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做好
如何做好“去极端化”工作篇一
以系列讲话、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去极端化”目标,进一步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动员全校广大师生人人参与、时时宣传、丰富完善教育、管理、防控体系,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在学校蔓延传播,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库车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坚持打防并举、疏堵结合、外敷里治、综合决策、齐抓共管的原则,做好对全校师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小手牵大手”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舆论宣传、教育引导、文化引领、夯实基础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师生中分认识宗教极端思想的反动本质,增强判别力,提高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能力。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副校长)
成员:各班主任
1、加强学习,提高“去极端化”的思想认识。
我校严格落实县县教育局党委下发的和根据《轮台县教育系统“去极端化”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文件要求,通过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等活动形式,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认识,要求每名教职工对照自己的言行,查摆出自身在安全稳定、政治思想、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履行职责等方面存在的隐性问题,并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制定“去极端化”整改方案。
2、在案例中学习,在学习中警醒。
通过学习再教育进一步规范教职工的言行举止。一是通过学习让教职工们看清极端分子的真面目、认清他们的本质,进一步明确教职工的自身职责,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我们是在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深刻揭批暴力恐怖案件的真相,认清暴力恶势力的丑恶本质,让教职工知道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化思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深入开展亮观点表态度发声亮剑活动,积极传递正能量。要求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从自身做起管好自己,教育好身边的人、子女和亲戚朋友远离宗教极端思想,从不穿吉里巴甫服,不留大胡须、不戴面纱、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等方面来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去宗教极端化活动,进一步坚定教职工的政治立场。
一是学校充分利用宣讲团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就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央、自治区媒体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11名大学生公开联名书——我们不在沉默”及“维吾尔著名作者联名书”等评论文章、访谈节目,强化教师“四种意识”(即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岗位意识),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及“反分裂、反渗透”教育,为正确区分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进而为明确政治立场、坚守维护民族团结阵地夯实了基础。
二是利用家长会、开学典礼、庆“元旦”等主题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活动,跟孩子一起接受去宗教极端化思想的专题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家长对非法宗教活动及去宗教极端化思想的认识。通过大走访活动和平时的家访活动,积极发挥每个教职工的宣传员和信息员作用,对每一个学生及家庭成员情况做到“四清四掌握”。
4、多措并举让“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入脑入心,践行于行动。
一是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讯通、黑板报、宣传栏、书法、绘画、手工作品、手抄报等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得到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去宗教极端化”宣传氛围。
二是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班级和教职工中,了解学校在安全稳定工作、教育教学、学生常规管理等工作方面的开展情况,并就发现的一些问题作出具体的要求和部署。
三是加大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力度,重点清查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对一些学校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通过上级部门的协调解决,使安全隐患问题得到有效地治理。
四是配合县纪检部门对教职工的手机、电脑、多媒体卡进行突击检查。
5、积极开展“八个一”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去极端化”思想的认识。
通过组织开展法制教育宣传讲座、举办红歌比赛、读红色书籍、观看红色电影、组织一次“去宗教极端化”主题演讲、开展一次“去宗教极端化”征文大赛、举办一次绘画、手工制作比赛、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手拉手”融情教育活动、举办一次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学生、教师文艺活动。组织学生选手参与书法、绘画、口语、文艺汇演等比赛活动强化教育成果,并依托“道德讲堂”平台组织师生开展“去极端化”主题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未成年人“向国旗敬礼”周一献礼活动,以升国旗仪式为契机,组织师生举行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誓词等教育形式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的侵蚀;充分发挥校园广播、以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师生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思想理论教育。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积极邀请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通过讲述一些发生在我们境内和身边的鲜活案例增强师生的普法意识。通过普及法制知识、建树法制观念,淡化了宗教氛围的影响,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如何做好“去极端化”工作篇二
“去极端化”的治本之策是一系列“组合拳”的辩证实施,“组合拳”是适应去极端化对象复杂性的必然选择。个体层面,极端思想观念、极端行为方式多种多样;群体层面,有多种类型极端化群体,有多种“感染”渠道;社会层面,极端化生成的内外因关系非常复杂,同时既要“去极端化”,又要积极预防。这些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组合运用一套互为关联的方法予以应对,既要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又要深入、全面、长远地“去极端化”,多方施策,综合发力,标本兼治。
(一)顶层设计与发动群众相结合
“去极端化”工作的根本举措沿袭了我们党的工作优势,把党的领导和发动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党的领导是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也是“去极端化”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开展的重要前提。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落地的关键,也是“去极端化”工作取得胜利的基础。
1.顶层设计
中央层面:20xx年5月28—29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16字方针”上升成了解决新疆宗教问题的“20字”基本原则,具体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首次明确提出了“遏制极端”。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考虑,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务实聚焦作出的重大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形势的科学把握和准确判断,为新疆开展“去极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xx年9月12—13日,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五观”,以全局观对新疆历史、民族、文化、宗教问题逐一进行阐释,为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历史领域的问题提供了指南,为“去极端化”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
自治区层面: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办法和措施,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颁发了“两文件、一条例”1,利用“堵”和“疏”两个途径制止传播宗教极端思想,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障信教群众应有的权益。20xx年成立了第一个自治区“去极端化”工作领导小组,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协同开展“去极端化”工作。随后自治区启动“去极端化”立法工作,20xx年4月成立了“去极端化”立法领导小组,积极推动《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的出台,为新疆在“去极端化”领域的立法进程作出了贡献,着重解决部分立法欠缺的问题。
2.发动群众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去极端化”工作胜利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把广大的维吾尔族老乡发动起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把大批处于观望态度的群众拉到政府这边,实行团结多数、鼓励打击极少数、分化瓦解中间分子的策略。错误的工作方法、低下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会疏离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并可能把本来没有宗教极端思想的群众推到极端分子的行列。只有争取了大多数群众,我们才能形成统一战线,针对少数敌对分子,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
在自治区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中,针对南疆大部分宣传对象是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现状,通过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基层群众接受并潜移默化发生改变。一些草根化、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有力回击了宗教极端思想蔓延,凝聚了新疆人民共同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力量,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
第一,举办“新疆农民画大赛”。充分发挥各族农民在“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各族农民画家围绕“去极端化”,进行民族团结、依法治疆、现代科技、“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等主题的创作,用具有浓郁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农民画表达各族人民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心声。农民画在各地的巡展中也起到很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
第二,举办“新疆农民小品大赛”。充分发挥新疆各族群众特别是农牧民幽默诙谐的特点,用小品表演形式,深刻揭露“三股势力”的谎言谬论,弘扬现代文明理念,自觉成为现代思想观念的倡导者、现代思维方式的传播者、现代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坚决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同时将获奖作品作为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制作光盘发放到基层和各驻村工作组,组织群众观看,并组织优秀作品赴各地进行巡演。
第三,用世俗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氛围。新疆是歌舞之乡,维吾尔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群众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舞蹈,舞蹈是维吾尔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对冲宗教极端思想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中,用舞蹈的方式来冲破限制。歌舞“小苹果”火爆全疆,新疆伽师县农民“小苹果”集体舞闹热乡村,轮台县举办“民族团结小苹果”舞蹈大赛,新疆洛浦万人“小苹果”、新疆喀什万人齐跳“小苹果”等。此外,由于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南疆地区很多地方曾有一段时间出现结婚不准唱歌跳舞的现象。网络文化节中的集体婚礼——“塔克拉玛干的婚礼”让歌舞重获新生;新疆维吾尔语选秀节目《丝绸之路好声音》受热捧;伊犁州伊宁县以“我要上春晚”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用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影响。
第四,发声亮剑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深化。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和各行各业各领域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民族要并肩战斗、集体发声、相濡以沫、心照神交”的要求,围绕反对暴力恐怖、提倡现代文明、民族团结
最新如何做好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