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调查报告文本结构(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调查报告文本结构篇一

(一)项目名称:信阳金牛信息港建设项目

(二)业主名称:河南鑫丰房地产有限公司

(三)业主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四)法人代表: 柴佳林

(五)项目负责人:柴佳林

(六)项目批准单位:信阳市浉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七)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一集信息发布、货物转运调配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信息中心,总建设面积150000平方米。

(八)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27000万元,项目资金由河南鑫丰房地产有限公司自筹2200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

(九)使用林地规模

本项目使地总规模为2.6667公顷,其中,林地0.6553公顷,耕地0.5693公顷,其它农用地0.3432公顷,建设用地1.0316公顷。为浉河区金牛山办事处十八里庙村集体所有。

(十)效益预估

本项目由信阳市浉河区发改委批准立项,是加快货物流通、促进内外物质交流、提升信阳经济发展层次的重点工程。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加快当地特产的输出和经济建设所需物质的引进,提高

1 信阳工农业产品的知名度,活跃信阳商贸市场,促进信阳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林地调查的工作背景

本次进行林地调查之前,项目负责人已经就本项目与区政府于2010年9月4日以书面形式达成框架协议,同时与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签订了补充协议,已就各方面的诸多问题达成共识。

本项目负责人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于2010年11月6日正式动工建设,直至2010年12月15日才向区林业局申请办理林业用地同意书。由于未得到区发改委批复文件(2011年6月13日批复)及其他多方原因,并考虑到本项目建设尚未占到林业用地,区林业局于2011年2月22日批准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之后方能施工。

2011年9月份前,区林业部门接到举报,本项目在征占用林地手续尚未取得的情况下,已擅自占用林地进行基础建设。区林政稽查部门立即进行追查核实,下达了处理决定书,并进行了罚款处理。

三、

本调查报告编写依据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5、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6、《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7、《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上经济林补偿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8、《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

(二)项目依据

1、区林业局于2011年10月9日开具的《河南省罚没收入统一票据》(代码410082001)一份。

2、《关于对河南鑫丰房地产有限公司建设金牛信息港项目核准的通知》(浉发改[2011]23号);

3、项目区的有关经济技术指标;

4、当地政府提供的其它材料。

四、林地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本项目负责人于2011年2月22日才向区林业局递交了林业用地申请书。而之前,本项目已于2011年11月6日正式动工建设,只是所占为非林业用地。受理申请之后,区林业局着手开始进行相关的林业调查及研究工作,随着工程建设进度的推进,2011年9月份前,本项目迫于工期的临近,擅自开挖尚未办结林业用地手续的地块并迅速建起楼房地桩。此时,我们调查人员尚未来得及进行林地占用前的林地调查。区林业局处罚决定书下达后,调查人员迅速

3 进行了本次补救调查。

由于所占用林地已失去了本来面貌,本调查队在接受委托后,派出2名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单位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采用现场调查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全面掌握项目区周边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通过社会调查掌握项目区的相关背景情况。现场调查主要根据森林资源调查设计规程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调查内容,利用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形图,通过现场踏查并借助gps卫星定位等技术进行拐角定位,同时将四周未占林地等勾到图纸上作为参考地物。然后,查找地形图及当前同比例卫片及本村本地历年造林资料,以确定所占林地的位置及大小,及毁灭林木情况,同时填写“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表”。

五、项目区域背景情况

(一)地理位置

信阳市浉河区是河南省信阳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河南省南部,是豫鄂两省的交接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2′——114°25′,北纬31°43′—32°25′之间,南邻湖北广水市,距武汉210公里,东北靠平桥区,距省会郑州300公里,西与湖北随州市接壤,距南阳220公里,总面积1801平方公里。

项目区具体位置为金牛山办事处十八里庙村胡湾组,为信阳市浉河区下辖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地理位置详见项目区位置示意图。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信阳市浉河区地貌85%以上为山地,其余为丘陵区,南部和西部分别是大别山区和桐柏山区,两山区主脉为豫鄂两省的分界线,浉河区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山岭纵横,山峰林立,最高海拔906.2米,最低海拔53.8米。主要山峰有鸡公山、灵山、四望山、贤山、卯人山等。

2、气候

该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变率较大的季风型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4℃;全年≥10℃的积温4868℃,持续222天。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四季降水很不均匀,春季(3、4、5月)占27.6%,夏季(

6、7、8月)占44.3%,秋季(

9、10、11月)占19.5%,冬季(

12、1、2月)占8.6%。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18天;年蒸发量1560毫米。全年相对湿度74%,属湿润、半湿润区。

3、土壤

全区土壤共有黄棕壤、水稻土、潮土3个土类,9个亚类,25个土属,92个土种。项目区土壤以黄棕壤为主,ph值6.8,有机质含量为0.20—3.31%。成土母质母岩主要有板片岩、沙页岩等,岩石易风化,成土快,土层深厚,对林木生长十分有利,易于项目的实施

4、河流水域

5 该区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淮河、浉河、游河、双河、杜河等,另外还有小河流70多条。区内有大型水库南湾水库,小型

一、二类水库100多座;10万立方米大塘1500多个,塘、堰、坝3万多处,总蓄水量18亿立方米,有效蓄水量11.7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林木速生丰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1、森林资源状况

依据《中国植被》及《河南植被区划》,项目区属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地带向暖温带的落叶阔叶地带过渡区,十分适宜森林植被的恢复、发育、演替。主要森林植被有:

①常绿针叶林:马尾松林、国外松林、杉木林; ②针阔混交林:马尾松、麻栎、栓皮栎混交林; ③落叶阔叶林:麻栎、栓皮栎、刺槐混交林; ④竹林:兰竹、桂竹林;

⑤灌从(落叶灌丛):蔷薇灌丛、连翘灌丛、杜鹃灌丛、胡枝子灌丛。

2、野生植物资源

浉河区自然条件优越,野生植物物种丰富,有木本植物681科,5400种,其中,有众多的具有科研、经济开发及生态防护价值的树种,广泛分布的能源燃料树种有油桐、乌桕、油茶、栎类等,工业原料树种有皂荚、白蜡、松类、杨树、漆树等,药用树种有银杏、杜仲、辛夷、盐肤木、木瓜、厚朴等,有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广玉

6 兰、杜鹃、五角枫、三角枫等,有传统的茶叶、板栗、樱桃等饮料、干鲜果树种和传统的马尾松、杨树、栎类等用材树种。同时,有大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楠木、野大豆、香果树、银杏、杜仲、厚朴等1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青檀、天竺桂、三尖杉、大叶冬青等20余种。浉河区珍贵树种众多,林业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3、野生动物资源

浉河区森林植被良好,竹茂林盛,野果遍布,另外水库、河流、小溪、塘堰等水资源丰富,是各种野生动物憩息繁衍的天然场所。野生鸟类就有85种之多,分别隶属17目,41种。境内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0多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4种:金钱豹、金雕、白鹤、大鸨;国家二类保护动物30余种:水獭、青羊、大鲵、大灵猫、白琵鹭、黄嘴白鹭、小天鹅、大天鹅、鸳鸯、雀鹰、苍鹰、小隼、鹊鹞、白冠长尾雉、鸢、虎纹蛙、拉步甲等

(四)社会经济条件

浉河区是信阳市辖区,是信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67.45万亩,辖涉农乡镇办事处14个、行政村187个、村民组2571个。总人口60.53万,其中,农村人口36.2万人,农户12.9万户。全区现有贫困人口0.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0.8%。总劳动力23万个,其中,男劳动力11.7万个,女劳动力11.3万个。

2010年全区社会总产值78.17亿元,其中,林业产值3.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1元。境内有10

7、312国道及京广、宁西

7 铁路纵横贯通,沪陕高速穿境而过,信应、信叶省级公路连通豫皖、豫鄂。区内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各村均通电、通电话,交通便利,通讯快捷。

(五)风景名胜情况

信阳市浉河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独特性,位于淮河上游发源地,华北、华中、华东植物区系相互交错、渗透。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势孕育了纷繁多样的植物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著名避暑胜地鸡公山,大型水库南湾湖,风景秀丽,引人入胜。浉河区境内群山连绵,山水相依,森林岛屿很多,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风景。境内主要风景名胜有:

1、南湾湖风景旅游区:1991年开发建设,以南湾湖为中心,以山林、岛屿为风景内涵,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原第一湖”、“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1996年批建的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经营面积2810公顷,位于信阳市附近的国有南湾林场境内,属大别山北侧低山丘陵地带,分布在南湾水库周围及中间岛屿,其中水库水面达108平方公里;四面环山、群山如屏,名胜古迹、奇石流泉众多,异鸟珍禽、山林植物种类万千,61个岛屿姿态各异,湾叉栉比,湖水清澈、碧波涟漪,山水相依、映照生辉,更有数万只鹭科候鸟每年来此栖息繁衍、川流不息,被誉为“豫南明珠”,众多学者、社会名流在此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目前公园已建设了鸟岛、猴岛、麋鹿园、鳄鱼岛、消夏岛、风荷曲廊、藕香溢榭、亭桥邀月、绿染春堤等27个主要景点,已逐步成为旅游观光、休闲

8 度假、科普教育的胜地。

2、鸡公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历史上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合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现为“中国少儿手拉手活动营地、中国老年协会疗养基地和中国文联艺术家采风基地”。

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无日不风、青分楚豫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素以“山明水秀、泉清林翠、气候凉爽、风景幽奇、别有天地”而驰名。海拔不高,但位置独特,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鸡公山盛夏无暑,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24℃,被誉为“中国避暑胜地”。上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二十四个国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巨贾,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韵殊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这些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依山作势,交相辉映,时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鸡公山还是南亚热带与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南北植物均可在这里安家落户,植被覆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仅中草药就占600多种,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和“天然中草药园”。

3、贤隐寺:为古时“中原五大寺”之一,位于信阳市区西郊的贤山上,系齐梁年间在松和尚始建。因该寺建在东汉孝廉周磐隐居处,故以“贤隐”为寺名。原有百余间,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后历尽

9 沧桑,屡遭兵燹,主要建筑所存无几。贤隐寺地处山谷岸壑之中,松竹环抱,路转峰回,深幽清雅。寺东有形若莲台的莲花峰,西有状似疾风飘带的飘带岭,后有高4米、宽深各5米的贤隐洞,还有水清味甘的碧乳泉,平坦如砥的仙人床等景点。拜佛归来,漫步于林间曲径,听松涛鸟鸣,观浮云变幻,悠然遐尔,情趣无穷。

六、使用林地状况

(一)使用林地位置

项目使用林地位于信阳市浉河区金牛山办事处十八里庙村。详见信阳市金牛信息港建设项目位置图。

经调查,所占用林地分为

1、2个小班,1小班(西部)最东端坐标为:横202223

49、纵3565405;最南端坐标为:横2022227

5、纵3565396;最西端坐标为:横202222

56、纵3565407;最北端坐标为:横202222

44、纵3565487。2小班(东部)最东端坐标为:横20222

417、纵3565330;最南端坐标为:横2022226

7、纵3565368;最西端坐标为:横2022237

6、纵3565371;最北端坐标为:横2022238

4、纵3565388。

(二)使用林地的起源、林种、面积和蓄积等

林种:在使用林地中,全部为有林地,林种为用材林。权属:使用的林地的土地所有权权属全部为集体所有。起源与树种:使用林地上的树种为阔混,林地经营粗放,林相一般,郁闭度0.75,平均胸径7.5厘米,平均树高6.0米,起源为

10 人工林。

用材林地的面积、龄组与蓄积:使用的0.6553公顷用材林地,立木蓄积为17.5立方米,龄组为中龄林,林木总株数1602株,其中5厘米以下499株。详见附表。

(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情况

经全面仔细卫片查对及社会调查,项目区植物种类全是普通树种,且紧临107国道与312国道,没有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分布。

七、使用林地对林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

(一)对森林资源及林业发展的影响

浉河区现有林业用地11.9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66.7%。林业用地中,有林地9.20万公顷,其中,纯林6.33万公顷,混交林2.74万公顷,竹林0.1247万公顷,疏林地0.37万公顷,灌木林地1.96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0.14万公顷,苗圃地33.33公顷,无立木林地0.099万公顷,宜林地0.12万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为63.28%。项目建设使用林地面积0.6553公顷,仅占全区林业用地面积的0.0006%,且全是阔混,在蓄积方面对项目区的林木蓄积几乎没有影响,其占用林地的面积所占比例也非常小,因而,其对项目区森林资源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项目实施占用林地为永久占用,减少了项目地区林业用地面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发展的空间,为项目区林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但由于占用

11 的林地当前加强了绿化措施,并且在工程结束后进一步进行强化造林,因此,其负面影响是很小的。同时,建设单位占用林地时,所交纳的植被恢复费可用来另行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失的林地。

(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工程使用林地及周边区域地貌为丘陵区,海拔低,村庄毗邻,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极少,且使用林地面积较小,对它们的生活空间不会构成威胁或危害。

项目使用林地内全部为普通的栽培树种,无特殊的价值,林地的减少也不会影响任何一个野生植物的生存,所以不会破坏项目区的生物多样性。

(三)对生态效能及环境质量的影响

工程使用林地及周边区域地貌为丘陵区,土地开发程度较高,不属于生态脆弱区。项目使用林地多为中、幼龄林,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效能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对该区域的森林生态防护效能影响很小。且在工程施工后,项目建设附带大量的绿化工程,对提高该地的绿化率以及树种结构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远离风景名胜区,对景区风貌没有造成不良影响。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间的影响,包括施工机械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运输、装卸过程中产生扬尘对环境空气影响等,土方施工造成水土流失等方面。对于上述影响,已成为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将其对环境的影

12 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所以项目占用林地对周围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八、使用林地规费计算

经推算,本项目需交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为39318元整,详细情况参照附件1:占用林地费用计算;附表八:征占用林地附表。

九、相关重要说明

(一)由于本次进行林地调查时,项目区已失去了原有的林地面貌,已无法进行林木调查了,而又不能不计算所损失的林木资源,我们是根据相邻林地划得样地进行参照调查的。

(二)信阳市林业局及浉河区林业局监督建设施工单位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严禁进一步超界施工情况发生。

(三)信阳市南湾实验林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对项目占用林地调查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调查报告文本结构篇二

实用类文本调查报告

【文体特点】

调查报告的定义: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三类。

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

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写一个类似于消息的导语一样的文字,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

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

①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

②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层次多的报告内容。写作时要注意安排好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并列、从属、主次关系。

③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从自始至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

主体部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

结尾。可以是

总结

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材料真实。报告中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确凿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虚构,数字必须准确,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这是调查报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2、对象典型。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多种多样:正确的、反面的、现实的、历史的、个人的、单位的等事实都可以作为被调查对象,写进调查报告。但不管从哪方面取材,都必须注意典型性。只有被反映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报告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3、叙议结合。调查报告以介绍事实材料为主,运用叙述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交待清楚,但它不是运用文学具体描绘和形象刻画,是让读者具体了解经验成功之处或错误失误之处,所以要运用材料叙述来说明问题。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表明作者的主观见解,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往往要进行一些议论。但这种议论只能是“画龙点睛”的,要恰到好处、点到即止。

4、针对性强。调查报告反映典型,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必须有针对性进行调查研究,对经验或教训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总结,指导群众去弄清他们都关心的事情或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查方法:

开调查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现场察访

【读解规律】

1、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内容。

(1)迅速准确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

(1)运用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观点。

(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这种对比,可以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划清是非界线,突出观点。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

(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基本统计数字、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物的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确性,要实事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力戒盲目堆砌数字,淹没观点。

调查报告可以先摆材料后提观点,也可以先提观点再用材料加以说明。有时虽不明显地提出观点,但可以从阐述中看出观点。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一,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3、调查报告的鉴赏评价。

要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是调查者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调查报告的题材通常都是针对性极强的,与民生、社情、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文章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4、如何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

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调查对象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是事件调查,则更多应从时代精神的角度进行探究。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调查报告本身是一种极具科学性的文体,它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得出观点,调查的结果本

最新调查报告文本结构(6篇)

调查报告文本结构篇一(一)项目名称:信阳金牛信息港建设项目(二)业主名称:河南鑫丰房地产有限公司(三)业主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四)法...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