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戏剧课件免费(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戏剧课件免费篇一

——观莲花落《大年三十》有感

班级:思政121姓名:刘婧婧学号:12093110

莲花落,亦称莲花乐、莲花闹,是浙江省绍兴地区的一种汉族曲艺形式。因演唱中间有“哩哩莲花落”之类的帮唱过门,故名莲花落。或说由唐时“散花乐”变为“莲花乐”再变为“莲花落”。因其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莲花落为群众喜闻乐见。中国的国粹是京剧,江浙地区则以越剧较为出彩。由于地区的差异,这是我第一次观看绍兴莲花落。不同于越剧的婉转动人,亦不同于京剧的丰富精致,绍兴莲花落似乎更接近生活化,而且在第一次的观看中,就能明显发现莲花落中的大部分发音与江浙地区的口音还是比较相近的,更容易听懂。

这个莲花落《大年三十》的故事性极强,情节之间的联系亦是十分紧密,却也简单易懂,就是围绕十两银子展现人性的善恶两面,但是故事主旨还是旨在宣扬人性的善,并且启迪我们为人处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次,故事中的扮演者的神态动作更是惟妙惟肖,有些地方更是充满喜感,赢得满堂彩。

苏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教师先生,饱读圣贤之书,在他的身上,蕴藏着自古及今宣扬的美好道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待孤家寡人、无以为继的施潘嫂,古道热肠的苏先生甘愿掏出兜里教书一年全部的辛苦钱——十两银子,同时以一个善意的谎言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只是那心胸狭隘的施潘嫂却不能急人之所急,明明手头已经宽裕,却是不能将心比心,体谅苏夫人的苦楚,散些钱财给窘迫的苏义一家解困。在这里,显然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以施潘嫂的势利突出了苏义的为人高尚、高洁。同时也为后来施潘嫂的幡然悔悟奠定基调,在人物言行的一降一升中显示了善为人之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品德。

苏义无可奈何,与妻子千般考虑之下,最终决定去吉儿娘的番薯地里偷番薯。但是,明明下决心去偷了,却又在最后关头跑到土地庙前,在土地公面前恳求了三个心愿:可偷否?——有人知否?——施潘平安回来否?这三个心愿的转变,实则是反映了苏义的个人品性。孟子曾提出“四端”之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可偷否?即是人的是非之心的展现,要是一个人在行不义之事的时候,若没有意识这种行为的不义,并且还一味认为这种行为的理所当然,那么这个人就真的无可救药了。是非之心,是为了让人知晓自己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什么应该做什么又不该做。做该做之事,自然是理所当然,做不该做之事,就是做错了事。苏义是一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深受诗书之中礼义廉耻的教诲,可偷否即是他对自己良知的询问与反思。随即他又向神明询问“有人知否”,又是出于对羞恶之心的询问,对于一般人而言,做出不耻之事,内心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羞愧之心,一般人尚且如此,对于一个读书之人,这种情感只会加倍,而不会较少。最后 “施潘平安回来否”,则

是出于对于施潘嫂的恻隐之心,一个女人常年一人在家守望在外撑船养家的丈夫,其中不安与寂寞是无法言清的,而苏义正是出于对她的恻隐之心,才有此一问,也可说明他的心地善良。

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以一个上帝的视角,自然是知晓这里的土地公并非“土地公”,而只是那位锡堂叔叔和吉儿好心之下的隐瞒。从那三个圣爻,到赠送扁担,再到护送摔晕的苏义回家,足见这位锡堂叔叔的为人朴实敦厚。而那施潘嫂,只知独享自己一人之福,毫不知急他人之所急,所以在他丈夫回来的那一刻因误会产生的争吵恐怕亦是对她的惩罚。回眼再看苏义夫妇,家里清贫,甚至无一物来分岁,但是,就着那一小袋番薯,两夫妻亦能苦中作乐,一块番薯作肥肉,一块番薯作精肉,无肉亦得肉中香。像他们这对夫妻,彼此相扶相持,在困境之中还是不离不弃,实在是难能可贵。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亦是可歌可泣。这里所展现的感情却是截然不同,也只有这样的感情才真正值得我们去追求,去珍惜。

故事的最后好心肠的吉儿娘带着吉儿和一桌的好菜前来与苏义夫妇分岁,而终于澄清误会的施潘夫妇亦是带着事前准备好的好酒好菜前来赔礼道歉,这三户人家不仅冰释前嫌,更是拉近了彼此的心,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互帮互助的邻里有时比起远在千里的亲人还要亲,他们在末尾共同贴春联拜岁的场景就是给我这样一种感觉,同时,也使我更加相信了这个道理: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他的《君主论》中,曾提到:“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是整个属于你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他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义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人都是“忘恩负义、心怀二志、弄虚作假、伪装好人、见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最优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事更有利于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于别人。“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些。”,在他们眼里,财产的得失比亲人的死活更值得关心。这是一种精彩而刻薄的“性恶论”观点。其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的政治,都是从人性恶出发,才需要严刑酷吏来加以约束百姓的行为举止。

但是在这里,还是强调人性的善。这里,善是从一而终的:为身陷囹圄的施潘嫂慷慨解囊,偷番薯之前的忐忑和之后的知足而乐,与妻子的相亲相爱、相濡以沫;锡堂叔叔的默默奉献,还有施潘嫂的幡然悔悟,甚至最后以合家欢的形式拉下帷幕,这就像小说中所说的“he”——happy ending(快乐结局)。

总的来说,这个莲花落给我的印象还是挺有趣的,就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也难怪那些绍兴地区的老人家闲来无事就摆弄一个收音机

来听莲花落。很感谢老师选取了这个极具绍兴当地特色的戏剧,让我对它不再耳闻而眼不见。我曾在大一的时候参加了越剧社,这一方面是出于对越剧的喜爱,一方面也是想亲自体验一番唱越剧的感觉,学姐曾夸我动作还是不错的,但是这唱腔却是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还有就是唱不出,所以在去年的越剧社表演中,我只担任了配舞的角色,但是也是十分满足的。或许我更适合去欣赏这些艺术。今天的莲花落也许会成为我日后欣赏的另一个对象。

戏剧课件免费篇二

黄梅戏之我见

电气学院 电气信息1211班 彭二宝 学号12401710104

生于安徽的我从小就接受过黄梅戏的熏陶,所以今天写一篇论文,我还是选择了写关于黄梅戏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在这几周的戏剧鉴赏课中,看了中国古代的戏剧如《西厢记》,近代的戏剧如《茶馆》,以及外国的戏剧如《哈姆雷特》,其实我觉得戏剧不管古代,近代,还是外国的,戏剧都有共性。首先,戏剧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精华,能够反映当时社会人性,社会等级,人物冲突等等。其次,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戏剧四个元素:演员、剧本、观众、剧场。我觉得戏剧应该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内,一个好的剧本在一群出色的演员中得到恰到好处的展现以此来打动观众的内心,从而吸引观众,所以戏剧的四个要素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说道黄梅戏,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黄梅戏是我国戏剧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的交界处,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期的黄梅戏多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到舞台上表现当时的生活,在安徽也出现一批专业班子,在这里唱黄梅戏十分的兴盛。从演出者来说,这里可谓人才济济,戏目也是繁荣众多,班社更是层出不穷。而从看戏者的角度来讲,观众都非常喜欢、热情高涨。安徽省也非常重视,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等专业人才也参加黄梅戏的改革,系统的整理从而使得黄梅戏的整体焕然一新,《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等杰出代表更是受到好评。

说实话,儿时最早接触的黄梅戏是《天仙配》,虽然不是在正规的剧场内,一大群在一起欣赏黄梅戏,而是在vcd上看的,由于在农村时,受到老人的影响,他们都喜欢去街上租光盘,在电视上播放,我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他们的影响,其实儿时也许不是十分的明白,但是还是挺有兴趣的,有时候,当有人来搭台唱戏时,我和一群孩童都兴冲冲的去听。《天仙配》讲述的是玉皇大帝的七女儿,深感天庭的寂寞冷清,鼓动六位姐姐去鹊桥游玩,拨开云雾偷看人间。七仙女看到长江两岸农夫耕田、樵夫砍柴、渔夫撒网、男婚女嫁的景象,对人间心存羡慕和向往。当看到舒州境内天柱山下的董永寒窗苦读,听到大姐讲述董永父亲病重,无钱医治时,美丽善良又颇具叛逆性格的七仙女顿生敬重和怜悯,便悄悄与王母娘娘的义女张巧嘴密谋,偷下凡间,帮助董永。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经历。《天仙配》深深的感动了我,不仅是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更是其中的人情百味,细细咀嚼,真正的能够感受到戏剧的魅力。这也让我对黄梅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深深的喜爱。

而黄梅戏另一部代表作《女驸马》也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该剧讲的是民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主人公冯素贞和李兆廷在同窗共读时订下了亲事。不久,李家遭到灾难,一贫如洗。一天,李兆廷来冯家借钱,冯素珍的后母嫌贫爱富,竟然逼李兆廷与冯退婚,冯素珍坚贞不屈,深爱着李兆廷。她悄悄地约李兆廷在后花园相会,私赠白银100两,助其进京赶考。不料,冯素珍的后母闻讯赶到,诬陷李兆廷为盗,把他送官查办,并将冯素珍另配他人。冯素珍誓死不从,在危急中逃跑,女扮男装进京寻找哥哥冯少英。她找遍京城,没有找到哥哥的下落。万般无奈之下,参加了会试,岂料一举考中状元,又被召为驸马。洞房花烛夜,冯向公主吐露真相,化险为夷,历经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至此,经过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一个封建时代的女子,能有如此的表现,使我们不禁想到了与之相对的《铡美案》中的陈世美。陈世美高中状元后,在荣华

2023年戏剧课件免费(4篇)

戏剧课件免费篇一——观莲花落《大年三十》有感班级:思政121姓名:刘婧婧学号:12093110莲花落,亦称莲花乐、莲花闹,是浙江省绍兴地区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