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展示心得体会(5篇)
教学活动展示心得体会篇一
首先,大家听取了由吴正宪老师介绍的“改变学习方法,促进深度学习”的专题讲座。吴老师介绍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深度学习,让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生活意义,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接着我们观摩了孙迎新老师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孙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内容科学、方法得当,符合学生实际,同时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有效引导,课件的生动展示,达成了所指定的目标,效果非常显著。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唐老师的《认识长方体》。这节课结构合理、敢于创新、思路清新。全课以四个活动为主线,在引导中让学生去猜盒中的几何体,一个“猜”字,紧紧勾住了学生的未知欲望,一个个不同层次的展示,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个“切”字,把直观的胡萝卜切成正方体,落实面、棱、顶点的概念,设计大胆新颖,学生直观易懂。
第三个“找”字,打破传统的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在研究特殊的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推理一般的长方体的特点,敢于突破,这种逆向设计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第四个“做”字,唐老师用心细致地为孩子提供了有趣丰富的学具,通过“捏一捏”,“搭一搭”,让孩子独立创造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用结合,使得数学知识真正的落地生根。
徐毅老师的《折线统计图》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资源,分量适中,难度适当,教学方法讲求实效,能够恰当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信息反馈即及时、全面。以武汉抗疫为载体,贴近生活实际,让数据传递育人作用,具有很深的德育意义。
并且徐老师设计的分层作业,让学生对接学生,因材施教,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次线上教研培训进行的及时有效,让我们为新学期的学习进行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激励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反思中提升,在感悟中收获,顺应当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努力抓住数学教学的本质,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慧、方法和人格!
教学活动展示心得体会篇二
20xx年xx月18日,我参加了张家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虽然只听了两节课,但精彩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从中受益匪浅。两位老师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精美的课件制作等,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线索,一步步地深入文本。毛慧娟老师在《绝句》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始终紧扣作者描绘的画面,思路清晰,感染力强。钱芳老师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围绕谈迁坚定的信念,展开联想想象,让学生练说。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两位名师师都充分做到了这一点。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再一味地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绝句》教学让学生上台画画,共同评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绝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个别读、自由读、集体读、配乐读等形式,带着浓浓的情感色彩,仿佛可以拧出情感的汁液来。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如,钱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到谈迁日夜奔波时,就要求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读出来。这是一个很好地学习习惯的养成,值得我们去学习。
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的贴切、到位,“你真聪明”、“读得真好”这些套话几乎没有,而是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如其分的点评,使教学层次井然,让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会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教师应该去发现、去赞扬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习更有劲头。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该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遗憾的是,一上午的时间太过短暂,意犹未尽。这次的活动,、更让我明确的今后努力的方向: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活动展示心得体会篇三
首先,对于此次能够参加这样的培训,我感到分外的荣幸,万分感谢。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就是需要这样的培养和历练,在此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值得分享:
第一、张增建教研员关于道德与法制学科核心素养,关于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一共有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政治认同;第二方面:科学精神;第三方面:法治意识;第四方面:公共参与。这16个字,简简单单,但实则意义非凡,准确的掌握了道德与法制的核心素养,给我们参加培训的教师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我们教师今后的教学方向,全面发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第二、山大附中雷晓霞老师的一席话也让我感触颇深,其中让
教学活动展示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