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程测量教学计划(三篇)
工程测量教学计划篇一
一、培训项目安排
初级:
1、水准仪的使用及操作方法
2、高程、高差测量及计算和注意事项
3、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4、经纬仪的使用及操作方法
5、经纬仪水平角、竖直角观测和注意事项
6、经纬仪 钢卷尺野外测图
7、全站仪的使用操作方法
8、全站仪使用测距离、角度
9、全站仪放样
中级:
1、电子水准仪的的使用及操作方法
2、电子水准仪的测量作业及条码水准尺使用
3、全站仪定向、坐标测量及计算
4、全站仪导线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
5、全站仪野外数字测图和内业数字成图
高级:
1、全站仪测设方法
2、施工孔控制测量
3、路线施工测量
4、二等水准测量
5、gps使用
6、gps卫星定位
7、cass测量中的运用
8、仪器的检校
二、培训一次后召开理事竞选
三、接着召开换届大会
四、竞选干事
五、南方测绘公司知识讲座
六、大二会员进行升级考核
七、三次培训后组织一次郊游
八、初级班授课结束后会员中级考核
九、邀请测绘名师知识讲座
十、协会测量技能大赛 十
一、培训到期末
工程测量教学计划篇二
隧道工程测量教学
第一节 隧道工程测量概述
隧道是线路工程穿越山体等障碍物的通道,或是为地下工程施工所做的地面与地下联系的通道。隧道施工是从地面开挖竖井或斜井、平响进入地下的。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通常采取 多井开挖以增加工作面的办法,如图12-30所示。在对向开挖的隧道贯通面上,中线不能吻合,这种偏差称为贯通误差。贯通误差包括纵向误差af、横向误差a"、高程误差aa。其中、纵向误差仅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容易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根据具体工程的性质、隧道长度和施工方法的不同,一般只规定贯通面上横向误差及高程误差的限差:a24<50-100mm,a人<30-50mm。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测量技术指定隧道的开挖井位、开挖方向,控制隧道的贯通误差等。为了做好这些工作,首先要进行地面控制测量。地面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
第二节 地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
隧道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度进行贯通。因此,平面控制网中应包括隧道的洞口控制点。通常,平面控制测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直接定线法
对于长度较短的直线隧道,可以采用直接定线法。如图12-31所示,a、0两点是设计的直线隧道洞口点,直接定线法就是把直线隧道的中线方向在地面标定出来,即在地面测设出位于ad直线方向上的月、c两点,作为洞口点火、0向洞内弓1测中线方向时的定向点。
在4点安置经纬仪,根据概略方位角。定出月点。搬经纬仪到b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到c点。搬经纬仪至cf点,同法再延长直线到0点的近旁0点。在延长直线的同时,用经纬仪视距法或用测距仪测定义月"、月"c和c"d"的长度,量出d0的长度。计算c点的位移量。在cj点垂直于cfd方向量取c"c,定出c点。安置经纬仪于c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dc至月点,再从属点延长至a点。如果不与a点重合,则进行第二次趋近,直至月、c两点正确位于ad方向上。月、c两点即可作为在人、0点指明掘进方向的定向点,4、月、c、0的分段距离用测距仪测定,测距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5000。
②导线测量法
连接两隧道口布设一条导线或大致平行的两条导线,导线的转折角用u2级经纬仪观测,距离用光电测距仪测定,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0。经洞口两点坐标的反算,可求得两点连线方向的距离和方位角,据此可以计算掘进方向。
③ 三角网法
对于隧道较长、地形复杂的山岭地区,地面平面控制网一般布置成三角网形式,如图12-32所示。测定三角网的全部角度和若干条边长,或全部边长,使之成为边角网。三角网的点位精度比导线高,有利于控制隧道贯通的横向误么占友。④gps法
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作地面平面控制时,只需要布设洞口控制点和定向点且相互通视,以便施工定向之用。不同洞口之间的点不需要通视,与国家控制点或城市控制点之间的联测也不需要通视。因此,地面控制点的布设灵活方便,且定位精度目前已优于常规控制方法。(2)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规定的精度施测隧道洞口(包括隧道的进出口、竖井口、斜井口和平响口)附近水准点的高程,作为高程引测进洞的依据。高程控制通常采用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施测。
水准测量应选择连接洞口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期达到设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每一洞口埋设的水准点应不少于两个,且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两端洞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km时,应在中间增设临时水准点。第三节 隧道施工测量
(1)隧道掘进的方向、里程和高程测设
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后,即可求得洞口点(各洞口至少有两个)的坐标和高程,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洞内中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高程。坐标反算得到测设数据,即洞内中线点与洞口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差关系。测设洞内中线点位。
① 掘进方向测设数据计算
如图12-33所示一直线隧道的平面控制网,a、月、c、…、g为地面平面控制点。其中a、g为洞口点,多l、5z为设计进洞的第1、第2个中线里程桩。为了求得a点洞口中线掘进方向及掘进后测设中线里程桩31,用坐标反算公式求测设数据:
对于g点洞口的掘进测设数据,可以作类似的计算。
对于中间具有 曲线的隧道,如图12-34所示,隧道中线转折点c的坐标和曲线半径只已由设计文件给定。因此,可以计算两端进洞中线的方向和里程并测设。当掘进达到曲线段的里程以后,按照测设线路工程平面圆曲线的方法测设曲线上的里程桩。
② 洞口掘进方向标定
隧道贯通的横向误差主要由隧道中线方向的测设精度所决定,而进洞时的初始方向尤为重要。因此,在隧道洞口,要埋设若干个固定点,将中线方向标定于地面,作为开始掘进及以后与洞内控制点联测的依据。如图12-35所示,用
1、2、3、4标定掘进方向,再在洞口点火与中线垂直方向上埋设
5、6、7、8桩。所有固定点应埋设在不易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并测定入点至
2、3、6\7点的平距。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检查或恢复洞口控制点的位置和进洞中线的方向及里程。
③洞内中线和腰线的测设
中线测设:根据隧道洞口中线控制桩和中线方向桩,在洞口开挖面上测设开挖中线,并逐步往洞内引测中线上的里程桩。一般,当隧道每掘进20m要埋没一个中线里程桩。中线桩可以埋设在隧道的底部或顶部,如图12-36所示。
腰线测设:在隧道施工中,为了控制施工的标高和隧道横断面的放样,在隧道岩壁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测设出比洞底设计地坪高出1m的标高线,称为腰线。腰线的高程由引入洞内的施工水准点进行测设。由于隧道的纵断面有一定的设计坡度,因此,腰线的高程按设计坡度随中线的里程而变化,它与隧道的设计地坪高程线是平行的。
④掘进方向指示
隧道的开挖掘进过程中,洞内工作面狭小,光线暗淡。因此,在隧道掘进的定向工作中,经常使用激光准直经纬仪或激光指向仪,以指示中线和腰线方向。它具有直观、对其他工序影响小、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例如,采用机械化掘进设备,用固定在一定位置上的激光指向仪,配以装在掘进机上的光电接收靶,当掘进机向前推进中,方向如果偏离了指向仪发出的激光束,则光电接收靶会自动指出偏移方向及偏移值,为掘进机提供自动控制的信息。(2)洞内施工导线
2023年工程测量教学计划(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