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研报告如何写(3篇)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一
近期人人发布了一份针对“90后”求职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有52%的xx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优先考虑的工作地点,原因是“不论企业数量、工作福利还是生活的完备程度,都远高于其他地区”。同时约%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优先考虑it、互联、通信和电子等高薪行业。
而另一项统计显示,最近毕业生的失业率已经飙升至16%,是正常情况的4倍,同时毕业生工资骤降了19%。在某些城市,工厂半熟练工的收入都要高于在办公室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对于大学生来说,对工资的期待与实际往往会存在很大差距。
眼看大学生就要毕业了,面对如此的“就业难”,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毕业生应当放平自己的心态,毕竟如今“大学生”早已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了。
对于大学生,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多参加招聘会,海投简历,不放过每一次机会。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挑战。
第二,大学期间参加各种社会实习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门,就开始到社会上找实习工作,在还没有正式毕业之前就先接触社会,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体验。而另一些实习经历较少的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往往不
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对社会还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他们或许只听说国企、事业单位收入稳定,金融、互联、it行业收入高,但是并不清楚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行业,最想做什么样的岗位。
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对这个社会更加了解,同时通过不同的实习经历最终确定自己的未来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最想要做的工作。
第三,充分利用。在,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或许都离不开“关系”两个字。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也经常通过熟人关系介绍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就业方式,因为这种“关系”就是你独有的。在工作中,我们需要运用到不同的,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第四,愿意从合同工开始,通过业绩获得正式工作机会。很多企业对有业绩的员工总是开绿灯的,即使是入职门槛很高的银行对有业绩的员工也是非常欢迎的,如果愿意从合同工开始,用业绩来获取正式的工作机会,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起步低并不等于未来没有上升空间,当年我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开始,通过不断的努力,花了7年的时间最后成为微软总裁;吴士宏的第一份工作是ibm公司的前台,后来成为ibm经销渠道总经理;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走进职场的时候只是一个给人开车的司机。
每个毕业生都应当有着从最底层做起的心态,起点有多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足够的力量跳高。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二
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经济独立意识欠缺
中国首份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最近"出炉"。这份报告表明 :"90后"大学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他们"经济上富裕,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
经济独立意识差心理抗挫能力弱
对新生每月生活费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间贫富差距拉大,最低不足每月300元,最高超过每月2000元;但近半数新生的月生活费在501元至1000元间。
调查中有51.4%的“90后”新生表示:若生活费透支,将向家人索要;只有18.1%的学生打算通过打工赚钱、自力更生的方式弥补。这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高校和社会应该重视给“90后”大学生更多锻炼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
在调查中,有64.7%的学生认为责任就是“要为自己做的、决定的每件事情坚持下去并承担后果”,体现了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但也有9%的“90后”认为“应该摆脱责任的束缚,做人开心快乐就好”。
调查显示,有34.5%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32.2%的人不相信梦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但却有77%的“90后”新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淀和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90后”大学生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
与家长沟通存障碍崇拜政、商界成功人士
调查发现,家长制和与长辈间的代沟是“90后”与家人沟通的最大障碍,近四成学生认为“家长爱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不重视自己心里的想法”是与家人沟通不畅的原因;还有25.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与家长间存在“代沟”。但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文体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和qq等方式。“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90后”青睐,仅有17.4%和13.8%的“90后”愿以这种方式交朋友。同时,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专家:需具备独立人格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认为,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从“90后”大学新生开学来的表现看,“90后”法学专业大学生有如下特点:
一、学习外语的时间远远超过用中文学习的时间,外语水平提高很快,但中文表达能力普遍较弱;
二、课外的人机交流时间远远超过人际交流时间,与人合作及沟通的能力普遍不强;
三、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与因学业带来的精神压力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反差,这容易导致“90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丧失,严重时可能将影响他们的精神健康。
针对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90后”大学生,肖永平向他们表达了几点忠告:“90后”大学生通过在学校未来4年的学习,应该逐步使自己具备多种能力,以适应社会的未来需求。这些能力包括:逻辑思考能力、研究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人际相处能力,以及跨领域的第二或第三专长,等等。“实践智慧根源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正义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90后’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之前,尤其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肖永平说。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三
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经济独立意识欠缺
中国首份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最近出炉。这份报告表明 :90后大学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他们经济上富裕,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
经济独立意识差心理抗挫能力弱
对新生每月生活费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间贫富差距拉大,最低不足每月300元,最高超过每月2000元;但近半数新生的月生活费在501元至1000元间。
调查中有51.4%的“90后”新生表示:若生活费透支,将向家人索要;只有18.1%的学生打算通过打工赚钱、自力更生的方式弥补。这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高校和社会应该重视给“90后”大学生更多锻炼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 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
经验,从头再来”。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在调查中,有64.7%的学生认为责任就是“要为自己做的、决定的每件事情坚持下去并承担后果”,体现了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但也有9%的“90后”认为“应该摆脱责任的束缚,做人开心快乐就好”。
调查显示,有34.5%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32.2%的人不相信梦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但却有77%的“90后”新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淀和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90后”大学生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
与家长沟通存障碍崇拜政、商界成功人士
调查发现,家长制和与长辈间的代沟是“90后”与家人沟通的最大障碍,近四成学生认为“家长爱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不重视自己心里的想法”是与家人沟通不畅的原因;还有25.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与家长间存在“代沟”。但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文体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
专家:需具备独立人格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认为,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从“90后”大学新生开学来的表现看,“90后”法学专业大学生有如下特点:一、学习外语的时间远远超过用中文学习的时间,外语水平提高很快,但中文表达能力普遍较弱;
二、课外的人机交流时间远远超过人际交流时间,与人合作及沟通的能力普遍不强;
三、
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与因学业带来的精神压力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反差,这容易导致“90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丧失,严重时可能将影响他们的精神健康。针对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90后”大学生,肖永平向他们表达了几点忠告:“90后”大学生通过在学校未来4年的学习,应该逐步使自己具备多种能力,以适应社会的未来需求。这些能力包括:逻辑思考能力、研究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
最新调研报告如何写(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