军民共建工程的顺利实施,市直各有关部门、双城市政府要认真协助和配合部队完成好建设任务,在生活上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全力做好驻地食宿、安全保卫等后勤保障;在工作上提供必要的施工工具,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咨询,尽最大努力为子弟兵服好务。
我们相信,有人民军队做坚强后盾,有军地团结奋战形成的强大力量,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坚决夺取抗春旱、保春种、保春灌、夺全苗工作的全面胜利。
谢谢大家!
欢迎新疆同学们讲话篇三
2002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经教育部批准,2003年7月16日,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协议书》。下面就四年来,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口支援工作的基本情况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本着积极务实的精神,以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双方商定每年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200×-200×学年对口支援项目协议》,每学年度制定相应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口支援项目的制度化安排,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办实事,求实效”为指导原则,积极调动全校上下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努力促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我校输出,从而使我校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口支援项目按《协议》和《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成效显著。
二、协议的执行情况
(一)研究生教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已将我校三位教授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从2004年起陆续开始招生,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积极支持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免费接受我校部分学科硕士研究生前去修读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截至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已招收我校26名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另有6名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进修(免进修费),并参加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支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自2005年上半年起,根据我校实际需要,派遣教师到我校讲学,至今已有20人次到我校承担短期(一学期)教学工作,使我校师生能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师生的理论视野。
(四)干部挂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已派出一名干部到我校担任副校长;我校也派出了两名处级干部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挂职学习,这为促进我校教育行政领导干部转变观念,吸收东部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提高我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图书馆建设方面:共建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已向我校赠送六万余册图书和部分期刊光盘,赠送了部分办公设备,并且每年培训我校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我校电子阅览室建设,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六)访问交流方面:对口支援关系建立以来,两校建立了学校领导互访制度,轮流进行访问,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四年来,两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情况2006年6月,教育部正式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三所院校对口支援我校8个学科,我校分别与三所院校签订了协议。这是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后,实施的又一项有利于新疆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更有力地推进我校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了落实该项计划的相关措施。
1、2006年6月---12月,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为:第一、与三所院校来参加签字仪式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开展具体工作达成一致意见;第二、在全校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受援的8个学科,要求各学科认真研究自己的需求和三所院校相关学科的情况,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主动与对方联系交流;第三、2006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学科人员一行8人来我校访问,就具体开展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密切了两校之间的关系;第四、组织、动员我校教师报考三所院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我校今年共有14人报考三所院校博士研究生,目前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已有3人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2、为了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具体工作,利用该计划促进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我校完成学校及个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制订工作后,2007年3月28日—4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梁超同志带领我校研究生处、人事处及相关学科负责人共24人,分别前往三所院校进行访问交流,出访得到三所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本次出访采取的方式是:召开学校层面的座谈会、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科层面的会谈和进一步交流,双方就具体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磋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教工作、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签订了会谈纪要,具体工作将从今年6月逐步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将于6月派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学;将在7月、8月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个全国性学术会议;9月,将派出我校近10名教师前往三所院校进修访学,并将就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协商、落实。
3、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我校确定了建立合作互惠平台的原则与支援学校进行协商,得到了对方的真诚支持,支援学校积极帮助我们想办法、提建议,表现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高度热情和政治觉悟。北京师范大学提出,虽然计划中所列是两个学科,但科研领域的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而扩大学科领域。中国科技大学则应我校的要求将支援学科扩大到计算机科学,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以特别的政策和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与援疆学科两个计划结合起来,对协议中的内容逐项落实。应该说我们和三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各项计划的落实,必将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4、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除了教育部制定的三所院校,我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其他高校积极联系,并得到了热情响应,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虽然没有教育部规定的对我校支援任务,但都表示了积极态度,与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将逐步展开。在校党委对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全校正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确定了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该项计划将取得显著成效,对我校学科发展将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
四、经验总结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四年期间,通过两校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对口支援工
欢迎新疆同学们讲话(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