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18篇)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篇一
这个星期的星期四是3月22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世界水日,所以今天我讲话的主题为《珍爱生命之水》。
水是生命之源。你们看过这样一则广告吗?电视画面上有一只水龙头,正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出现的是一双眼睛,从眼泪中流出了一滴泪水: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我们每天要喝水,粮食的生长离不开水,工业生产离不开水。
有人会说,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把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可你知道吗?我国人均淡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11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更加可怕的是,很多工业废水都排到了江河湖海中,清澈见底的河流被废水污染得臭不可闻。
3月22日,世界水日。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宣传:大家要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其实,不光这一天,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作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节约水做些什么事呢?洗完手要及时关好水龙头;见到水龙头滴水时应该上前把它拧紧;洗手、洗碗时可以把水开小一点;告诉妈妈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我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很多,只要你有心,我们都能成为节约水资源的小标兵。
同学们,让我们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思想,养成节约每一滴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习惯,不但自己节约用水,还要监督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来节约用水,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珍爱生命之水。
我的国旗下讲话结束了,谢谢!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篇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生命之水》。
同学们,今天是3月22日,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齐答)是世界水日。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滋润着大地,养育着生命。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粮食的生长离不开水,工业的生产也离不开水。但是令我们不安的是,目前仍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以至于有意无意地浪费着生命之水。 我国是世界十三个缺水国家之一。并且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浪费水的现象更是十分严重。如果一个水笼头一秒钟漏掉一滴水,30分钟就能滴走近500毫升水,一年便滴掉360吨水,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世界上60亿人每天将节约出600万吨水,就可以制造出78个里海,78个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就在前几天,最强沙尘暴横扫了半个中国,并且将影响宜昌。这情景是多么的恐怖啊!
如果我们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水吗?
(齐答)是我们自己的泪水。
在此,我们306班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倡议大家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
1、用淘米水洗菜,这样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残留的农药。
2、用洗衣水洗拖把,冲厕所。
3、使用节水设备,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
4、家庭浇花,请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
5、家庭洗涤毛巾、小物品、瓜果等请用盆子盛水,减少用水量。
6、淋浴时请关掉龙头擦香皂。
7、洗衣机洗衣服,建议父母满桶再洗。
一个人的环保行为就像一盏灯,当它亮起时,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点。如果大家都点亮自己的那盏灯,整个世界就会一片光明。
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节约用水,(齐说)从小事做起;
节约用水,(齐说) 从身边做起;
节约用水,(齐说)从自己做起;
(齐说)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我的国旗下讲话结束了,谢谢!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篇三
涛涛渭水东流去,波澜壮阔七十年。泱泱九州磨磨砺石,沧桑巨变还看今朝。光阴荏苒间,五星红旗迎来了七十华诞。我们站在齐鲁大地上仰望泰山的高大巍峨,品位“三孔”的幽幽古韵,听着黄河水吟唱的跌宕起伏,书写着灿灿的不朽画卷。
七十年之初,卧薪尝胆自我做起,七十年末尾,风雨巨变重震雄风,七十年之中,埋头苦干笃志前行。春天的故事在南海边唱起,华夏之子奋起直追、勇立潮头。高铁盘踞大江南北,那是自主创新,不懈奋斗的结晶;小康社会昂首中原大地,那是大刀阔斧,锐意进取的硕果。神州号上九天揽月,蛟龙号下九洋潜深。“一带一路”熔铸华夏文明之魂,“中国梦”续写中华大地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华夏儿女见证了中国从贫穷到富有,从落后到辉煌。日光为裳,月色为衣。璀璨东方明珠长风踏浪,破冰前航,笑傲世界之林。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无数华夏儿女肩负使命,砥砺前行,共随祖国成长。祖国富强,青年之责。寄言我们:“中国梦是过去的,现在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这一代的。”所以身为青年,身为中国青年的我们都应该与祖国共奋进。
在成长中唤起自己的初心,用自信独立诠释家国情怀,用反思思考绘就人生蓝图,用坚持不懈悦动青春脉搏,把奋斗的礼物献给祖国。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自信独立。这也是希望大家学会的人生第一课:正视你自己,自信独立。我们都不是很完美的人,但我们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升学压力,父母期盼,朋友关系,你能否经受住不同的生活考验,也许很多同学在压力面前,懈怠,消极。但是,这是正常的,风霜,雨露,沼泽,这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险滩,唯有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对恐惧软弱说再见,其实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无论何时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的更坦然。
或许,走着走着,当初的豪情壮志可能渐渐消失,一样的作业,开始漫不经心……一样的自习课,开始有细碎吵闹……万事都难免懈怠,甚至你有的时候你会感到绝望,这个时候的你,需要回头看看自己的脚印,去重拾那些半路不经意间丢下的稻穗。反思,是一种较量与碰撞,它能让人更迅疾的找对方向,亦能更正确地认识自己。就像细小砂粒在蚌内痛苦地磨砺,但最终会成为美丽的珍珠。
接下来就是调整方向,坚持。人生若没有一段想起来就热泪盈眶的奋斗史,那这一生算是白活了。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要在风暴中学会展翅飞翔。你有多努力的现在,就有多不惧的未来。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就像北野武说的一句话,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用力划桨,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
路在何方?困惑苦恼,都可能遭遇,有幸的是尚有岁月丰盈,可供时光漫步,只要蓄满青春能量,你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打量世界观摩人生,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踏着时代的鼓点,才能不负韶光期许,不枉时代垂青。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篇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一说起爱护公物,有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因为确实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说上几条类似“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不错,爱护公物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职责,更是我们青少年应养成的美德。
当我们每天清晨步入校园,开始新一天工作学习生活的时候,大家一定会为自己生活在美丽的校园而舒心惬意。但是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班级课桌凳经常被恶意损坏,坐在凳子上前后左右摇晃,课桌上随处可见一些同学的涂鸦;教室门上、留下了许多大大小小黑乎乎的脚印;花坛里有不少花草被践踏得奄奄一息,甚至枯死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真不知那些破坏者是怎么想的?在桌上涂画,能成为画家达芬奇吗?对着门板一阵脚踢,能成为球星马拉多纳吗?
公物为大家,人人爱护它。在生活中如果你留意观察,会发现有很多爱护公物的文明人!就说我们校园内,每天都能看见同学们用抹布认真地擦拭着桌椅、门、窗、墙壁、楼梯,每天都有人细心地修剪着花木,每天都有人在检查电教设备的使用等等。这些可亲可敬的人,正以默默的行为在爱护公物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也为文明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学校,爱护公物是学生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德。对待公物的事情虽然很细小,但是如果做不到位,对人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爱护公物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宪法中就明文规定“公民有爱护公物的义务”。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在秋风飒飒,天高气爽的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三中第七届科技艺术节,我仅代表全体同学向精心策划、组织和关心、支持此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一年一度的科技艺术节,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浓缩,更是学校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的盛大检阅。科技艺术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让我们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科技艺术节是同学们学习的课堂、实践的天地、交流的家园、成长的乐土,在这里,我们勤奋着、努力着、成长着、感恩着,这就是我们的科技艺术节!
我校教育始终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成长为出发点,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艺术素养。创新精神、艺术文化素养对人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深远持久,它影响着我们的处世态度,影响着我们的选择,甚至浸染我们的一生。科技艺术节正是我们培养创新精神,提升艺术素养的最佳契机,愿同学们都能在本次活动中有所受益、有所进步!
今天,--三中的学子们,在复色阳光的照耀下,多元发展,多样化成长,展现别样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国际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不同的教育愉悦中,成长成就自己。
复光——洒满校园,我们在光彩绚烂中追寻科技艺术的脚步,插上腾飞的翅膀。科技艺术助推梦想,复色阳光育我成长。我怀着满腔欣喜,代表全体同学,预祝本届科技艺术节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篇六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庆澳门回归》。 回首,__年前灿烂辉煌的午夜开辟了中国的另一个新纪元;再回首,__年前那一声激情澎湃的宣告声牵动了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当五星莲花绿旗在浩瀚夜空下冉冉升起的时候,十三亿颗心脏的脉动奏成了同样的旋律;当义勇军进行曲萦绕在月光下的时候,十三亿双眼睛又是如此的专注,如此的感动。
穿越历史的烟云,在阴云密布的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渍货物继而登上了闪耀在中国南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澳门,但当时的中国人民都在沉睡之中,丝毫没有意识到一场战争即将来临。而当葡萄牙人用残酷冰冷的枪炮打醒了中国人民的时候却为时已晚。此时那张殖民统治条约又是百般侮辱。从此,澳门的这种生活方式使中国离得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陌生。
等待了近五百年,我们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一天——中国重新获得对澳门的主权。澳门的回归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回归祖国的这__年间,澳门成为了珠江三角洲进出口的门户和东西方贸易及文化交流的桥梁,并且继续发挥着它不可取代的作用。
但在庆祝澳门回归的同时,还有一个遗憾。祖国的孩子们中,还有中国台湾没有回归了!
仰望天空,是多么的灿烂,但心里总觉得有些缺憾。原来,当儿女们远走他乡时,母亲是多么的盼望儿女能早点归来,不论儿女们走多远,母亲的心就跟着走多远,甚至天涯海角,直至儿女归来,可见,母亲盼儿归来的心是多么的迫切,就像祖国母亲盼望中国台湾归来一样。现在,中国台湾虽然还没有回归,但若干年以后,中国台湾一定会回归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的。
今天,我们站在五星红旗下,站在祖国这历经风风雨雨还依然炽热的土地上,深感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责任。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以前进的姿态奋斗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篇七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此时此刻,站在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是日积月累慢慢养成的,好习惯是在不断纠错、不断强化、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步完善的。因此,希望同学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要尊敬老师,感谢师恩。古人说“天地君亲师”,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我们尊敬老师,就是要接受老师的教导,尊重老师的劳动,体谅老师的辛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
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课后准备好下一节课有关的学习用品。
三是遵守上下楼梯制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平时上下楼梯时, 要靠右行。慢走,不快速奔跑;集体活动上下楼梯时,要做到走规定的楼梯,不逆向行驶,不拥挤,不起哄,不吃喝,不推拉身边同学。
四是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避免冲突发生。要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做到不说脏话和粗话,不骂人,不恶语伤人。
今天我为望重学校自豪,明天望重学校为我骄傲!同学们,让我们自觉地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校荣我荣,校耻我耻。谢谢大家!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到此结束。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篇八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蓝天下,迎着初生的晨曦,我们举行这庄严而又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这标志着我们于迎来了新的一周。下面我简单总结并安排本周工作。
一、小结上周工作
1、上周是我校忙碌的一周,我校组织了本校的公开课和教研活动,参加富世学区赛课的三节公开课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授课教师勤奋努力,全心投入,协助教师认真参与,出谋划策,全校教师主动关心,用心帮忙。我们看到透过这样的活动,教师的研究用心性大大提高,团结互助精神得到体现。老师们透过反复上课、听课、评课,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用心探索,准确把握文本,凸显学生的组提地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更为熟练,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改善,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
2、我校理解中心校的安排,承担了镇第12届品德与生活的协助工作,因为有协助老师们认真准备和组织,7个协助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热情高,用心思考,大胆发言,遵守纪律,在各个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
3、我校雷冰老师参加了本次思品与生活的赛课,也有不俗的表现,展现了我校教研的冰山一角。
二、安排本周工作
1、本周我校语文和数学公开课要参加镇的复赛,两位老师还在努力准备中,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还要抓紧时间协助两位老师做好准备,在此,真诚祝愿我们的两位老师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2、本周星期三是“12.9”纪念日,各班能够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透过缅怀过去,追念先人的形式,牢记国耻,感受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感受祖国的的腾飞,踏着先辈的足迹,努力学习,培养爱国的情怀。
3、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期中考试。同学们,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快期末了,多数班级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期末复习。期末考试是对全校师生一期以来工作和学习的一次检阅,全校师生都务必以认真、严肃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水(1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