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学的读书笔记1000字(13篇)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1000字篇一
注:心理学的四个成分:科学、行为、个体以及心智。
心理学的四个目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2. 实验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分离变量,当成功分离出一个变量,实验的结果就能排除大量之前提出作为解释的其他原理。
注: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解释首先要区分出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3. 科学家们通过两种方法尽可能地排除不正确的理论:要么是在实验条件下直接进行控制;要么在自然情境性进行观察,以便比较各种可能的解释。
注:对于事物的探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以理论为依据,一是以现象为依据。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可以从理论出发对其进行推演,也可以直接从问题分析入手推演解决方法。
4.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该是这样的:科学家能够操纵他感兴趣的变量,并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感想:一个创造性的想法不仅仅能解决问题而且还能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提前预防
5. 使用随机分配能有效避免由于分组方式所导致的系统误差。这两组被试在所有变量上均得到匹配,但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随机分配也消除了实验组或控制组之间的偏差。所谓的重复是指在各种环境下重复一个实验,看还能否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感想:随机相比于人为控制,会更加接近事物本质。对一个人的评价与认识,要看他与朋友与家人的相处
6. 随机分配有两个优点:一个是在任何实验中,样本的梳理越大,随机分配越能平衡两组所有其他的无关变量。而即使在一些匹配得不是特别好的实验里,由于随机分配克服了系统误差,仍然可以让我们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只要研究可以被重复。这是因为,经过一系列这样的实验,两组间混淆变量造成的差异就会被平衡。
感想:整体趋势才可以作为评判依据,对一个人的评价要参照他周围所有人的评价而不是单一的几个,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贴近实际,让人信服。
7. 对科学家显而易见的事情却被外行人完全误解。
8. 聪明的汉斯——神马的故事。“这匹会思考的马将会使科学家对许多问题作出长时间的思考”
注:一匹会算术的马是一匹优秀的马,但不是优秀的数学家。
9. 节省原则:当两种理论拥有同样的解释效力时,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个比较简单的理论(设计较少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感想:因为相比于难以理解的东西,人们更倾向于简单的,毕竟简单的东西比较“轻”,可以“抖”
10.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发展性障碍,其表现是社交缺陷、语言发展的之后及异常,以及活动和星期范围狭窄等。
感想: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自闭症小孩的视频,他们是遗落在人间的天使,需要更多的人的呵护与关爱,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被爱包围与安抚,都会被感化。爱才是世界的主旋律。
11. 仅仅相信见证叙述或者认为流行的治疗方法和伪科学无害,最终带来伤害。
感想: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而不知。
12. 如果草率地用理论(这就代表了沟通)来给一个现象(按键敲击)加上标签,对实际操作者来说,意识到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去判断理论能否被证实可能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感想:改变一个固有的观点比让大家一开始接受一个新观点更难。因为它意味着要打破与重组之前的固有认知。
13. 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通常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联。为了对许多同事发生的`时间锁造成的因素影响分别进行考察,我们必须创设一些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的条件。科学实验将世界上原有的相关关联分割开来,以此来使单一变量的影响显现出来。
感想:一个结果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要考察每个因素对它的影响作用大小,就必须控制其他的变量,以便在考察时,能够更精准地知道测试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14. 心理学上很多经典实验都需要将现实世界的自然关系分开考察,通过这样一种逻辑,就能看出哪个变量是决定因素。
感想: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在考察队时间起决定作用大小的因素间,可采取隔离其他因素,然后运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方法对它进行测试。
15. 创设特殊条件来验证是否存在真正的因果关系,这种方法可以防止错误观念像病毒一样侵袭我们。
感想:基于验证的结果相比于纯粹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更有考究性、真实性与可靠性。
16. 尽管人们有大量关于物体运动和下落的经验,但对于运动的直觉理论都是些相当不靠谱的。
外行人关联的不准确是因为他的观察是“自然的”,而不是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实验控制。
感想:人们的直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靠的,因为直接主要依赖于人们以往的经验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往往存在偏差。
17. 早起我们关于宇宙结构和活动的世俗理论十分离谱,他们之所以依然存留下来,只不过是作为一些历史教训,提醒我们自己可以荒谬到什么程度。
感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18. 个人经验并不能为抵制有关心理学的错误信念提供保证。
感想:个人经验往往都不靠谱,因为人们有认知偏差
19. 研究显示,笃信宗教的程度与参加慈善活动、帮助贫困的人或是不欺骗其他人这些行为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感想:信仰只是作为内心的一种力量支撑,有的时候是一种寄托,并不代表就会根据它完全行事。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1000字篇二
过去的几天里,定位只看了一小半。周末去整理东西,发现之前买的一些儿童教育有关的书籍。我姑娘都上幼儿园了,这些书我还没开封。一时愧疚,决定先看完一本。
前言的第一句话是,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我觉得这句话既对又不对。小孩子并没有那么多的心灵世界,他的想法,都是表现出来的。爱孩子,就多点耐心观察他在跟你说什么。这个才比较确切。爱孩子,就是学习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在教育小宝宝的问题上,我觉得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模式概括。倾听-支持-理解-引导-教育。
第一步就是倾听,听懂他的语言,听懂他想要什么。
第二步,我选择了支持。因为大人,很擅长挑剔。往往挑剔后,就不那么容易去支持别人。而小宝宝最需要的就是支持。
第三步,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分析后,可能觉得宝宝的行为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甚至与我们的预期相悖,那我们此时应该要求自己去理解他们。
第四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尝试理解后,依然不认同宝宝的做法,则可以尝试引导。
第五步,最后一步,才是教育。
附录里面的称职父母最应该知道的那些心理学规律。前3条给我比较大的触动。
罗森塔尔效应:父母如果长期给宝宝积极的'心理暗示,则宝宝会更加自信自强
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孩子犯错时,不要三番五次的对同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
德西效应: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兼得的时候,工作动机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减弱。比如,父母跟孩子说,你考到100分就给你奖励100块钱,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减弱。
德西效应引起了我的极大思考。柚子现在就处于做什么都要跟我谈条件的状态。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也会经常给柚子奖励。这应该是错误的做法。
那正确的做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1000字篇三
摘录式读书笔记,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摘录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如果学理工科,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等。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
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在读书学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其它读书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因此,做索引读书笔记就非常必要。索引读书笔记是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摘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
2023年心理学的读书笔记1000字(1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