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个园 导游词(五篇)
个园 导游词篇一
中国园林历史
中国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中国园林如诗如画,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它隐去了西方园林那种无论建筑还是花坛树木造型都留下的明显的人工印迹,也摒弃了日本园林那种一味淡然的“枯山水”,而体现出一种模仿自然,艺术手段又不外露的完美境界。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商周时代的囿。囿是商周君王用于种植、放养禽兽以供狩猎游乐的场所,兼有生产、渔猎、农作、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水园林。发展至春秋时期,这种天然山水园逐渐开始向人工造园转变,此时不但园事兴盛,而且园林本身也从“原始”状态中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使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秦汉时期,园林已开始调动一切人工因素来再造第二自然,规模大、数量多、景象华美,并且在园林整体及内部景观的思想寓意和主题上也颇有展拓。此时富商大贾也开始投资园林,标志着私家园林的产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无望,促发了人们对超然物外的自然山林与田园村野的热爱与追求,从而导致了自然风景园林的新发展。园林景观
也不再仅仅是客观的欣赏对象,而成为园主的精神体现和情感的物化形式。东晋时期,园林中的写意趋向更加显露。园林对意境的追求也已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样重要,景致的优劣已不在其本身的繁简浓淡或神似形似,而贵在意足。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寺观园林。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由文人开创的写意园林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也达于大成。此时不但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写意园林,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园林艺术家,并产生了相应的园林理论和著述。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已臻于化境,造园思想越来越丰富,造园手法也越来越巧妙,并且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界。
中国园林的分类
一、按其从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陵寝园林。
二、按其地理位置和造园方式划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三、中国园林还可以按其活动对象分为带有公共游览性质的风景名胜园林、寺庙园林和纯属私有性质的帝王宫苑、私家园林。按其地域划分为北派、江南派和岭南派。
中国最出名的园林有苏州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颐和园
今年暑假有机会去了颐和园一次。下面我谈谈这次游颐和园的感受。首先颐和园是现存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内,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吸取苏州园林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水园,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因为是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所以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木名树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内植物介绍:颐和园中的植物种类数不胜数,其中观赏性较强、由人工栽培的植物主要有松、柏、垂柳、牡丹、芍药、荷花、睡莲、桃花,以及起绿化作用的杨树、槐树等。其中的松柏对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去颐和园的前一天我们是去了八达岭长城,所以那天在颐和园时候会觉得很累,走会累了扶棵树休息会儿。几乎每次仔细一
看都是松柏。松柏在建造皇家园林时候应该是一种威严的象征,所以作为皇家园林之首的颐和园里面松柏多应该很正常的。其次就是里面的柳树。颐和园里面水域的占地面积很大,而在水边载上柳树这个现象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第三就是湖里面的荷花了,大面积的水域里面的大面积的荷花很是赏心悦目。其他的植物印象就不是很深刻了。
颐和园里面的建筑物:建筑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佛香阁而是那条长廊。因为那天我们去的时候天气很热,想找个遮阳的地方,一看廊子里面根本容不下人了。因此回来后我专门百度了一下那个长廊。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2、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
3、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
4、长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它颐和园中的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的特点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称为“包袱”);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尽相同的画面。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人物故事画。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非常的美丽 长廊很长。
其次就是苏州街,因为我去之前就不知道颐和园里面还有这个东西,在苏州街里面转了一趟确实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气息。苏州街既是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列于宫苑之中,小巧玲珑,依山面水,宛如江南图画点缀在后山后湖的建筑轴线上,更加衬托了后湖的宁静典雅,把城市山林集中形象地再现出来,苏州街无论水中还是水边的建筑,皆与万寿山上景观呼应,整体布局,造景有序。
再者那个十七孔桥也不错,全长一百五十米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蝀凌波”四个字,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桥的北端横联则有“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此桥的风景,在优雅宁静之夜游赏更加怡人。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
至于佛香阁我就只是远观了一下下。没有身临其境体会那种
韵味了。
总的来说,颐和园给我的震撼还是很大的,虽然没有长城那样来的猛烈来的直接,但我觉得你越在里面转的时间长你越会为她的伟大而震撼。颐和园作为北方的一个皇家园林你可以在里面感受到北方园林狂放的风格,也能在里面体会到南方园林细腻的气息,它集合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几乎所有特点,有山有水,有景又物。给人一种丰满充实的感受。如果说长城泰山那类游点给人的震撼是之气逼人的、有压迫感、有被征服感的,那么作为园林给人的感受是对心灵的滋润,而且是润物细无声的感觉,细腻、全面、透彻。
个园 导游词篇二
游园导游词
欢迎来到美丽的江西师范大学,在此我们为您准备了师大部分风景介绍,希望你们在师大生活,学习愉快。
江西师范大学位素有 “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 美誉的江西省会南昌。学校缘起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 1940 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 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 1953 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 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当然,我们的文学院也在师大的进步浪潮中不断成熟壮大。经过一代代师大人的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 “ 静思笃行、持中秉正 ” 的校训。
漫步在瑶湖新园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处处大楼林立、花木成行、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的如画之景。周边有南昌工程学院,蓝天学院,外语外贸等学校。
校名石(正大门)
正大门位于学校南面,紫阳大道北侧。我校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围墙,而是被一条美丽的护校河及健康小道所拥抱。健康小道长5公里,起于正大门,呈“环岛”状,独具一格。禁行机动车,可骑自行车、溜轮滑,亦可步行。沿途将置趣味运动项目,或于平地,或于高坡。是为让广大师生员工畅快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瑶湖校区生态之美。
正大坊
正大坊是师大瑶湖校区的标志性建筑,近20米高,矗立正大广场。建在一块四方水池底座上,四根大柱环抱中央一块碑石组
1成。碑石刻有“正大坊”朱砂大字面及简介。它形似一方井,其实不然。整个设计的造型取材于“中”、“正”二字,从侧面看,能够看到明显的“中”字形,而将横竖石柱加以想象,便能看到“正”字的影像。
校史纪念碑
校史纪念碑又称校史柱,由八根巨大石柱组成。每根石柱下
有大理石雕刻的校史图文围绕四周基座。八根石柱雕刻的是师大历史上的八段历程,它们分别是:壮丽历程、白鹿开先、杏岭肇基、南赣砺志、望城凯旋、青蓝更始、拿山行返、瑶湖弦歌。
校史柱是师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与正大坊遥相呼应,背面傍
着美丽的静湖和宏伟的图文信息中心,形成磅礴大气的整体,壮观瑰丽,鼓舞人心。
静湖
静湖是师大瑶湖校区最大的人工湖,处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傍着师大最宏伟的建筑图文信息中心,这里每天清晨都有许多读书的身影。瞧,现在建的静湖桥直接连通图书馆(图文信息中心)。
名达楼
名达楼,取名自师大历史名人姚明达(梁启超的学生,原国
立中正大学历史学教授),因此该楼群主要是文科院系的办公教学楼。名达楼由五座楼连结而成,每一座楼相对独立为一个区共五个区,分别有外国语学院、政法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等学院在此。我们文学院位于三区。
方荫楼
方荫楼,取名自师大历史名人蔡方荫(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国立中正大学教授),因此此楼主要是理工科学院的办公教学楼。
方荫楼由五幢五层大楼组成,分为五个区,各为一个单位的办公楼。五个单位分别是:城市建设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研究中心。
先骕楼
先骕楼结构是学校教学办公楼中最复杂的,楼内走道是不规
则回形,路线图形似婴儿脖子上挂的如意锁。因此,许多对先骕楼不熟悉的同学来过之后会有“迷路”的感慨。
其实,和其它大楼相似,先骕楼也分为五个区,第一到第四
个区分别是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最南面的五区则是学校党政办公大楼,有个独立的南门。与同学们关系较密切的财务处、教务处、组织部、新闻中心等也都在此,其它还有人事处、科研处等。
先骕楼一楼正中央,是学校“实验剧场”,能容纳500多人,学校一些比较大型的报告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从先骕楼正大门台阶底下可以进入实验剧场。
惟义楼
惟义楼,取名自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名人杨惟义(昆虫学家,原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教授),该楼是师大主教学楼。它由四栋大楼构成,分为七个区。除了部分教室和圆形附楼作为党校等单位
办公外,其余均为教室。
惟义楼的字母代码为“w”,一般教室的门牌号由字母代码加上四位数字组成。如“w3201”是指“w-惟义楼,3-区,2-楼,01-教室”。学校其他楼栋的标号也是如此规律。
枫丹白露园林
这里靠着护校河,有坡地、草坪、石丛,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就是一架巨型的红色“眼镜”,眼镜右耳的挂钩和部分镜框断失,有寓“放眼看世界”的意思。眼镜周围散落着许多石块,仔细看,每一粒石块上都刻着两条绿色的文字,上面一条是英文单词,下面一条则是英文单词的中文意译。因此,这块丘地也被前人称为“英语角”。当然,学校真正交流英语的英语角并不在此,这里逐渐成为象征师大学风的标志性雕塑,紫阳大道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只要隔水相望,便能看到这块标志。
音乐大楼
这是我校音乐学院的教学办公楼,大楼由两部分组成:圆形的2层裙楼和6层的主楼。裙楼设计新颖,呈开口圆形,上下两层均为琴房。装潢得还是挺“艺术化”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去体会。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学院师生承担了校内外许多大型文艺演出,相当精彩,师大学生若不能目睹的话,可谓四年一憾。
美术大楼
这是我校美术学院办公用楼。我校美术学院的师资力量也相
当雄厚,他们经常会在校内开画展、艺术品展,我们在大学四年一定
有机会亲眼目睹的。
实验大楼
实验大楼由南北两幢五层建筑联接而成,大门开在南楼,北楼只有一个安全通道可以上下。现今已经划为学院行政办公楼,楼内有三个学院:南楼属于国际教育学院,北楼1-3楼属于教育学院,4-5楼属于心理学院。
长胜园
长胜园是一座3层建筑,由餐饮、购物、办公等区域组成。这也是学校的第三食堂,另外,学校还有新家之味,珍好佳,佳简诚厨,嘉园食府等共五个食堂。长胜园东边有一方舟文化广场,看到学校开展的小活动。
小杏岭
小杏岭公园,位于西北角,紧邻护校河,是学校唯一一个完整的公园。园内有亭台、楼阁、假山、湖水。湖水和护校河连成一脉,遇到雨水多的季节,水位见涨,偶见涟漪,映衬湖上九曲桥、石拱桥,景色别致。为喜迎70周年校庆,在此正建白鹭书院。这不仅标志着又一个校庆项目的开工,同时也标志着我校瑶湖生活环境的新提升。
白鹿会馆
白鹿会馆是唯一官方宾馆,档次为四星级。近几年,白鹿会馆承担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江西省高招录取工作。
鹿苑
2010年4月,白鹿岗上围起了一座鹿苑,里面建有四幢童话世界般的小木屋,住着两只小鹿--“校校”、“庆庆”,寄托着师大人对校庆70周年的美好祝福。有了这两只活蹦乱跳的小鹿,白鹿会馆变得名符其实。鹿苑下的鹅湖湾水面,放入了4只大雁、5只白鹅和10只野鸭,三支“联合舰队”天天在水面上自由游弋。
共住蓝天下,人鸟共家园。校园里一幅幅生态画面,经常吸引师生员工驻足观看,成为喜迎70周年校庆的美妙景观。
知行楼
知行楼位于校园的东南角,紧邻国际交流中心(白鹿会馆)。是师大校领导、党校办的办公楼。大楼共三层,一楼二楼基本是党校办办公室和会议室等,三楼基本是校领导办公室。
汤显祖大剧院(梦剧场)
2003年由师大学子出演的新版赣剧《牡丹亭》在江西公演。为把“临川四梦”请进校园,真正实现师大与赣剧的联姻。校方决定盖起“梦剧场”,组建戏剧学院,让“四梦”成为师大的“品牌产品”,常年上演,参与演出的戏剧学院学生可以获得学分。
汤显祖大剧院由此得名,又称“梦剧场”。同时拥有剧场、音乐厅、电影厅等多方面功能。此外还可供校庆之日用。
师大共有15栋宿舍,周边有许多锻炼健身的好场所,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之余去感受。
时间不早了,今天的游园活动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个园 导游词篇三
2012庆祝“六一”儿童节游园活动方案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小学生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学校将组织同学们开展庆祝“六一”游园活动,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一、活动时间:6月1日。
二、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三、主要负责人:卫应芬和其他小学部教师
四、主要活动内容:游园系列活动。
五、游园活动项目:
1、吹乒乓球;
2、做动作猜成语;
3、打保龄球;
4、猜谜语;
5、拔河。
[ 项目规则]:
1、吹乒乓球:
老师要准备好六个等高的杯子。每个杯子都要装满水,竖排。每排的第一个杯子都要放一个乒乓球。参赛者要将乒乓球从第一个杯子吹向另一个杯子,一个一个地吹,不能跳杯子。若乒乓球吹落了,则不能得奖。若一次性吹完则得奖。每次参赛可分两组同时进行。奖品是橡皮、铅笔、本子、糖。负责人:何优、杨剑英
2、做动作猜成语:
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做动作,另一位同学猜,猜对三个即通过,任意领取一样奖品,奖品是一支中性笔或一支高级铅笔或一把牙刷。负责人:杨艳云、王开顺、3、打保龄球:
每人打一次,凡打到球的个数达到你摸到的数字者即可得奖,奖品是铅笔、圆珠笔、作业本。负责人:何明权、陈才胜
4、猜谜语:
猜谜人不允许私自扯下谜面,只要将序号和谜底写上,再去老师处兑奖即可,猜过的谜面由老师亲自撕下,奖品是转笔刀、套尺、圆珠笔。负责人:何金华、杨子熠
5、分年级组拔河。负责人:各班主任
六、活动程序
学校领导或点负责人致辞--游园活动--活动总结。
七、活动其它事宜
1、活动剩余奖品必须上交学校。
2、活动项目要考虑各年龄段的学生。
3、活动安排时要尽量让每位老师有事做,老师有事或生病必须提前请假,按学校制度执行。
4、各点负责人必须维持好活动现场秩序,保证学生安全,保证活动圆满成功。
5、由校长巡视指导。
个园 导游词篇四
《游园》
教学目标: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合作交流.教学重点: 数据若特殊可以选择计算周长的不同解法;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图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游园
(1)出示黑板,创设情境:
奇奇和爸爸,妈妈到动物园游园,他回家后就来找我,边指着门票上的示意图(黑板代替)边告诉我他为什么这么开心。(出示黑板)原来在这里住着许多动物,有:老虎,猴子,狮子,长颈鹿,海豚,熊猫等等(贴自制动物图片到小黑板上)还有一些游乐设施。全家人坐在电动车上,沿着小路环绕游园。
(将课本上的插图用创设情境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他们的注意以及学习的兴趣)。
我原先以为他只是玩得开心,后来才知道他学得更开心。为什么呢?原来他和你们一样都上三年级,都刚接触“周长“的概念。趁这个游园的机会,就想动手算算。
(由情境引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积极主动参与复习)。
奇奇先想:这个园子的周长是那部分呢?谁能上台指指?(复习上节课知识点)
——奖励动物图片
(由课堂再回到情境中,学生被激发起的兴趣此时急于表现出来)。
(为避免出现小路是面不是线,而引起园子周长的争议,在之前的小黑板上画的小路就画成线)。
(2)我们准确找到了它的周长,就和奇奇一起来计算一下吧。(标数值)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全班交流
a.240 410 200 190 560 200=1800(米)
b.190 410=600(米)200 200=400(米)560 240=800(米)
600 400 800=1800(米)
c.190 410 200 200 560 240=1800(米)
(1.像a这种算法,学生易以为起点不同就是不同解法,老师需指出入园子和出园子的点不同,但是都是一种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不要重复。
2. 用不同颜色粉笔在黑板算式上划出学生运算时的顺序,引导他们观察数据找方法。)
(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予充分的肯定。)
——奖励动物图片
2、活动二:算一算
(1)课本46页的算一算这些图形的周长,学生独立完
成。
(2)小组内交流算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让学生自己发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这样对边相等图形时有简便算法。在于为下节课铺垫。)
(3)全班交流
3、活动三:动物做客
动物和人一样都喜欢到朋友家做客,长颈鹿,熊猫,猴子和老虎就是这样看!(将动物卡片贴在小黑板上,并标数值。)
400m
500m 长颈鹿图
猴子图
300m
老虎图
熊猫图
看图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
最新个园 导游词(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